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进雄
(甘肃省民乐县农村自来水公司,甘肃 民乐 734500)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扶持力度,特别是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方面,各乡镇集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达成。在这一过程中要关注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并在提高供水服务质量过程中持续和充分发挥饮水安全工程效益[1]。本文主要探讨了乡镇集镇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
一是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考虑到乡镇集镇供水工程具有面广量大、工程规模小等特征,加大了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尤其是在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情况下,实际开展工作容易出现混淆不清、责任未落实等状况,不仅会降低供水服务质量,还会对工程良好运行带来极大影响。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受限,在开展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掉基础设施完善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工作的重视,并没有正确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与阻碍。
二是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层面的影响,人员本身的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专业水平不足,部分地区在执法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监管工作缺失严重,在进行执法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信息不公开以及不透明的情况。
一是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在开展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时,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市场化、规范化运营方面,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未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其中。虽然国家对农村饮水工程给予了补贴,但也只能勉强支撑基本的开支,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去维修和养护,无法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有效运行。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加上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得乡镇集镇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管理效率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而使得农民的个人利益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部分地区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或者是降低成本支出,并没有对水质检测系统进行优化与升级,在很多安全措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加上人员紧缺的问题较为明显,使得整个地区的用水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业领域的发展也会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
二是供水成本较高。受供水规模不够合理、水费计收困难、用电价格较高等因素影响,使得供水成本比较高,并且开展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也缺乏充足资金,不仅无法实现饮水工程长久稳定运行,工程效益发挥也会大打折扣。
人员素质偏低,开展乡镇集镇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需要更多专业、技术、管理等人员参与其中,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然而结合实际发现,参与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破管漏水、机电故障等无法及时维修的问题,甚至出现频繁维修的状况,造成较大浪费[2]。
尽管我国国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在不断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村民会对整个饮水安全工程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如部分农民缺乏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活方式与方法上存在着亚健康的问题,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或者是方便,主观地将生活垃圾倒入河道或者是田间,不但会导致土地资源受到腐蚀,地下水结构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无论是灌溉用水还是常规状态下的生活用水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当加强对所有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合理的手段引导人们能够自觉维护日常生活环境,提高对水环境质量的保护程度,以此来避免自身的生命安全遭受到威胁。
保护力度不够是城乡融合中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相关部门在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这方面的管控力度,有关废物、废水以及废气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便进行排放,治理技术效果不佳,后续的工作也会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一旦河川农田受到污染,不但会使得水资源无法正常使用,相关部门以及企业所承担的成本支出也会大幅度提升,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肥料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由于农村饮水的问题牵扯到多个方面,单凭政府的能力远远不足以应对,而社会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地体现出来,导致了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很好地治理。
一套健全的工作机制可以指导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展开,实践中考虑到乡镇集镇饮水工程具有点多、面广、分散等特点,要实现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转,就要围绕政府、供水单位和农户对相应工作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针对政府部门,在完成乡镇集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后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对供水工程实际运行进行有效监管,并依托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和对工程运行管理进行监督;供水单位要通过规章制度,肩负起自己需要承担的职责,并尽可能地提高经营透明度和使用先进工艺技术,在降低供水成本的同时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农民群众也要积极参与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并赋予农民群众参与、监督和知情的权利,既能够增强工程运行管理责任感,又能够切实保证饮水安全。
开展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继续沿用以往管理模式极容易出现效率低下、消极懈怠等状况,对工程稳定持续运行和重要价值发挥带来极大影响。因此,要坚持与时俱进,对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一是集镇水厂企业化管理模式。是将市场运转机制融入到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当中,不仅可以推进单独管理向企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管理方向转变,还能提高实际工作积极性,促进饮水安全工程得到良好运转,饮水安全也能得到有力保障。二是用水协会管理模式。由供水单位或村委会牵头,建立用水者协会,并参与到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在开展定期检查、维护检修等工作时,能够与人民群众展开密切沟通交流,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确保各项工作深化落实,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效率与质量也能得到可靠保障。三是招标、承包、租赁管理模式。针对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开展运行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招标、承包和租赁方式,选择更加专业和优质的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障工作质量,并实现饮水安全工程持续稳定运行[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基层单位开展供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且这项工作开展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工程长远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节约、集约用水宣传力度,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发生,水资源实际利用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同时,对乡镇集镇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在优先满足乡镇集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兼顾农业灌溉、生产服务用水需求,在运行管理时还可以将总量控制、节点监测、分段控制、分级负责等原则纳入其中,不仅可以保证规范供水,还能得到更多群众支持[4]。此外,相关部门应加强饮水安全法制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以维护生态均衡为发展目标,对污染超标的公司进行严厉处罚,并定期对其进行监管和法制宣传,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同时,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水源的管控力度,对集中引用水源的管理也要有明确的要求,并要有健全的监控与检验体系,采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模式,以此来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农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水量、面积、利用率等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有效反映乡镇集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使工程效益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开展乡镇集镇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并且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也会对最终工作效率与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要根据新时期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需要,对外招聘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加入其中,并围绕具体工作内容和操作要求开展教育培训,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实际开展工作也会更加游刃有余,并促进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目标顺利达成。另外,将考核、竞争、奖惩等机制融入其中,可以深化运行管理工作人员职责意识,针对出现的工作差错也能将责任落到具体个人,并引导工作人员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5]。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管控力度,尤其是在综合素养上要进行相应的引导,以此来避免发生随意排放生活垃圾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对环境卫生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媒介手段,通过专题纪录片、文艺演出、专题报道等形式,向农民群众传播安全饮水的保护知识,培养广大群众形成科学生活的好习惯,提高农民群众自主保护使用水资源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乡镇集镇饮水安全也愈发重视,并通过大规模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农民群众饮水安全,相应饮水工程也能得到稳定持续运营。实践中,要取得这一理想效果,就要深入乡镇集镇实地,对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通过做好健全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水费计收管理等工作,提高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工程运行价值也能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