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鑫宇
人的成长与进步,不仅发生在实现目标、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也发生在面对失败、遭遇挫折的经历里。
每到年初,都有一种“时令特产”会在网上大量产出,那就是高高立起的“flag”。辞旧迎新之际,往往是人们最斗志昂扬,也最喜欢订立目标的时候。许多年轻网友,都会在年初高调发布自己的“年度规划”,为新年开一个气势十足的头。
每个人的计划和目标或许各有各的不同,但在决心与气魄上,谁都不愿意输给别人,其立誓的方式也因此大同小异。“今年一定全力考研不摸鱼”“每个月存不到2000元钱就剁手”“不减20斤不换头像”……一时间,类似的豪言壮语在朋友圈中随处可见,仿佛所有人都在抢着立“flag”,让人感受到一派热火朝天的喧闹景象。
然而,只要把日历稍微往前翻上几天,翻回刚刚过去的年末,便会发现,许多忙着制订新目标的人,才经历过去年目标没能完成的“打脸现场”。这些难以回收的“flag”,就像一根根针,尴尬地刺痛着当时立下誓言的人。对此,有的当事人强作镇定,坚称失败只是暂时的,自己早晚能让目标实现;也有当事人捶胸顿足,恨不得“穿越”回去,把意志不够坚定的自己捶打一顿。不过,不论以何种态度面对过去的失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过年关,立刻“失忆”,仿佛今年的自己和去年的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然后又开始设定目标,开启新一年的周期。
有趣的是,在时间上,年末与年初既是“头与尾”的关系,也是“背靠背”的关系。然而,在主观感受上,社会却往往会赋予两者截然不同的情绪背景。年初那昂扬向上的氛围,让人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充满探索人生未知可能的动力;年末的“总结感”,则有一股强大的压迫力,让人不由得焦虑自己的现状与目标。
在自然界,时间的流逝是平等的,并不存在“年关”这样的特殊节点。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创造了历法,才为不同的时间点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年末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目标焦虑”,还是新年过后狂立“flag”的自信和洒脱,都是人为建构的情绪,自有其功能与意义。
对于这种看似“两极反转”的情绪变化,我们不用急着自我否定,更不必去嘲笑别人。即便一个人没能实现之前定下的目标,甚至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时光,他也同样拥有“如今迈步从头越”的资格与权利。
人的成长与进步,不仅发生在实现目标、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也发生在面对失败、遭遇挫折的经历里。对失败和挫折的反思,不一定要表现为垂头丧气。把改变的决心包裹在新目标中,同样是一种让“旧我”蜕变为“新我”的方式。
一方面,“年关”的存在,以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是时候检查一下阶段性成果,评估一下自己的现状了。另一方面,“年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卸下历史负担,从而“轻装上阵”继续努力的机会。面对过去的遗憾,我们当然要有所反思、设法做出改变。但是,不论是否有过遗憾,我们都可以昂首挺胸,带着斗志走向人生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