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成效及经验

2022-11-22 12:31马慧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白银市水费管护

马慧娥

(甘肃省白银市水务局,甘肃 白银 730900)

1 白银市农村饮水工程发展历程

白银市深居内陆,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属半干旱地区,多年降水量185~45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700~3 039 mm,虽有黄河流经258 km 的优势,但由于“水低地高”及区域水资源分配指标的限制,全市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600 m3,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白银市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瓶颈之一,白银市为解决饮水困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农村饮水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 饮水起步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采取传统打井、掏泉、筑涝坝、修土窖的办法;20世纪70—80年代主要通过兴建高扬程提灌工程、骨干人饮工程,解决部分农村人畜饮水问题;20世纪90年代重点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和集雨节灌工程,共建成水窖18.4万处、水池1 700 座,集流场利用面积达628.74万m2,有效缓解了干旱地区的饮水困难。

1.2 饮水解困阶段

2000—2004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人饮解困和氟病改水项目,白银市共完成人饮及病改工程投资15 336.4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9 42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 909.45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0 处、分散式供水工程 (水窖)5.54万处,集流场面积达444.77万m2,较为稳定地解决了42.140 2万人的饮水难题。

1.3 饮水安全阶段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2005—2015年在基本实现农村人饮解困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此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42亿元,到2015年底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1 550 处,受益总人口134.24万人。其中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70 处,受益总人口123.57万人;分散式供水工程(水窖)21 380 处,受益人口10.67万人;供水入户人口达到91.96万人,集中供水率为92%,自来水普及率为68.6%,大幅度提高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1.4 巩固提升阶段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白银市累计投资11.44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5 处,敷设各类农村供水管道3.7万km,将28 处农村饮水工程与城市供水并网,建设城乡一体化工程,覆盖人口20.62万人。建成千吨万人饮水工程14 处(覆盖人口83.41万人,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83%,水厂水质化验室配备率为100%),县级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5个,规模集中供水工程水厂水质检验室27个。

2 白银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成效

截至2020年,白银市共有农村人口31.85万户125.11万人,已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共183 处,供水覆盖人口31.28万户122.92万人,其中自来水入户25万户100.08万人、集中供水点6.28万户22.84万人。引泉、小电井、水窖等分散供水0.57万户2.1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集中供水率达98%,自来水普及率达89%,形成了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体系,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对照《甘肃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验收实施细则》验收标准,全市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部达标。

3 白银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经验

3.1 坚持科学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布局不断完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白银市科学谋划、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针对农村饮水用水量不足、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较低等实际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饮水需求调查,严格按照“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一般、先水质后水量”的工作思路,及时制定完善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力推城乡一体,推动饮水安全大巩固,建设大水源,带动饮水安全格局大调整。

3.2 坚持分类施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项目实施中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考核奖惩,推动农村饮水安全达标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县级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细化措施、补齐短板,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工程建后管理。坚持多元投资,通过统筹整合、银行贷款及群众自筹等渠道积极筹措项目资金,基本保证了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在工程建设中,严把项目招投标关、项目建设管理关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关,严格落实项目“四制”管理,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建管水平。

3.3 坚持规范管理,提升农村饮水水质检测和水源保护能力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建成县级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5个,具备40 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建成规模集中供水工程水厂水质检验室27个,具备9 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按照《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采取“一源一策,分级防治”,逐步实施了隔离防护、警示宣传、界标界桩、污染源清理整治等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全市128 处千人以上农村饮水工程全部落实了水源地保护措施。

3.4 坚持科学管护,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根据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出台了《白银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指导意见》,明确了饮水安全项目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水源水质管理、供水管理、水价核定、水费计收和管理责任。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初步形成了由县农村饮水管理站、工程管理所、村组集体、受益农户组成的“四级”管理网络,规模化工程全部实行专业化管理,其中平川区水泉农村供水管理所实行专人定点集中收费,水费收缴率达100%。各县(区)立足自身实际,分别出台《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通过财政补贴、水费提留等方式建立了维修养护基金,实行专户储存,统一用于县域内农村供水设施的日常管护和维修。建立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体系和投诉处理等机制,向社会公布了各级管理责任人和受理电话、农村饮水意见反馈微信公众号,畅通问题反映渠道。

4 存在的问题

4.1 乡、村两级管护责任未靠实

为了加强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确保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保障用水户饮用水安全和工程持续良性运行,白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白银市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指导意见》,各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办法和制度,建立了“三级管护”责任体系,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部分乡、村管护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到位,管护责任未靠实,村级管网移交村社管理的较少,影响了工程的长效运行。

4.2 水费收入不足,工程运行管护费难以落实

水从“源头(水源地)”通过农村供水工程的取水、输水、净水、配水流入到用户或集中供水点的“水龙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维持工程收支平衡和正常运行, 充分发挥农村供水工程的效益,须制定合理的水价机制,通过收取水费,实现以水养水的目的。但从白银市农村供水现状来看,多数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规模偏小、建设标准较低,农民对“掏钱吃水”的观念还未完全接受,再加上农民经济来源少、支付能力有限,农村人饮供水水价很难实现全成本定价,收取的水费只能勉强解决电费和管理人员的最低工资,无力承担工程运行管理中产生的其他费用,计提折旧费用更困难。

4.3 运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

点多、线长、面广是农村饮水工程自身鲜明的特点,且每一处工程都涉及机电设备、管道、建筑等好几个专业,为保证工程后期正常、高效运行,须配备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人员不足,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开展捉襟见肘。近年来农村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基本都是老弱病残,运行单位招聘的管理人员大多存在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岗位经验不足、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且基本都是一边在家务农,一边兼工程管护,一方面时间、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工资待遇水平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对存在的供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4.4 冬季存在冻管隐患

白银市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海拔相对较高,入冬后遇极端天气,气温骤降,部分高海拔地区的农村供水管道水流结冰,导致管道冻结,供水不畅。另外,由于建设或者雨水季节水流冲刷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供水管道埋深小于当地最大冻土层深度,以致出现冻管。此外,大多数农户家的取水设施多布置在户外,由于农户管理不当,防冻意识不强,没有及早做好户内水表、水龙头、阀门等供水设施的防冻措施,影响了正常取用水。

5 建议

5.1 靠实主体责任,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县(区)人民政府是全面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统筹负责所辖范围内农村供水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管理机构、人员和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经费落实等。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监管部门,负责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指导和监督专管机构等。县(区)农村供水工程专管 (运行管理) 机构指导或负责县(区)范围内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和供水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水质检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业务培训与监督考核,指导供水单位、村级水管员及农户做好相关工作。要严格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将农村供水管护责任压实至乡、村两级,督促签订相关管护移交协议,大力推广落实村级水管员公益化,落实管理人员报酬待遇,减轻供水运行单位的经费负担,巩固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管护能力,全面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5.2 强化水费收缴,提高资金保障水平

农村供水工程后期管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水费收得好不好,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和水费收缴机制是重中之重。需通过进一步配套完善计量设施,建立高效、便捷的水费收缴方式,探索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农户自觉足额缴纳水费。对边远山区和特殊区域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加大维修养护资金投入力度。市县水务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支持力度,力争将农村供水工程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通过采取专项债券、银行信贷、以工代赈等方式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

5.3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工程管护水平

设置专项培训经费,建立技术人员长期培训制度,常态化开展培训工作。对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规范化、运行标准化、服务高效化的要求,从设备维护、水源巡查、水费收缴、应急抢修等方面以实操训练为主、理论授课为辅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重点解决村级水管员业务能力不足和服务水平不高的短板弱项。建立竞聘上岗、岗位考评、奖优罚劣、淘汰退出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管护人员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农村供水工程保障能力。

5.4 加大冻管改造,提高科学防冻能力

建立县级冬季防冻管护机制,认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冻管”应急预案,与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在冬季来临之前,发动供水工程管理人员、乡(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管水员等力量开展从源头到龙头全覆盖摸底排查冻管隐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要逐一建立清单台账,找准原因,制定解决方案,落实具体责任人,限时改造。供水单位要紧盯水源、水厂和供水干支管,加密巡查频次,确保骨干工程畅通,乡、村两级要紧盯村级管网易冻部位,确保村内设施正常运行。冬季确保广大农户正常用水是一件比较难办的事,仅靠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乡村级水管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深挖覆土法”“穿衣戴帽法”“软管取水法”“温水解冻法”等有效可行的防冻措施,在冬季来临之前引导广大农户提前做好入户管网、水表和水龙头等供水设施的保暖措施,确保供水管网末端“不冻”。

猜你喜欢
白银市水费管护
惊人的水费
才艺之窗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2019年白银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没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