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的尽头是考研吗

2022-11-22 15:55文夏熊飞
时代邮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热衷独木桥读研

文夏熊飞

过去谈到高考,大家总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但如今用这话来描述新的教育界“卷王”——研究生招生考试,可能更贴切。

据统计,2021年高考升学率达93%,可以说上大学对高中生而言已经几乎没有门槛,高考从独木桥变成了阳关道。而今年有457万人报名参加考研,仅约130万考生入围复试,考研上线率不到30%,考研已然成了教育领域竞争更加惨烈的新赛道。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也开始出现“高考化”倾向,颇有“本科生的尽头是考研”之意味。不少本科生一进校园就把考研作为终极目标,本科生涯不过是“高四”。而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时也会统计考研意愿,举行考研动员会,甚至出现围绕考研组织教学的应试化倾向。总之,在学生与高校的“共同努力”之下,考研几乎成了“第二次高考”。

本科生热衷考研,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一方面是就业刚需无法得到高效满足,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读研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求职“砝码”,也能作为延迟进入社会的过渡手段。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学历贬值已不可避免,高考失去了原有的人才筛选功能,只能层层加码通过研究生考试进行筛选,用人单位水涨船高的聘用学历要求也会将压力传导至本科生群体。所以,与其说本科生热衷考研,倒不如说他们是无奈卷入其中。

考研“高考化”能提升部分个体的考研成功率,但在录取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集体内卷”只会加剧整体考研难度。2022年考研国家线普遍大幅度上涨,就是考研“高考化”的后遗症之一。将考研当成本科阶段主要任务,更是种本末倒置,不仅会让学生疏于本科期间专业课程的学习,也错过了正确人生观、完整知识结构的养成和搭建,只会做题的考生显然也与研究生注重探索科研的定位并不匹配。

要改变考研“高考化”倾向,还得对症下药,从就业刚需与学历价值两方面着手。这要求本科教育因时而变,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为学生进入职场提供更多相应技能培训。求职恐慌少了,求职信心足了,毕业生们勇于就业、乐于就业,就不至于借考研来逃避就业。社会也要进一步消除唯学历论等任人观念,如果一味追求高学历,那考研“高考化”之后会不会再出现考博“考研化”?这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过度消耗,更浪费了无数学生的大好年华。在这方面,公务员招录、国企事业单位招聘等理应带头向唯学历论说不。

当然,在考研、读研人数激增的现实语境之下,研究生的培养也要相应做出调整,毕竟这么多研究生都走上“研究”岗位显然不现实。所以在发掘、培养部分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能力外,也要将提升大部分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摆上议程,否则研究生毕业依然要面临无法顺利就业的困境。

如果考研成为本科生的尽头,考博成为研究生的尽头,那博士生的尽头又在哪?遏制这种套娃式教育内卷,还是得按下考研“高考化”的暂停键,让各阶段的人才培养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猜你喜欢
热衷独木桥读研
危险的独木桥
就学类型如何影响读研计划?
——九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
这些年我们热衷的健身项目
大学生读研择校外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资产重组,农药企业为何如热此“热衷”
高校热衷更名背后
读研值不值,是一个早就应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