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困境审视
——基于协调发展的角度

2022-11-22 09:15冯海昱
关键词:人才经济发展

冯海昱,任 立

(1.南京审计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随着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加剧,党中央提出了推动形成以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这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的重要战略决策,以应对愈加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1)本报评论员. 复工复产,需加快畅通“三循环”[N]. 科技日报,2020-04-14.。在目前“全球央行大放水”和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将侧重点转移到“经济内循环”上,使内部庞大的消费潜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关系下,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知识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要实现“经济内循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储备就必须跟上经济发展需求,这对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探讨国内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内循环概述

1.概念

经济内循环是指依托国内的市场规模优势和内需潜力,将国内需求作为未来发展的出发点,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在国内市场循环流通,实现“三循环”畅通,进而达到提高社会总需求、稳定经济发展的目标。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已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科技水平也得到长足发展,是世界上目前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已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国强民富的状态。但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受到了老牌发达国家的挤压。中美贸易摩擦不期而至,对于5G应用技术的争夺,对于芯片的全面卡口,对于中国出口优势商品的全面加税等等。在这样高强度的国际贸易摩擦中,中国2018年6.7%的经济增速底线被击穿,伴随着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2020年的经济增速只有2.3%。为了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畅通“三循环”以确保国内大循环强劲、有序、平稳发展,可谓是大势所趋。虽然在2021年,受全球大放水影响,外贸走强,经济数据上走强势,但是,这种货币宽松政策下的经济数据是虚幻的,三重因素叠加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并没有减少,市场泡沫被刺破的不确定性继续上升,市场未来预期呈悲观趋势。因此,外贸和“货币放水”带来的经济数据上行必然不能持久。[1]

当下,“扩大内需”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扩大内需之后,本土市场的需求侧得到市场有效供给的回应,同时有效供给也得到本土市场需求端的回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内循环即是在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供给来回应需求的一种循环。作为拥有十四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也因此,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在过去的外循环经济中,中国在生产端口已经积累了充分的生产技术经验,并且在消费端口也积攒了充足的消费潜力。在国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侧重内循环的经济策略,调动国内的需求潜力,可以有效释放国内的市场潜力,进而有效支撑国内经济发展水平。

当然,“经济内循环”并不是完全拒绝“经济外循环”,中国的经济是强调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外循环是一种较为健康的经济发展框架,内外循环缺一不可,但首先在经济发展上应当以内循环为主,在注重经济内循环的前提下,也需要坚定地走对外开放路线,形成内外双平衡。[2]

2.重要意义

从目前国际经济大环境来说,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疫情反复导致的生产力恢复缓慢,另一方面则是不健康的货币宽松政策。仅2020年一年,全球央行就共计“放水”约26.55万亿美元,仅美国一国就印钞达11万亿美元,国际经济已然形成一个巨大的泡沫。如此巨量的“货币”宽松,必然会导致国际贸易中,高通胀国家向生产资料国家不断输出,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扩大外贸实际上就是吸收外来通胀。因此,在巨大的经济泡沫之下,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经济显然已经蕴藏着极大的风险,这必然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面对复杂国际贸易环境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

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将经济发展重心放置在经济内循环上,更注重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无疑对于国内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首先,经济内循环有利于促进解决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全球外贸趋于“疲软”的情况下,原本的出口“产能”就需要新的消费端口,而14亿人口的内需无疑是最好的消费端口,是实现经济长远稳定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其次,经济内循环有助于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在第三世界崛起的背景下,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出口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企业想要继续在国际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革新技术,以高精端制造替代劳动力密集型制造,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将经济中心从依赖“外循环为主,内循环为辅”的发展策略转变到“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来,对于新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内循环背景下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1.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说到经济,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人力”,可以说,中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除了各项经济改革政策的正确实施,“人口红利”也是中国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在实施“制造业回流”政策,实际上,就是意识到工业基础才是国家得以长久发展的核心要素,“金融手段”虽然能暂时收割经济,但其实丧失的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全工业门类国家,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奉献。但随着产业升级,工业4.0带来的制造业智能化,各类机器和计算机取代人成为生产线的主力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在客观上极大地削减了“低技术工人”的生存空间。但无论多么先进的机器,依旧需要人来进行控制,只是对于“人力”的需求更为高级。而高等教育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就是提升“人力”的素质层次,简单来说,就是高等教育可以极大地提升单个工人的“单位生产效率”,提升单个工人可进行工作的复杂程度。[3]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的必然是全面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带来商品价格的降低,也就提升了商品外贸市场的竞争力,极大地促进经济的繁荣。因此,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而高等教育在人口素质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的繁荣发展又会反过来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提升高等教育的教育水准,二者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4]

2.经济内循环背景下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国内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侧重外贸发展的道路已经不符合现在国家的需求,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国外对于疫情迟迟不能实现有效的管控,经济重心移向国内是客观需求。面对新时代的经济需求,作为实现国内经济的“内循环”极为重要的一环,必须真正成为中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最强的助燃剂,这是高校新时代最本质的要求。[5]高等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在满足各行各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同时,更需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为中国在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中在国际上抢占先机提供人才保障。高等教育要真正做到对人才的区分,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身的天赋,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

首先,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内循环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依靠高新技术为动力的发展道路,产业升级的根本在于科技的升级、人才的升级。高等教育必须顺应经济的发展需求,淘撤老旧专业,开设新兴专业,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努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

其次,经济发展需要为高等教育提供更积极的支持,将资源倾斜给具有研发和高等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实现高校的设备升级,以及科研教学人员待遇的提高,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因此,高等教育和经济内循环是相互协调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

三、经济内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1.经济内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国内深化经济改革势在必行。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科技资源的核心,必须对构建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做出积极回应。但必须看到,在目前强调内循环的背景下,国内高等教育需突破当下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境。

(1)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固化

国内高等教育的投入过度依赖政府部门的拨款,没有顺应市场时代的需求,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渠道,导致部分高校丧失了教育成本观念,“躺”在政府财政上“生存”,从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官网公布的2020年教育决算可以看出,财政拨款占全年收入比值超过40%的学校有24所,占比32%,其中中央某某学院财政拨款占比为69.55%,几乎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拨款,使很多高校丧失应有的锐意进取行为,这无疑不利于国内循环经济所需的人才需求及科技发展的需求。

(2)高校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受传统固定财政拨款影响,部分高校形成了“头大脚轻”的现状。OECD国家高校人员支出占比都较为稳定,基本维持在60%左右,而我国高校人员支出比例波动在31%~36%的区间内,大大低于OECD国家均值。[6]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教研人员的开支明显不足,这种现象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职能的承担者,因此需要通过优化高等学校支出结构,提高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3)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目前而言,国内大学的教育仍然侧重理论的学习,而对于实操部分更多的还是流于表面形式,而经济发展需要的大部分是技术人才,只需要少部分的管理和科研人才,虽然目前国家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但在大力开展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仍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2.经济内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的解决策略

(1)优化高等教育投入模式

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高校必须摆脱过去“躺”在政府财政上的生存状况,主要体现在政府财政和社会筹款两个方面。

首先,改革政府对于高校的资金拨款方式。政府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衡量各个高校不同的发展方向、建校规模、校园文化历史等综合情况,实行模拟投资制度,制定一个分级的拨款规划,在拨款的基数上,每年实行相应的考核和审查,根据相应的考核等级进行拨款基数的增长或降低。这种具有灵活性的教育投资方式,可以更好激发学校办学的热情,通过考核竞争的方式客观公正地调整学校所获资金的拨付基数,避免固化的教育投资方式对学校的办学和科研热情的消磨。

其次,吸收外来资金渠道的投资。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层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资本应对高等教育给予投资支持。但高校办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为了避免社会资本对于学校的过度侵蚀,可以通过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募捐基金以及调节教育税收等方式,给高校增加教育投资资金来源,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为社会提供人才,而“事业有成”的校友可以反馈“母校”的建设发展。这是高校财政“内循环”的重要体现方式,也是与国内经济内循环相协调的重要体现。

(2)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多,并不意味着教育成本可以肆意增长。教育成本的增长必须与国内经济发展成正比,在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学校需要不断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内循环”。

对于目前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体制的改革,最核心的要点在于高校内部的分配和管理机制。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内部分配管理机制较为固化,对教学、科研、后勤、基建、校产、行政办公、人员费用等各学校要素的运作机制缺乏相应的效率考核标准,学校内部对于资源的竞争意识较弱,学校内部教师和负责人缺乏市场导向意识,甚至部分高校缺乏成本意识,导致了学校内部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大量资金被浪费在行政管理之上,而真正落实到教学和科研上的资金只占较小一部分。因此,高校行政机构的精简势在必行,必须将行政经费最大化精简,实现教育资源真正流向教学和科研。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为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打下坚实的师资基础。对于优势专业进行资源倾斜,每所高等院校都实现全方位专业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只有实施适度的专业倾斜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做到培养人才为经济内循环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优秀人才。

(3)改善高等教育社会实践条件

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动力。在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和科研成果的同时,社会将高等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最好的体现就是“高等教育知识与社会生产需求同步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社会又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融。

首先,从高等院校自身人才培养入手,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从过去过度注重理论学习忽略实操经验的培养模式,转变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大力加强理工科实操类人才的培养,为中国内循环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大力支持科技研发,提升科研实力。通过“顶层突破”和“下层拓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从社会资源入手,提高社会对高校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高校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土壤的,社会需要主动配合学校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改变目前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切实开放企业的核心岗位,让“实习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对切实提供核心“实习岗位”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措施,让社会与高校真正形成良性的“互惠互助”,让高校的学子能真正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

猜你喜欢
人才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图说创新发展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