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赵健 陶永纯 赵璇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目前,我国高校乒乓球教学存在着一些诸如教学手段不灵活、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和教学评价反馈效果失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乒乓球的教学效果始终达不到目标要求。基于此,该文利用SPOC教学模式的优势,以SPOC 教学模式的流程设计为基础,构建出了基于SPOC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乒乓球教学流程上的创新,旨在有效解决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乒乓球课程的教学质量。
首先,SPOC模式是基于MOOC模式发展起来的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将其运用到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中,顺应了国家有关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创新要求,具有政策上的依据和支持[1,2]。其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SPOC 模式的网络在线学习,能够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再次,高校学生学习能力和网络学习经验储备上所具有的优势,使他们在进行SPOC 模式的学习时,极少遇到操作障碍,他们很适合作为SPOC模式教学的对象[3-6]。最后,SPOC模式已经应用在高校其他学科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基于SPOC 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和对学生全面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
基于SPOC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主要就是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同质化或是异质化的分组以及进行组内的配合,以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的一种混合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故此,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认同,是其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条件[7]。
在基于SPOC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的互动主要涉及线上和线下、课堂内和课堂外,其教学的重点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故此,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该模式中极为重要。SPOC乒乓球分组教学资源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2.1 课前阶段
体育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制作预习视频和PPT 课件,并上传到SPOC 平台,以便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视频和PPT 课件的下载学习及分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启发作用,并且根据平台大数据分析得出的学生视频观看时长和课前测试题完成情况,对学生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汇总分类,以达到对学生基本学习情况有初步和整体的把握。学生登陆SPOC乒乓球分组教学平台进行自主预习,查看并下载教师上传的预习材料,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动作技能要求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课程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学生在SPOC 平台上进行课前学习,主要还是采用“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是个人观看教学视频和PPT 课件,然后在平台上与小组其他成员展开积极讨论,最后进行在线测试。SPOC平台课前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基本达到本节课所要求的乒乓球技能动作的初步泛化,为线下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动作技术基础。
2.2.2 课中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师方面,首先根据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视频教学内容的回忆、答疑和评价;然后布置课堂练习的任务,让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动作技能的练习和互相纠错,教师在旁边进行查看和指正;最后使用摄像机或是智能手机对上课的影像进行采集,力求从不同角度呈现学生动作的球体运动的轨迹等。学生方面,首先,是对课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组内讨论,进一步深入认识课前有疑问的知识内容,并通过与其他的小组进行组间讨论,得到问题的解答;其次,是对课前预习中学习到的动作技能进行成果展示;最后,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动作技能的练习。
2.2.3 课后阶段
此阶段以评价和总结为主。教师方面,首先,对课堂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主要是对课前和课中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次,将课堂上学生动作技能练习的视频上传到SPOC平台,注意视频最好配上解说;再次,布置学生的课后动作技能训练任务,并要求他们将训练视频上传到平台,同时需要共享一些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以供学生拓展参考;最后,对学生的学习体会和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并将其作为后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依据。学生方面,首先,登录SPOC 平台,对课前和课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完成学习反馈信息的填写;其次,对教师上传的课中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并进行自我动作技能改进;再次,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训练作业,并完成相关的拓展资源的学习;最后,在平台上,与组内其他成员或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
2.3.1 诊断性评价
体育教师在乒乓球分组教学开始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乒乓球知识和技能水平等进行了解,以便使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2.3.2 形成性评价
体育教师依据SPOC平台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理论知识和动作技能的评价,学生之间进行动作技能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课程效果进行评价等。
2.3.3 总结性评价
体育教师在一个阶段的教学结束后,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设计进行总结性评价,以便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一般来讲,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依靠学生期末的理论知识和动作技能考试结果来完成的。基于SPOC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中,总结性评价包括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动作技能的考核类似于传统课堂,但是学生表现方面,主要有赖于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选取某高校2019级乒乓球2个选修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组20 人(男12 人,女8 人),对照组20 人(男15人,女5人)。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条件基本相同。实验进行时间为2020年10月,总课时数为8周,场地为校体育馆乒乓球训练厅。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按照学习风格和自由组合形式进行分组。实验组按照学校的乒乓球教学课程安排,每周上一节课,但同时每周至少进行2次基于SPOC的自主线上学习,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对照组则是按照传统乒乓球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一致,前2周均是讲解乒乓球的正手发球和反手挡球动作技术,使学生初步熟悉乒乓球的球性;之后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解和训练正手平击发球、反手推球和正手攻球3项技术。实验效果主要围绕正手平击发球、反手推球和正手攻球3项动作技能的掌握进行测试。具体要求:正手平击发球10个,反手推球10个,正手攻球10个,每种动作技术给予3次测试机会,取击球次数最多的作为最终成绩。测试数据利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首先,正手平击发球成绩分析。该项动作技术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动作的规范性、质量和成功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正手平击发球成绩综合均值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F=4.126,P<0.01。就正手平击发球的学习成绩综合均值而言,实验组学生的成绩要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P<0.01)。其次,反手推球成绩分析。该项动作技术是乒乓球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入门技术之一,在考核过程中,主要测试学生该项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和完成质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反手推球成绩综合均值上,存在显著差异,F=1.768,P<0.05。就反手推球的学习成绩综合均值而言,实验组学生的成绩要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P<0.05)。最后,正手攻球成绩分析。该项技术动作是较难掌握的动作技术之一,考核的重点是动作的规范性和击球的质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正手攻球成绩综合均值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F=3.248,P<0.01。就正手攻球的学习成绩综合均值而言,实验组学生的成绩要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P<0.01)。
经过8周的对比教学实验,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实验组取得的学习效果更为明显。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的满意度调查的统计结果也显示出,超过98%的学生对基于SPOC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该形式对自身乒乓球动作技能和相关知识拓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基于SPOC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既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练习,又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并要付出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更多的精力,虽然教学效果很好,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实施基于SPOC 的乒乓球分组教学模式过程中,学校管理层应当加强对平台开发和管理上的重视,尽量完善SPOC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SPOC教学的优势。体育教师在利用SPOC 平台进行乒乓球分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组间差距过大时,要给予及时干预,以免差距日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