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中国传统思想资源

2022-11-22 12:47叶舒宪
关键词:神话幻想虚拟现实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30)

每逢元旦,我国知识人常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贺词表示除旧迎新的美好祝愿。“一元”,作为标志新的时间周期开启的合成词,其语义分别来自“一”和“元”。要说这两个汉字,在古汉语中都和远古先民的创世神话观念密切相关,一般人不会对此间的思想关联有多少深切的感悟。唯有精研创世神话所蕴含的哲学宇宙论的观念,才能有效体悟出“一”和“元”的时空肇始意义和文化建构意义。

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开篇卷一为“释诂”篇,其第一句释词共列出十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解说则为一个词“始”。可见,华夏的词典编撰者也是被潜移默化的创世神话叙述模型所支配,按照创世的逻辑来编排语词顺序的。而十一个词中的第七个,便是“元”这个关键词: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1](P18)

“元”字的甲骨文写法是描画一个侧向站立之人,然后用一个短横线,突出表示人身上方的头颅。这也是《甲骨文编》卷一排在第一页的字。该书打头的三个汉字分别是:一、元、天[2](P1~2)。三者的关联非常明显,没有开辟前的“一”,就不会有创世的起点和活动。创世的一分为二过程,通常表现为天地分离,或称开天辟地。人类个体的生育方式,也是体现为“一生二”的程序,而每个婴儿的呱呱落地,都是头颅先出母体的。这也就说明了《尔雅》开篇训诂的十一个字中,初、首、元、胎、落五个字,皆与人的诞生现象相关。而《甲骨文编》的开篇三个字,则兼顾涵盖着宇宙的创生(天)与人的创生(元)。也许在所有的汉字中,没有任何两个字能够像“天”和“元”这两字那样奇妙:天,其字面的意义是指代大地之上方的渺渺天空,但是其字形却和“元”一样,用人的头顶部位,来暗示两足动物站立姿态之上的天空。许慎《说文解字》云:“天,颠(头顶)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说文解字》又云:“元,始也。从一。从兀。”徐锴《系传》:“元,首也。”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云:

(甲金文的元字),夸张人的头部;甲骨文因用刀刻,不便于刻成圆形,于是刻成一横画。……人头是元的本义,如《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首领)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送还)其元。”《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通‘亡’,避)丧其元。”始是元的引申义。[3](P2)

其实,人类所有民族所讲述的开天辟地和万物由来故事,都隐喻某种从“一”到“多”(或“万”“万有”)的发生过程。“一”,即指创世之前的浑沌不分状态。老子《道德经》则给出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数字抽象序列公式,来概括这种发生过程的始末。这种从神话故事到哲理抽象的转化结果,我们称之为“神话哲学”。创世神话以溯源求本的终极追问,告诉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由来,即所以然,从而奠定特定族群或民族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生命观。由此观之,今日大家常说的所谓“三观”,恰好是由创世神话故事来奠定。1988年,笔者完成《中国神话哲学》一书的撰写,并在导言部分使用metalanguage这个术语,译为“元语言”,特指“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4](P5)

33年之后的2021年,国际流行的社交软件“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采用“meta”(元)这个词为其公司改名,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元宇宙”大讨论热潮。同年12月2日,笔者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特别委托项目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2021年度论坛“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探源”上发言,题为《玄玉重光:中国版元宇宙再启》,介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神话学范式在近年来的主要成果《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以《礼记》《楚辞》《山海经》等古籍所记“玄玉”的考古实物对证研究为专题案例,说明距今5500~4000年间中原地区玉文化起源以墨绿色蛇纹石玉料为主的现象,从激活一批在博物馆库房里沉睡五千年的玄玉礼器文物,到唤醒一个被国人遗忘已久的悠远的史前文化时代,解说玄玉命名的奥秘,以及“玄”与“元”的通假字关系,用童蒙读物《千字文》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表达模式所隐含的华夏创世观二元色编码模型,揭示中国版元宇宙想象的本土底蕴。

若从抽象的宇宙发生论的哲理陈述,回归到创世神话的故事叙述原型,通常可以看到:直接出于先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若干物质表象,即自身能够体现天地分离或一分为二的某种具体物象,如葫芦(瓜)的剖判,鸡卵(或鸟卵、龙蛇卵等)的二分,龟甲的上下二分或鳌鱼足的四分现象等。龟的身体由背甲和腹甲两部分合成,背甲近似圆而隆起,腹甲近似方而平坦,这样的形状,很容易被初民联想为“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生物表征。于是,不仅龟类或鳌鱼等水生动物被先民视为具有宇宙发生论意蕴的神圣生命,而且还给华夏思想传统催生出“玄龟”或“元龟”的神话想象[4](P38~39),[5](P117~123),[6](P795~821),甚至于最早的汉字系统应用场合——甲骨文,也会首先优选出足以代表天地或鬼神的海龟背甲与腹甲,作为通神占卜文字符号的神圣载体。就连后人追根问祖所建构出来的人文初祖黄帝,也要配上一个“天鼋”圣号。明眼人很容易看出,“鼋”这个汉字,其实不过是“元龟”二字的上下组合而已。

由于在2021年里,媒体最热词语中有“元宇宙”一词,这一年也被确认为元宇宙元年。当今社会中扑面而来的元宇宙热潮,特指由科技创新的虚拟技术所引领的数字经济开发浪潮,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虚拟现实也好,外太空想象也好,其科幻内容产生的原动力,都离不开人类与生俱来的幻想能力。但是,只要回顾历史,自从人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文明中发展出形而上的哲学思维和科学传统,建构出理性即逻各思的至上权威,就开始对属于非理性方面的幻想和想象力不断加以贬损和打压。这种对幻想能力的全面贬损和压制,以思想史上最早的哲学家柏拉图宣告将神话史诗的讲唱者荷马驱逐出“理想国”为标志。唯有在形而上的理性权威统治之外的文学和艺术领域,人类幻想能力才得以保留其发挥和生长的园地。如今,当科学与幻想从传统的对立走向结盟和携手共进,虚拟现实的浪潮将第一次借助于新科技手段,全面释放人类独有的幻想能量。笔者为2019年11月在南宁举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第八届年会提交的论文《幻想引领人类》,全面反思自七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之后的发展道路,尝试揭示智人一路向东迁移运动,最后覆盖到五大洲的驱动性神话观念的秘密。

如今,面对元宇宙大讨论中的神话宇宙观问题,需要回溯到本土的思想资源中,即重审和重估神话宇宙观的虚拟现实之原型意义,彰显本土传统观念中的幻想资源之价值。由于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发生过类似古希腊哲学突破或科学突破的轴心时代大变革,没有确立过类似古希腊逻各思的理性至上权威,国人自古沉浸在华夏版的神话宇宙幻想中,其所保留的本土神幻的虚拟现实资源可谓异常深厚,甚至是无与伦比的。笔者据此号召研究者从关注文学的“中国神话”,转而关注文化的“神话中国”。对每个国民所居住的房屋而言,把门的有门神,堂屋中央供奉祖灵,灶房要供奉灶神,灶神上通天国,直接向玉皇大帝负责,每年要定期沟通千家万户的信息给玉皇。就连厕所,也有厕神在管理。据新近出版的刘勤《神圣与世俗之间:中国厕所神信仰源流考》提供的数据,厕神在我国各地的名称居然多到数以百计[7](P359~364)。可以想见吾国先民的日常生活是如何通过虚拟的鬼神和精灵群体,得以实现幻想与现实的穿越性交织组合的。虚拟幻想,不仅是历代文学艺术家们的专利,就连普通百姓也沉浸在民间信仰的虚拟现实中。

最后,初步提炼华夏版的元宇宙观念原型,其基本面向有如下三点,即玄宇宙、玉宇宙和龟宇宙。兹简略分述其象征意义。

玄宇宙,表现为颜色类比编码方面的“天地玄黄”,将玄色认同为一,玄黄两色对应为二。古代著述或从一开始叙述,如老子《道德经》、扬雄《太玄》和葛洪《抱朴子》。或从一分为二开始叙述,如《周易》《千字文》。前者,以《道德经》第一章尾句八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为突出代表,以《抱朴子》第一《畅玄》作为“升级版玄道创世说”典型: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眛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乾以之高,坤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玄之所去,器弊神逝。[8](P1)

玉宇宙,即神幻天界想象的“玉宇琼楼”,道教主神称玉皇大帝,国内各地重要的高山之巅则统称“玉皇顶”。在虚拟的玉宇宙中穿越遨游,以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署名作者屈原的作品为突出代表。其《远游》[9](P211~215)云: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

……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

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

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

玉所代表的神圣天界和永生不死意义,在大诗人屈原所幻想的虚拟世界描绘用语中,得到充分体现。华夏思想所突出强调的天人合一理想,原来在玉石神话信仰者的心目中是以玉为天人之间的中介圣物的[10](P9~109)。难怪老子要在《道德经》中点明圣人理想的标志性特征:圣人披褐怀玉[11](P174)。至于《山海经》,则将玄玉的发明权赋予华夏共祖黄帝,此一叙事足以将玄宇宙与玉宇宙二者贯通为一个玄幻本体。

龟宇宙,是先民通过类比联想所建构的虚拟世界观模型,以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玉龟和凌家滩文化玉龟甲夹带八角星纹玉版为早期代表,以龟甲刻字通神占卜的甲骨文汉字为中期代表,以龟蛇合体的玄武大神和驼载石碑的龙龟(赑屃)为后期代表。玄武,作为汉代的四神或四灵之一,有着宇宙结构方面的龟蛇合体联想,代表着生命的冬藏,即万物孕育再生之母胎意义。玄字有神秘变化的意义,龟蛇的伸缩变化与阴阳交合与化生意义,在玄武神的造型这里,最能体现其虚拟现实的性质。或称之为标准版的华夏元宇宙原型圣物。

根据龙生九子神话传说,其长子名叫赑屃,形状为龟,俗称龙龟,又是一种现实中莫须有的虚拟生物。西安碑林陈列的一大片赑屃驮石碑景观,属于典型的华夏传统版虚拟现实,只不过国人早已经司空见惯,见惯不怪,并没有把这当成虚拟现实。2000年,在河北省正定县府前街出土了一尊巨大的石雕赑屃,重达107吨,号称迄今最大的赑屃,现在陈列在正定县开元寺院内,可以作为华夏传统龟宇宙想象的沉浸式体验教材。

无论是《论语》中孔子所说“祭如在”,还是许慎《说文解字》解说“灵”字的话语“巫以玉事神”,均可表明华夏版元宇宙幻想能力是一笔珍贵资源。先民们通过祭祀礼仪活动的虚拟幻想,见玉如见神,见牌位如见活在天国神界的祖先之灵[12]。

希望中国版的元宇宙思想要素能够在未来的虚拟符号经济发展大潮中发挥作用,体现出本土的特色和本土的声音。

猜你喜欢
神话幻想虚拟现实
爱情神话
《红楼梦中的神话》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锁不住的幻想
“神话”再现
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本改变新闻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7)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