曾娅平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体育部 广东珠海 519000)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发展。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不仅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也有助于完善学生综合素养。但就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情况而言,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落后、教学目标不合理等不足之处,对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而通过将OBE 理念渗透在公共体育课程中,能使体育教师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以科学的方式设计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目的。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与教学内容,在OBE 理念下,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OBE 理念是指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基础,重视提高学生能力,并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创新。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OBE 理念,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完善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学生而言,OBE理念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探索者及主导者,提高其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目的。另一方面,传统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一味地运用灌输式教学法,这不仅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导致教师专业水平难以有效提高。而在体育课堂中融入OBE理念,能帮助教师明确自身引导者的地位,培养学生体育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实现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目标[1]。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合理的现象。传统课堂设置公共体育课程目标时,通常需要对教师教学任务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但却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无法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下降,教学目标也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已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更是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体育课程并未对学生发展需要、运动基础及运动兴趣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使得多数体育教师在课程目标方面缺乏可行性,致使学生体育素养无法得到较好培养。
目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示范体育动作,学生模仿的形式为主,该种教学方法十分单一,不仅难以有效提升学生体育技能水平,长此以往,也极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形式十分普遍。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既未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也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其个性化发展,导致学生体育素养无法得到较好培养。此外,教师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学习地位,该种教学形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质量[2]。
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当前,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只针对学生运动水平、运动技能等方面进行简单评价,且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不仅无法明确学生是否具备良好体育意识及体育习惯,也难以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态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依据学生学习需求,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法,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造成了一定阻碍。此外,传统评价方法主要采取教师授课评价,该种评价虽具有权威性,但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在新课改政策背景下,通过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融合,不仅能转变传统教学体系的枯燥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动力,达到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目的。然而,在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较为重视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忽略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将体育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良影响[3]。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OBE,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因此,高校体育教师需合理利用OBE 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学习发展需求,从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当前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师需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逐步细化课程知识,以教学结果制定教学路径,再结合教学路径,选取适宜的教学手段,将教学成果当作导向,反向设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教学依据,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内容与体育运动的基础性,为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师不应将注意力着重放在学生运动技术发展上,更应重视学生运动知识的积累及其体能的提升,在制定目标时,协调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需求性,并结合体育运动实际发展趋势,适当加入新兴运动项目。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师还可分别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实现目标所需的体育知识、能力及对应的身体素质,确保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可行性,为改革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奠定基础[4]。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基于OBE 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灌输式理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首先,由于传统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手段的枯燥性,容易使学生感觉乏味,且缺乏趣味性。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需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全新的授课形式,将学生学习兴趣、体育运动基础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注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学习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激发自身学习动力,促进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次,在OBE理念下,公共体育教师需依据教学目标,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提倡结合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使学生在公共体育课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提升学生体育素养提供有力保障。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适当增加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为将OBE理念较好地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可结合体育活动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组6名成员开展接力比赛,教师在传授完接力赛基础知识后,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从中获得感悟,随后在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发表关于接力活动的看法,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对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只重视学生体育成绩,对教学成果评价及教学过程较为忽视,使得公共体育课堂评价机制普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为改变该现象,高校体育教师应基于OBE理念,完善评价机制,将学生日常表现、理论知识的学习等方面与运动技能考核进行结合,并开展全面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严格评定学生日常表现和体育理论知识,也要注重评价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促使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由于传统公共体育课程考核通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该种考核方式较为片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而OBE教育理念更加重视考核的目标性、灵活性及过程性等,对此,高校体育教师可在OBE理念下,适当开展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两种形式,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加深自我认知,在学生互评中及时了解自身优劣势,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达到培养学生评判能力与责任意识的目的。此外,合理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需要以学生个人进步和学习成果当作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而弱化不同学生之间的对比。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依据学生实际体育能力开展不同等级的评价,通过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策略开展针对性调整,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预期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5]。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基于OBE理念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高校体育教师需与学生多多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学生不同学习要求制定教学方法,有效开展个性化教学,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公共体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在选取教学内容方面,体育教师也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将多种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结合,转变传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不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有效拓展体育课程的横向领域和纵向领域,为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在构建教学体系时,需注重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在运动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较好融合,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使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6]。
将OBE 理念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不仅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在OBE理念下,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完善体育课堂评价机制,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促使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