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晓
2016年,青年歌手谭维维与陕西华阴老腔民间艺术团队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共同演绎了现代摇滚风格与原生态民间艺术完美融合的《华阴老腔一声喊》[1],这首歌曲的推出和演绎方式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喜爱,也使得更多人了解到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的创新创作与演绎方式,也为我们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带来许多启示,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方式要加以创新,要更加契合时代的发展特点。
华阴老腔最早出自于西汉,当时在黄河、渭河与洛河的交汇处有座水路码头,船工们有一人带头众人喊号子,还伴有打击船板的节奏,这便形成了最初的老腔。由于老腔主要在陕西华阴地区流行,因此被称为华阴老腔[2]。其主要特征是一唱众和,主唱承担了主要的角色,其他人便是帮腔,这种唱法声音高亢嘹亮,曲调简单朴素,结合着方言,充满激情和气势,最具特点的是“砸板凳”,在兴致高昂时,在歌曲的高潮部分,便敲打板凳。常用的伴奏的乐器有二胡、棒子等。
现阶段,多数人对华阴老腔缺少了解的途径与兴趣,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是推广华阴老腔的新方式,其创作灵感来源于承载着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是对民族文化得热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艺术创新形式的追求。歌词融入了地方方言,比如金盘盘、土塬塬、金蛋蛋等词,都是展现地方特点、当地人民常用的叠词,语言既朴实充满地方特色;歌曲结合了老腔的唱作方式,慷慨激昂。歌手谭维维对华阴老腔创新的表现方式,展现了华阴老腔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与歌手本身的创作态度。
歌曲的前奏部分,便是老腔艺人高亢嘹亮、充满激情的声音,引人入胜;歌词开始便用“八百里”“千万里等词”营造了大气磅礴的画面绵延的秦川、万里江山,给人以深刻的画面感,紧接着引入感情,述说着说不完的乡情;接着是谭维维浑厚的声音,更加渲染了陕西具有特色的地貌特征,歌词的涵义层层递进,但是演唱的方式确实由强到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增加了歌曲的感染力;歌词中地方方言的运用,使得歌曲更加展现地域特色,更加贴进生活,渲染了陕西的地域风貌;歌词引用了许多叠词“金蛋蛋、银弯弯、蓝格莹莹”,还描写了当地人民农作的场景“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展现了当地人民不怕苦与累,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歌词整体用直白的文字展现了所要表达的情感,采用方式是问答的形式[3],加之方言的运用使得歌曲十分接地气,给听众的感受非常的直接,歌词的直白性体现着摇滚音乐的特点,与华阴老腔艺术的融合,使得歌曲别具一格。
老腔常用的唱词主要分为五字、七字与十字句,这三种唱词都是一个上句加一个下句为基本的结构形式。华阴老腔在唱词上体现出了浓厚的华阴方言。通过《华阴老腔一声喊》的演绎可以知道,华阴老腔的情绪起伏较大,旋律具有明显的节奏感,给人在听觉上造成较大的冲击。
整体来看,老腔在唱词上分为引子、诗、词、白四个部分[4]。引子一般有两个五字的句子组成,引子就和我们常见的对联一样,两个句子可以连起来,一般是对歌曲的背景或意境进行描述。诗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见的七言四字诗,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也可以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梳理与描述。词就是演绎歌曲的歌词部分。一般分为口头的俗语和韵白。俗语主要是方言,和当地生产生活相关,气势十足。
歌曲是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的创作方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歌曲的创新元素。一是民间艺术与西方摇滚的结合。华阴老腔是极具民间特点的艺术形式,表演的艺人多是民间艺人,使用的乐器也是十分接地气比如板凳等,展现着浓郁的民俗特色,谭维维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运用了现代化的唱腔,融入了电吉他、电子琴等乐器[5],前奏由老腔引入,主要的编曲是摇滚的形式,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是对华阴老腔的重新演绎,给人以磅礴、热烈的感觉,艺术形式新颖;二是民间乐器与电声乐器的结合。在歌曲的演奏中,木块与板凳的敲击声,烘托出老腔高亢嘹亮的特点,结合着现代的电声,为老腔赋予了新的艺术形式,更加现代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三是民间艺人与流行歌手的合作。民间艺人慷慨激昂的老腔唱法,对传统民间乐器的灵活使用,与歌手谭维维浑厚的声音,宽广的音域相碰撞,产生了别样的火花,老腔与现代唱法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冲击,烘托了更加激昂的氛围。歌曲的艺术创新形式别具一格,所有结合的方式恰到好处,整首歌曲的演绎魅力十足,在春晚的舞台上更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华阴老腔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家族继承为主。但是,家族式的传承方式在当下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华阴老腔不应仅由张氏家族内部之间进行发展与传承。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华阴老腔的传承方式进行调整与修改,对华阴老腔的感兴趣者与爱好者主动地进行吸收与接纳,同时积极吸收一部分具有唱歌基础的人组建起华阴老腔的学习培训班,采用“传帮带”的方式进行教学,从实际上解决华阴老腔传承人稀少的问题。对于老腔的艺术家而言,他们可以借助音乐院校的力量培养年轻的老腔接班人,不仅局限在当前的培训对象上,增加老腔的年轻队伍的力量,同时引入多元化的流行因素,进行传承人员的扩充与壮大。通过这一方式,让更多热爱音乐的年轻群体对华阴老腔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增加他们对华阴老腔的兴趣与关注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华阴老腔的由来与文化。
多元化因素的注入也是很有必要的。将当下流行的因素例如电影、舞台剧、戏曲甚至是流行音乐等元素与华阴老腔相融合,让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谭维维与张喜民等人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就是典型代表,它是将摇滚元素与流行音乐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成功的代表,这一次结合也使得华阴老腔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并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与关注。不难发现,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尝试让华阴老腔的发展与传承出现了新的生机,对华阴老腔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同时,华阴老腔在对传统音乐的精华部分进行继承的前提下也应当及时进行自我改革,将其他传统音乐的精华部分积极地吸收与借鉴,满足各个层次观众的爱好与需求[6]。
通过《华阴老腔一声喊》的爆火可以发现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是成功的。我国的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当下,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的案例越来越多的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种结合不仅对当下传统音乐的题材库进行了补充,还是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内容形式的创新,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对音乐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
我国的流行音乐在对传统乐器与文化借鉴融合的基础上将流行音乐进行了重新定义,刷新了大众对流行音乐的传统认知。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优秀的部分,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吸收成长,将创作理论与表现形式进行本土化,形成了带有我国民族特点的流行音乐文化。我国的流行音乐受到大家尤其是年轻人欢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符合年轻人的心理预期,符合大家的口味。尤其是“中国风”元素的加入更是引起大家的关注,满足大众的期待,让之前的传统文化因素在与流行音乐结合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变得既现代又流行。不仅是唱腔上的借鉴,流行音乐在旋律的创作上也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独树一帜的民族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流行音乐的民族特色,受到越来越多的编曲家的欢迎。
流行音乐要想在编曲中加入某一民族音乐元素一般需要借助某一民族乐器。比如编曲家需要加入戏曲元素到音乐中的话可能需要借助传统的乐器来实现,二胡等乐器在当前流行音乐的创作中被广泛使用,这种元素的使用不仅为流行音乐增添了新的色彩,还凸显了流行音乐的特点,更容易被大家熟识。除了二胡等乐器之外,打击乐器也是比较常见的,让人有种一秒穿越到古代的感觉。新型乐器的出现增加了编曲家选择的可能性,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合发展的趋势已经蔚然成风。
就华阴地区来讲,近年来对华阴老腔的重视保护程度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但随着外来文化的逐渐流行,华阴老腔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华阴老腔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值得我们思考,为了更好地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华阴老腔的传承,老腔的艺人们做出了很大的转变与努力,逐渐改变之前的表演方式,研究总结当下受大众欢迎的表演形式并在华阴老腔中加入这些元素,使华阴老腔在更广范围内传播与发展。
华阴老腔也有过较长时间的鼎盛期,在它辉煌的年代里,单一个双泉村就有数十个剧团。尽管如此,华阴老腔也只是在张氏家族之间流传,缺乏合适的继承人是华阴老腔当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华阴市政府在培养年轻传承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受众群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华阴老腔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华阴老腔的艺术家们的收入并不低,一方面是近几年的演出机会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是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老腔的保护力度。经济上的可观收入并没有引起传承人数量的增加。
通过华阴老腔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以华阴老腔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是非常不足的[7]。至于其中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对于“非遗”文化并没有明确界定的概念,大众对于非遗文化还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感。二是非遗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力度与范围远远不够,很多非遗文化还不为观众所熟知。三是随着文化交融的发展,外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大众的需求逐渐多元化,这对非遗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非遗文化的价值被大大削弱。在我国有接近五分之四的非遗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近几年来,对以华阴老腔为代表的非遗文化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有力保证。华阴老腔的火热体现了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融合可以满足观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们要保护传统文化的思考。
从历史眼光来看,华阴老腔是历史悠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算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尽管如此,华阴老腔在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六年前春晚舞台上的《华阴老腔一声喊》的出现激起了较大的浪花与反响,这首歌的出现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也给传承华阴老腔带来了一定的希望。不难预见,在社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华阴老腔的传承道路会越来越顺,肯定会将家族式地传承方式进一步打破,创新更多的传承方式,借助新时期科技的力量将我国的经典艺术表现形式不断的发扬光大与传承,让华阴老腔进一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