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的虎子哥》演唱版本对比与分析

2022-11-22 15:28:57
黄河之声 2022年5期
关键词:仇虎万山红虎子

王 霖

一、研究背景

中国民族歌剧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约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在这期间许多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被创作,给予了中国音乐教育以不断坚实的声乐艺术支撑。《原野》是一部在民族歌剧不断探索创新中所创作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剧。它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金湘先生作曲,歌剧内容改编自剧作家曹偶的同名话剧《原野》。歌剧《原野》全剧共有四幕,《啊,我的虎子哥》选自歌剧的第二幕。《啊,我的虎子哥》是女主人公“金子”在与心上人“仇虎”经历了十天如夫妻般幸福生活的日子后,在内心极度矛盾和挣扎中所演唱的唱段。该唱段将“金子”这一人物的性情泼辣,敢爱敢恨,嘴硬心软,痴情大胆等人物性格特征塑造的饱满又立体。同时也表现出“金子”对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对旧社会封建礼节的反抗,进而反应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女性的身不由己。正是此唱段中所表现出的矛盾冲突,使其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啊,我的虎子哥》这一唱段的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引子+A+B+尾声。具体曲式结构可分为:引子(1-2)小节、A段(3-17)小节、B段(18-30小节)、尾声(31-33)小节。短小而精悍的曲式,却能够体现出很多声乐演唱中的技巧。这是一首结构非对称性的声乐作品。非对称性的曲式结构,也增加了整首歌曲的戏剧冲突性。该曲的调式为降G大调贯穿始终,从始至终的调式也赋予了作品发展的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

《啊,我的虎子哥》是一首美声与民族唱法都可以去演唱的一首歌剧选段。不同的唱法也能体现出不同的声乐艺术效果。歌唱者想要把“金子”这一角色形象塑造好,首先要深入了解她矛盾又挣扎的内在心理活动。要在把握她内心情感的基础上,再去呈现她外在的性格特征。这样由内而外的去塑造,才可以真正达到引起听者共鸣的效果。因此,对于《啊,我的虎子哥》的演唱处理与角色塑造的对比与分析,我选取了万山红、雷佳、张立萍三位声乐艺术表演家的版本。她们的音色分别代表了民美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不同的唱法中去对比更能找到诠释这首歌曲最佳的方法。而且她们对作品的演唱处理、情感把握和人物塑造方面都对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她们的演绎体现出了“金子”个性饱满的人物特征。但在声乐技巧方面,她们又“美”的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嗓音美的各有千秋;演唱处理具有各自的二度创作;歌唱情绪都各自恰到好处。正因为她们所呈现出来的丰富多样的歌曲魅力才成为我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动力。

三、演唱风格以及唱法的对比分析

随着声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民族歌剧的演唱,也逐渐借鉴美声唱法的成分。近些年,民族歌剧的演唱,在基于科学发声和良好呼吸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民美融合的唱法,而这一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声乐教育界关注。《啊,我的虎子哥》这一咏叹调,也成为了声乐唱法不断创新发展中民族与美声学习者都比较热爱的女高音曲目。下边我将分为引子+A段和B段+尾声两个部分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

(一)引子+A段

该曲目的引子只有两个小节,为八度震音上行,首先奠定了歌曲的情绪基调,更为后边的“啊”做了足够的情绪推进和音准把握的准备。“啊”字谱面的力度记号为“p”,音高在降G这个音上。两拍半的时值对于女高音来说,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要求我们在演唱“啊”字之前一定要先把气息准备好,充分又夸张吸气的同时又要控制住音准和力度。需要我们的横膈膜柔软且富有弹性基础上,迅速调整到歌唱的高位置,同时协调并一瞬间唱出。找到一种不要太往外放且声音又具有共鸣与穿透力的歌唱平衡点。A段第二个难点是“我又活了…活了”,这一句也是整首歌曲的高潮与最高音处,“我”字的音准为降B,力度是带自由延长记号的f。在此句之前伴奏织体为上行刮奏,伴奏织体的设计给予了歌唱者略为自由调整呼吸和声音状态的时间。在演唱这句时要有充足的气息支撑,要从横膈膜起一定不能飘着唱,因为一旦在这句中气息上提,就会影响到后半段歌曲的歌唱状态。就会越唱越提,从而出现过度用嗓、破音等情况。以下将从几位歌唱家的演唱中去对比分析她们对于A段的演唱处理与角色塑造。

在万山红演唱版本中,开头“啊”字的演唱处理极为巧妙,也展示出了她过硬的声乐能力。本是两拍半的“啊”,被她足足唱出了五拍半,而且还具有强弱变化的对比。最关键的起音是极其集中的高弱音,引发听者共鸣。把“金子”内心对爱情的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在“啊”唱完后,深情流畅地唱出了“我的虎子哥”,使音乐的情感保持连续不断。这一处理给予了听者极为舒适的声乐效果。也体现出“金子”声嘶力竭的对心上人“仇虎”的倾诉。对于“我又活了…活了”这个难点的演唱处理,万山红更好的借助了肢体的动作来迅速的调整气息状态,她做了一个弯腰吸气,后舒展开歌唱的肢体动作,使她能更好协调身体的肌肉,舒展时利用上身体后背、腰腹、两肋肌肉的力量,来支撑全曲的最高音。“我”更是唱出了持续渐强得四拍半,给我们展示出强大气息供应的同时,也让听者体会到了“金子”在与仇虎生活的这十天是她生命重新燃起希望火焰的内在情绪,也体现出金子对仇虎的爱与不舍之情。

在雷佳的演唱版本中,第一句“啊”,她并没有像万山红一样做自由延长的处理,而是严格按照谱面去演唱。但在“啊”的音准上做了一个上行二度的倚音,在歌曲的开头就奠定了歌曲民族唱法的色彩特征。“这十天的日子,胜过一世”这一句雷佳在演唱中,很注重咬住字头,给听者更为清晰的歌词听感。这一句的情绪也十分饱满,突出了金子对于这十天日子的珍惜。“我又活了…活了”,能感受到这是雷佳整个歌曲最高潮的爆发。她的情绪是层层推进的,让听者听出了歌曲的层次分明,从视频资料可以看出,雷佳在演唱这句时,两首轻轻的放在前胸上,这一动作是对于胸腔前支点的力量提示,又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的宣泄。雷佳所呈现的金子更为注重内在情绪的起伏。

在张立萍的演唱版本中,第一句“啊”就让听者体会到了强烈的美声通道感与明亮的共鸣音色。她把声音的位置与腔体的打开程度完美的结合,给人一种直击心灵的飘渺感。她对于“啊”的处理不同于万山红和雷佳,她没有做渐强也没有自由延长许多拍,而是在“啊”结束之后,迫切的唱出了“我的虎子哥”。这像是“金子”内心深处急切的渴望对“仇虎”表达爱意的心理。“我又活了…活了”在演唱最高音“我”时,她的三拍半的演唱归韵的特别快,很大一部分时值都放在了“O”母音上,这是为了保持在美声唱法中腔体与声音位置的统一。这句高潮句结束,她的情绪波动更大,给听者一种“金子”对仇虎的爱涌上心头难以平静的感受。从A段整体的演唱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张立萍的咬字不同与万山红和雷佳,万山红和雷佳更注重吐字咬字的清晰,把字放在齿尖和大牙跟咬,更多一点面罩的共鸣。而张立萍更注重声音的通道立体统一感。

(二)B段+尾声

B段开始力度为“p”,“黑夜变得是那么短啊”和“醒来心里阵阵欢喜”都为旋律的下行,两句的旋律很相似,但是所要表达的情绪却截然不同。在演唱“黑夜…”这句时一定要注意保持高音弱唱的状态,做到弱而不虚,气息由横膈膜控制,不要提气。真正唱出金子内心对于以往像坟墓般痛苦挣扎的黑暗日子的抵触。“我的亲人啊,我哪能不疼,哪能不爱,哪能丢了你”,这一句是B段的高潮部分又是歌曲的结束,也是金子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呼唤。又是三个反问,在演唱中应该加强突出语气感。这句伴奏织体中的和弦长音给了歌唱者自由发挥空间,这时一定要找准气口,在气口时充分的换气。因为连续的高音需要调整好身体的机能和气息的状态,才能保证声音的质量。尽量保证力量使用的均衡,给自己留了足够的气力来唱最后一个八拍半的“你”字。从整首歌曲来看,B段的演唱是在A段的基础上,角色情感表达的升华,因此,在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转变。

在万山红版本中,“黑夜…”和“醒来…”真正的唱出了“金子”情绪的转折对比,用高音弱唱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声音既具有穿透力又有人物塑造的气魄。在唱到“这一切…有了你”一句时,她在“你”上做了一个双手紧握的强调性动作,更好的表现出“仇虎”在“金子”心中占有这极其重要的地位。“我的亲人啊”这句的“亲”字她以强大的呼吸支撑自由延长时值为三拍半的降B音,可谓是难度极高的演唱处理方式。最后的三个“哪能…”,她在演唱前两个时,可以听出来力量是有所保留的。在最后一个“哪能”拖长后,迅速调整声音位置和充分的换气唱出了气势磅礴的“丢了你”。在收音时,用双手环抱自己的姿态卡住伴奏尾声,给人以荡气回肠的听觉享受。她成功的把金子演“活”了,利用她“民美范”的音色,向我们传递出无限的美感。

在雷佳版本中,“黑夜…”和“醒来…”这两句处理的极其细腻。她在演唱这两句是做出的强弱对比和情绪的变化。这两句也表达出“金子”在与“仇虎”度过的每一刻时光都无比珍惜和欣慰。这一句她的咬字归韵比其他两位歌唱家更为清晰具体体现在“黑夜”“短啊”“欢喜”这几个字中。在演唱最后三个“哪能…”时,明显感受到她的腔体打的更开了,气息也扎的更深了,给人一种舒服且大气的听觉感受。能够看出她把三个“哪能”唱出了反问的语气,每一个都层层递进式的抓住人心。仿佛是“金子”在反复的强调着“仇虎”不仅仅是自己最爱的人,也是自己最亲的人。这种感情通过反问的语气表达出来后,更能震撼人心。她在最后一个“哪能”后,做了一个很自然又微妙的换气方式,看似换气又并不明显,给听者情绪连贯性的体验。使其在尾音收住之后,旋律依然在脑海中回响,久久不能忘怀。雷佳用“民族唱法”去演唱这首作品,但是却没有在高音的时候用太靠前的位置去让高音大放“色彩”,而且保持声音位置统一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腔体的打开,去真正唱出人物的内在情绪。

在张立萍版本中,在演唱“黑夜…”和“醒来…”这两句时,她的咬字更偏向于“O”母音。主要体现在“短啊”这两个字,“啊”字被咬成了“O”以后,保证了声音位置的统一。这两句的演唱她的情绪要比其他两位歌唱家要激动一些,更容易调动起听者的聆听积极性。在三个“哪能…”的演唱中,她的歌唱节奏明显加快,十分紧凑的歌唱情绪和稍加自由的演唱处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也表现出了金子充满激情勇敢表达爱的情感基点。张立萍的演唱展现了美声唱法空灵悦耳的魅力,也展现出宽厚明亮的音色,塑造了一个充满无限激情的“金子”形象。

就整首作品来说,作曲本身给予了歌唱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可以用民美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去演唱,可以做充满不同色彩的演唱处理。不同人对于歌曲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通过以上三位优秀的歌唱家演唱版本,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同一首作品演唱中,不同人所进行的情绪、咬字吐字归韵的处理都大不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都能让我们对于作品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声乐的学习在于歌唱者自身对于技巧和方法的总结。因此,所有声乐学习者都应该,在对于遵循作品谱面原则的基础上,去大胆尝试属于自己的二度创作。不要在学习一首作品时,只听一个版本,去不假思索的模仿,我们应该去多听一些不同唱法的版本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之后,再去演唱,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啊,我的虎子哥》中“金子”唱腔一定要敢于咬住字头,把字头交代清楚,把字腹加强气息与共鸣流畅自然像抛物线一样唱出。要做到气拖着声,声贴着气去协调,声情并茂且具有塑造角色意识。

结 语

以上就是我对歌剧《原野》中《啊,我的虎子哥》演唱版本的对比与分析研究。分别分析了:万山红版本、雷佳版本、张立萍版本。三位歌唱家都诠释出了金子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万山红更侧重于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在情绪,雷佳更侧重于从声音的咬字来做歌曲层次的递进,张立萍更侧重于保持声音位置的稳定统一。她们三人无论是在歌唱技巧方面,还是舞台演绎的动作、情感、内心塑造方面,都展示出了非常扎实的声乐功底。希望此研究能够帮助到想要学习这首作品的声乐爱好者。■

猜你喜欢
仇虎万山红虎子
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角色形象分析
戏剧之家(2022年9期)2022-11-12 17:39:29
徐境怿《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原野》:仇恨与自由
戏剧之家(2020年2期)2020-02-14 06:11:16
《看万山红遍》汉字艺术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42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曹禺《原野》中仇虎心理演变
戏剧之家(2019年12期)2019-05-24 14:21:42
一个罐子
民间文学(2019年3期)2019-05-15 10:38:48
虎子修路
辛酸泪
拍一叶知秋 摄万山红遍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40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万山红遍》欣赏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