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曾于里
一份社交平台发布的大中学生职业规划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大中学生期望自己毕业能够拿到1万—2万元月薪。“大学生期望薪资普遍较高”很快引发广泛讨论。
首先应该看到,年轻人期望高薪酬本身就是一种“塑造”的结果。新一代年轻人,又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榫入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上的图景也形塑着年轻人的认知。就像文化学者南帆所说的,“现代社会的标志是我们被抛入了大众传媒组织起来的社会,大众传媒就是我们的文化感官”。
从微博、抖音到小红书,种种社交平台上宣传的成功故事以及精致生活样本,会让年轻人以为成功离自己很近。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对这种“错觉”有很精准的描述:“舆论没完没了的鼓噪,每个生活在底层的人都相信他们总有机会攀上社会金字塔的塔尖……这种无限机遇的论调在一开始也许能给人一种盲目的乐观。”
然而真相是,社交媒体上的高薪故事,更多是“幸存者偏差”。少数成功者获得了压倒性的传播,大多数普通人少人问津,也就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几组更真实的数据,才是当前职场的普遍生态: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难度系数随之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应届生校招平均招聘薪资为6112元;2020年一份对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的报告显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薪酬指数最高,为10818元。
两相对照,大中学生期望毕业后薪酬能够在1万元以上,其实与现实有不小的偏离。如果年轻人对社会现状和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就只是“空想”。
更该警惕的是,有些年轻人心态浮躁,步入社会后,一受挫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就像胡适批评的,“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
这倒不是要刻意打压年轻人的志气,而是高期望应该建立在对现实、对自己的清醒认知基础上,更要为实现高期望付出持之以恒、艰苦卓绝的努力。
对于企业来说,也千万不要以为年轻人好“欺负”,只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毕竟这一代年轻人在物质丰富的背景下成长起来,他们个性十足,自我意识张扬,有底气去等待一个满意工作,而不是将就。越来越多年轻人不仅仅把工作视为谋生手段,他们同时也追求工作中的“悦己”,企业在人事制度上如若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就会被年轻人抛弃,遭遇“用工荒”的尴尬。缺乏新鲜血液,企业也会失去创新源泉和竞争力。
总而言之,要落实期望薪酬,年轻人和企业都得努力。年轻人努力拼搏,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创造价值,帮助企业一同成长。企业也要乐于与年轻人分享发展的红利,把年轻人的期望薪酬变成现实。双向奔赴,携手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