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静
(许静/齐齐哈尔大学)
赫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他们把打鱼捕猎的生产生活作为艺术创造的源泉,在这些活动中不断汲取艺术灵感,展示了独特的艺术才华,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显示了本民族特有的音乐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赫哲族民歌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对其如何进行传承和发展进行论述。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地区古老的少数民族,它有语言无文字,世代以打鱼捕猎为生。据记载,赫哲作为族称最早出现于1663 年。之后,学者凌纯声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对“赫哲族”有详细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赫哲”。
赫哲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赫哲族与汉族同化的现象日渐明显,赫哲族音乐也受到很大冲击。因此,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赫哲族音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研究和探讨一系列可行的传承和保护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1.伊玛堪
伊玛堪是赫哲族一种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唱相结合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它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一个男性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只用赫哲语和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进行演唱和叙述,它的旋律和唱词合辙押韵,让人一听就懂,是完全由演唱者徒口进行的说唱。
伊玛堪的说唱内容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英雄的传奇故事,一种是描述日常生活和民间神话传说。“莫日根”在赫哲语中是英雄的意思,这一类音乐往往以说为主,讲述“莫日根”与其他部落之间进行激烈的对抗,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取得胜利,带领赫哲族人们走向幸福生活的故事,这一类故事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其演唱内容十分丰富,说唱时间达几十个小时,甚至有的一周都讲不完,代表作品有《满格木莫日根》《阿哥弟莫日根》等。另一类是描述日常生活和神话传说。这一类型的音乐往往以唱为主,内容多表现抒情,演唱时间较短,代表作品有《抗婚》《天鹅姑娘》等。
伊玛堪演唱的曲调不多,因此,一首曲调经常与多种故事情节相搭配,曲调则会随着故事情节和唱词的改变而改变。伊玛堪的唱词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故事情节用说来叙述,人物间的对话主要通过演唱来表达,因为唱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绪,表达其内心细腻的情感。伊玛堪说唱对赫哲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2.嫁令阔
嫁令阔是赫哲族民间口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唱者多为妇女,表演形式一般为独唱,偶尔有两人对唱。其曲调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乐段的,也有两个乐段的。乐曲多由五声音阶组成。歌词内容大多是在做针线活或在田间劳作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出来的,因此有一种曲调简短、通俗,抒情自然的亲切感,如早期的《思恋曲》《想情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族人民也用嫁令阔来歌唱新生活、赞美共产党,如《乌苏里船歌》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曲调。
3.哈康布力
哈康布力又叫“天鹅歌舞”,是赫哲族一种传统的歌舞形式。凌纯声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指出,赫哲族的神话故事中虽然有“哈康布力”男男女女一起跳舞的传说,但是现在这种风格已经消失了。这是“哈康布力”这一舞蹈名称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现。据赫哲族老人回忆,跳这种舞时,要将两个手臂像两只翅膀一样上下挥动,嘴里还要不时发出像天鹅一样嘎嘎的叫声。后世记载,“哈康布力”一般由五声音阶组成,旋律比较平稳,以级进和三度小跳为主,速度以中速为主。
4.萨满调
赫哲族人民信奉萨满,萨满在祭祀或治病时演唱的音乐叫萨满调。赫哲族人民认为萨满能治疗世间的一切疾病,因此对萨满十分敬重。一开始,萨满大多为女性,之后男性也可以成为萨满。
萨满调主要在萨满祭祀和为人治病的过程中演唱,其曲调大多源自赫哲族民歌,萨满调的演唱着重突出人与神魔神秘的交往场面。萨满调的演唱场合十分严肃,一般在举行祭祀仪式或者有萨满参加的重大活动时才演唱萨满调。萨满调虽然多来自民间,但是它演唱起来比一般的民歌委婉动听,演唱形式也比一般民歌复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赫哲族的民歌题材分别反映了渔猎生活、日常生活、抗日杀敌及建设新中国等类型,抒发了赫哲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感谢。赫哲族人民崇尚英雄,创作了诸多的“莫日根”歌曲,来表达“莫日根”经过种种磨难,带领人们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经久不衰,至今仍在传唱。在现代,也出现了一大批改编的赫哲族民歌。
赫哲族音乐是赫哲族祖祖辈辈的人民在劳动和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艺术财富。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赫哲族的音乐文化都是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口口相传的方式才得以保存下来。然而,就传承和发展赫哲族音乐来说,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十分脆弱,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赫哲族音乐在现代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逐渐城市化,这打破了赫哲族原有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加上与汉族频繁交往,赫哲族的生活方式逐渐汉化,这也使得文化传承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赫哲族语言的推广面越来越窄。尤其是现在的流行音乐,深刻影响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们追求潮流音乐,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关注度较低,没有认识到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导致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遇到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传承人的年纪越来越大,若没有新的传承人,民族音乐很可能失传,所以文化的传承任务就变得极其重要。
以前,学者及民歌创作者在前往赫哲族生活的地区进行采风时,会听到一些当地人用本民族语言演唱当地民歌,尽管语言不通,但歌曲表达出的感情却是相通的。现如今,大部分人听到的赫哲族民歌都属于二次创作的歌曲,并不是原生态的赫哲族民歌。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在演出时会选择再创作的民歌,有的甚至会用汉语去演唱。这些再创作的民歌旋律动听,更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长此以往,传统的民歌会被遗忘。这导致赫哲族民歌的音乐本性被削弱,不利于赫哲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赫哲族的年轻人开始去城市工作和生活,同时也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城市的学校去上学,因此,大多数赫哲族青少年没有时间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这就导致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另外,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有这个意识。但是这一少部分人在保护的过程中能力有限,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效果甚微。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认真想办法去解决,探究通过何种方式让本民族年轻人能主动去了解民族文化,让他们真正懂得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从而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传承和发展本民族音乐文化。
赫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因此,对其文化加强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对其传承和发展策略进行介绍。
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要多开展一些民族文化活动来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民族文化,如民俗活动、学会年会等。例如,从1997 年起,赫哲族每四年举办一届“乌日贡大会”。“乌日贡”在赫哲语中为欢乐喜庆的意思,创建于20 世纪80 年代,其主要的文化活动内容大都源自赫哲先民们打鱼捕猎前的祭拜仪式,以及庆祝丰收的娱乐文化活动,有鲜活的原生态文化元素。其中,说唱“伊玛堪”和“嫁令阔”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与抒发人们的期盼和喜悦之情。乌日贡大会是全国性的节日,由县市行政部门承办。目前,这一节日已经渗透到赫哲族人们的传统生活中,这对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除了这种传统节日,政府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针对民族文化特色,利用民间机构,多组织和开展其他有意义的民族活动,扩大赫哲族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关于赫哲族音乐文化,整理介绍最完整的是学者凌纯生在20 世纪90 年代所著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这本书的四章内容分别介绍了东北古代的民族与赫哲族、赫哲的文化、赫哲的语言,以及在最后附录中录写了十九部《伊玛堪》故事。这本书是赫哲族的百科全书,书中融入了历史学、民族学等几十种学科知识,深度全面地反映了历史上赫哲族的面貌。之后,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人和有关学者通过各个渠道对赫哲族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赫哲族的书,给赫哲族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有助于更多人通过文字来认识赫哲族的音乐文化,促进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在某些学校,学生从入校起就开始接触赫哲族民族文化,如二年级开始学习赫哲语,三年级开始学习赫哲族舞蹈和制作鱼皮画等。赫哲族街津口乡中心校的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去赫哲族文化馆,了解赫哲族历史及赫哲族音乐、民俗活动,体验赫哲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打兔子”等。学校的各项举措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普及教育,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赫哲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由此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入人们的生活,当赫哲族的原生态音乐即将消失时,人们会想用另一种更加长久的方式进行留存,而网络则是第一选择。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年轻一辈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网络成为重要的学习渠道之一,他们可以汲取精华,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想法传播到各个角落,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和关注。
当下,在短视频流行的时代,在社交软件上搜索“赫哲族”就会出现很多有关赫哲族的视频资料,这些资料由相关的兴趣者上传,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资料了解赫哲族,走进赫哲族,使赫哲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再者,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年轻一代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赫哲族的特色民族物品买向全国,让更多人了解到赫哲族的文化,对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是赫哲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的传承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对赫哲族音乐的传承需要找准关键,与时下流行趋势相结合,即在加大对赫哲族音乐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保护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将其与现代文化结合,并尝试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对赫哲族音乐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得到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