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体育赛事供给优化研究

2022-11-22 14:43李邓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

李邓琳,杨 松

1 数字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

1.1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加速需求释放

第一,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数字经济越来越广泛的融合人民的生活。伴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代通信技术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截止到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近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另一方面,我国手机网民达9.3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2%。截止到2020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占网民整体的85.7%,2019年,移动支付业务量快速增长,移动支付业务总金额到347.11万亿,202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达196.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1%。

第二,面对巨大的而且日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应对多样化需求。数字化转型能够助力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结合自身优势,对自身的业务转型和拓展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发展新模式,逐步构成以消费者为导向,多方参与的“平台+创客+用户”的新模式,促进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资源汇聚与能力开放相结合的新生态,助力产业深度融合。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助力结构升级

第一,数字化转向助力实现经济发展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依托数字技术一方面加强了企业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转变了传统的企业与买方之间的关系,变用户作为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参与者,进一步凸显了用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这也使得市场供给由传统需求端向供给段转变,通过买方的直接参与能够有效地减少无效供给实现精准供给。在市场主体角色的转变,通过由买方的市场需求能够倒逼供给端的品质升级,同时企业之间能够通过数字技术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二,我国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可以数字经济同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并进一步朝向与实体经济融合范围不断拓展,且程度不断深化、结构不断优化。当前数字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且行业贡献率逐年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由2005年的26161亿元增加到2019年358402亿元,增长率达92.7%,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4.2%提升到36.2%,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2 我国体育赛事供给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体育赛事供给现状

我国体育赛事分类标准有多种,本文将当前我国体育赛事分为职业性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赛事。首先,职业体育赛事作为体育赛事的一大门类,隶属于商业性体育赛事,是以营利为目的有组织的市场性体育赛事,赛事水平因赛事级别的原因存在较大的差异。职业性体育赛事具有强大的整合力能够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进行聚集,这一点也是职业体育实现价值创造的有效途径。职业体育强调竞争性、观赏性以及参与性吸引着较多的关注,新时期的职业体育应该深切回应群众的体育需求,对职业体育赛事进行新的定位。

以中超联赛、中国网球公开赛以及CBA联赛为代表的具有本土特色职业体育赛事逐渐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受到更多的关注。中超联赛自2015年开始观赛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受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性足球职业赛事纷纷面临停摆的危险,2020年中超赛季揭幕战CCTV5对首场比赛进行了直播,直播关注度达到了0.5112%,市占有率达到4.6932%,数据证明足球是最具影响力的运动而中超更是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刚需。2020中超赛季共吸引近3.89亿电视观众,累计电视观众数量16.5亿人次,较上赛季同期增长分别为20.8%和37.4%;微博话题累计阅读了达3亿多,以“中超联赛”“中超焕然亿心”为主题累计阅读了达48.3亿次,较上一赛季净增长近20亿次,其中“中超决赛”单个话题累计阅读了达1.1亿次。更是在全球职业体育赛事场馆封闭的背景下,中超、中甲联赛开放看台允许球迷进入场地观赛更是在全球属于唯一一个职业联赛。

另外,群众性体育赛事方面,随着政府部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进程的加快,社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为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举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当中指出要逐步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行政审批制度。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以及参与人数逐渐增多、赛事项目覆盖面逐渐变广、群众性赛事扶持政策逐渐增多。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赛事行动方案,着力推进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扩大多层次多样性体育赛事供给,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逐步增加,其产业规模也在逐步提升。现阶段针对群众性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价值的提升具有较强的作用,促进产业的融合、城市的品牌形象建设以及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马拉松赛事为例,2013-2105年,北京马拉松年均营收约为3000万,2014年厦门马拉松收益3000万,带动城市经济效益约2.7亿,2016年带动3.25亿元。2017年马拉松赛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较上一年增加了101个城市。2018年285个地级市举办了马拉松赛事,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消费总额达288亿元。体育赛事的举办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所在城市形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2 我国体育赛事供给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职业体育投资、消费外流现象严重。我国职业体育赛事供给过程中有效供给和需求不对称以及职业体育发展存在阻滞等问题导致我国职业体育消费面临着严重的外流现象,严重侵害着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的机体。以足球为例,2015年5月华人文化集团出资4亿美元收购城市足球集团13%股份,成为城市集团七大董事之一;2016年复国际出资4500万美元全资收购狼队,2017年8月莱茵达控股集团收购英超南安普顿俱乐部80%股份。西甲联赛星辉互动娱乐股份公司注资6000万欧元控股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2016年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2.7亿欧的总对价获得国际米兰约70%的股权。

第二,供给方式单一制约体育赛事供给的有效性,差异化、优质化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缺乏导致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同赛事有效供给之间的固有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摇号”“赛事井喷”等现象频仍,体育赛事同民生发展之间处在一种割裂状态,赛事供给无法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有效需求。特色化赛事项目设置不足,群众性的个性化体育参赛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群众性体育赛事政府部门管理机构混乱,政府部门纵向协同能力不足,特色化赛事供给不足且运营模式单一,市场化水平欠缺以及面临着制度保障不足等困境。从市场运行的角度来看,我国职业体育赛事市场面临着市场化不足以及过度市场化双重问题的困扰。市场竞争和身份权利竞争并存,导致市场在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作用凸显不足增加了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的不确定性。

第三,赛事的服务性定位不足。我国群众体育赛事的供给由于国家体制影响,政府部门作为赛事供给的主体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但政府部门权责不清、政府部门职能定位不足以及政社部分严重制约我国群众体育赛事供给。目前我国针对体育赛事的举办和申办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赛事混乱、赛事质量不高、赛事监管等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暴露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同社会力量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各个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政府部门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尽管政府部门针对办赛权限实施进一步下放,但是受制于各种因素,如安保、卫生、公安以及工商等部门固有的限制,群众性赛事的举办依然是处在一个相对困难的阶段。依然存在较为烦琐的手续,政府服务性职能定位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当前赛事依然无法摆脱“精英化”赛事的窠臼,群众性赛事参与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3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体育赛事供给优化策略

3.1 强化以“人”为本的办赛价值取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

第一,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应,利用大数据强化赛事的规划和管理,对赛事的规模以及赛事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信息化处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能够大幅提升赛事的精准供给以及实效性,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赛事的有效、精准供给。面向受众取向的转变为体育赛事的供给提供了充足的价值创造空间。由生产者、供给端向消费者、需求端转变,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下,对体育赛事供给的整个价值链进行重新塑造,能够将赛事最大限度上直接面对消费者,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二,当前针对体育赛事的消费逐渐呈现出一种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应依托数字经济技术构建赛事参与者良好的平台,基于平台的参与对赛事参与者的特征进行人群结构画像实现特色化服务、定制化赛事的供给。同时目前我国正处于移动互联状态,积极开发相应的移动线上应用程序实现赛事初期、中期以及后期的长期参与能够有效增强公众对于体育赛事的认同感,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所带来的“长尾效应”,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能够极大提升用户黏性,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参与者业务的多样性成为增加用户价值、提升数字化生态活力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3.2 数字经济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多主体赛事供给和保障体系

一方面,数字经济技术凭借其资源整合和平台搭建能力,在政务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未来体育赛事供给中,政府部门应该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妥善处理央地关系细化政策制度设计完善配套政策推动政策的落地和落实。面对着不断更新的体育赛事形态,政府部门同样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产权和保障制度。鼓励一批受欢迎的群众性、职业性体育赛事深化和长久发展。疫情背景下产生一批依托互联网举办的诸如线上健身、线上马拉松、线上自行车赛等多样态的体育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人员的参与。

第二,整合现存赛事资源,搭建涉及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体育赛事供给生态系统。以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性体育赛事和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构成现阶段我国体育赛事的两翼,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现存赛事进行汇总,企业可以通过数据的挖掘可以发现在价值创造中低效以及无效的环节,重组价值链条从而改善参与体育活动的体验。另外,体育赛事强调体验性,作为一种典型的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在市场化体育赛事供给层面,供给主体要集聚要素资源,推进体育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需求对自身赛事供给进行变革,对接消费需求推进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赛事服务能力和体验感。

3.3 数字经济为媒依托赛事杠杆推动产业之间融合发展

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增强全产业链的协作,促进体育赛事优化供给。首先强化体育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体育赛事管理和服务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体育服务业同建筑业、旅游业、休闲业、娱乐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协同合作,让公众在参与体育赛事过程中拥有更好地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其次,数字化在赋能体育服务业产生新业态、提高产业效率、优化要素配置、加强市场监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以行业融合为突破方向,产业链协作将进一步加强。以体育消费需求为中心,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体育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产生新模式和新业态。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我国职业性、群众性体育赛事产业链的延伸性、整体性以及优化性。

第三,数字经济所具有的长尾效应能够有效激活体育赛事的剩余价值。依托用户价值对体育赛事供给做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分析出体育赛事的横向扩展性、纵向延伸性、平台衍生性以及关联协同性,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有效延长体育赛事的生命周期,赛前、赛中、赛后的用户参与与体验感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加用户黏性,进一步提升体育赛事产业链发展水平,实现良性运作和体育赛事透明有效运行。

3.4 统筹国内、国际市场,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性赛事

因此在新时期必须统筹国内消费市场树立全球竞争战略,培育具有中国特色和竞争力的精品赛事,提升赛事国际化水平。尤其是在现阶段全球竞争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借助数字经济的技术优势,有效对接我国庞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和规模。在提升赛事质量的同时,有效满足我国体育消费需求利用好国内体育消费市场形成具有自身竞争力的赛事体系,吸引国外资本的进入。同时,全球产业的分工和结构性调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发展逐渐深化,这也为我国体育赛事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拥有自身的后发优势,基于此优势我国体育赛事应该借力数字经济技术发展实现参与国际性竞争。

4 结论和建议

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动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逐渐凸显,尤其是在现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程中。数字经济凭借其所特有的创新性和渗透性为我国体育赛事的优化供给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将群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规模同赛事体系之间有效链接进而提升我国体育赛事的综合供给能力和竞争力。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数字经济工具理性和人本理性之间的价值冲突,以及数字鸿沟是数字经济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未来前进过程中的底线以及平衡的把握更需要我们去审慎应对和处理。

猜你喜欢
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浅谈现代民间绘画的特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