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斌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教育》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0095)
高校学报主编是期刊的掌舵人和设计师,大到期刊的定位、发展方向、办刊策略等,小到期刊的装帧设计、稿件选择、选题运作等,无不浸透着主编的心血和意志。除去期刊自身条件,我们常会发现,一个品德高尚、业务水平高超的主编,其主编的期刊往往办得有声有色;而一本错误百出、质量平庸的期刊往往反映了主编的不作为和平庸。所以说,主编之于期刊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学报主编一般由行政领导担任,其中不少是“挂名主编”,不是“事实主编”,但本文所探讨对象是“事实主编”,比如有部分高校学报所设置的“常务副主编”或者“执行主编”等,他们是高校学报真正的业务负责人。目前有关研究学报主编的论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主编的角色和定位[1]、主编的伦理和贡献意识[2-3]、主编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能力[4-5]、主编缺位及治理策略[6],主编的办刊理念和策划意识等[7-8],比较细致地研究了主编个人角色之于学报发展的重要性。但就现实情况而言,高校学报主编面临的工作局面比学术研究更加复杂,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虑”,对于高校学报主编来说,日常工作头绪繁多,既要做到宏观把握,也要体现细致入微。就学科而言,高校学报可大致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有的高校还有法学版、教育版、工程版等,本文只做大致区分。学科不同,面临的困境和纾解的策略就不同。如无特别说明,文中所言的高校学报指的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本文无意于面面俱到,只就当前高校学报主编们所面临的困境或者关心的主题提出可供实际操作的纾解策略,供主编们借鉴。
我们知道,一篇论文的质量主要由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三部分组成。但在高校学报刊发的论文中,读者尤为关心学术质量,尤其是科技论文,政治质量、编校质量往往被重视程度不够,这样的想法也常常冲击着高校学报主编、编辑的观念。而且,近年来随着学术国际化、学术评价体系的改变,多数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流向国外期刊,高校学报的作者层次下降,由此带来论文质量的总体下降,撇开政治质量不论,有的作者处于科研起步阶段,在格式、单位、表格或者参考文献等方面都有欠缺,需要编辑花费大量时间去规范、校对。这样,繁重的编校工作影响了编辑在提高论文学术质量方面的工作,致使论文总体学术质量不高,也影响了刊物的总体水平和质量。另外,学报在高校中位置边缘,人手不足是常态,一个编辑往往要应付的稿件涉及学科多样、数量多,且身兼编辑、校对、编务工作于一身,自然无法面面俱到。所以,尽管有的高校主编严格要求,但效果并不理想,在质量控制方面面临困境。
学报是由高校主办的期刊,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主,往往以综合性期刊为主。但近年来,高校学报处境困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渐明晰了自身定位,开放办刊成为常态。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外稿用得多,必然挤占内稿的空间。这样,校内师生必然有意见。而学报的最高权力机构——编委会,往往由本校行政领导、学科带头人组成,他们的意见往往给主编巨大的压力。开放办刊,吸引外部稿源,就要压缩校内稿件空间,实施起来阻力重重,主编们往往压力巨大。另外,如何平衡校内稿源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优势、特色学科与其他学科,主流学科与非主流学科,学科带头人与中青年师生,这几个层次之间,主编们都要慎重处理、稳妥应对,处置不当,往往会激发矛盾。
2015年2月9日,教育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鼓励高校出版走特色之路。要引导中小出版单位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定位,明确主攻方向,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而且,学界、期刊界对高校学报“全、小、散、弱”的现状批评颇多,高校学报似乎应该走专业化、特色化之路。如果照此发展,高校学报更改刊名,变更为专业性期刊即可,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高校学报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之一——反映所在单位科研水平和实力的平台和窗口,并没有消失。在这点上,笔者赞成尹玉吉先生的观点,即高校学报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9],一味地强调专业化、特色化,并不能实现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目标。对于主编而言,则必须在专业化、特色化和综合化之间做出选择,或者说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困难在于,如果主编一味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的办刊定位,那么很有可能在没有实现目标的情况下,失去学报所应具有的功能;而如果主编一味坚持综合化,那么显然与目前的形势不符,即便很好地实现了学报的功能,但没有带动学报的转型发展,办刊质量难以提升。对于高校学报主编来说,如何在既实现学报功能的前提下,又带动期刊的专业化、特色化转型发展?困难重重。
本质上说,高校学报与报纸、电视、互联网一样,都是传播媒介的一种。但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阅读方式,数字出版、数字阅读成为主流,传统的纸质媒体影响力快速下降。对于高校学报而言,尽管编辑们仍然坚守着传统的版式设计、栏目组合、选题策划,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传播已经完全打乱了传统传播的节奏。一本期刊被切割成一篇篇论文,单篇论文成为传播的元单元。读者们不再订阅高校学报纸刊,不再关心期刊的版式设计、用纸、选题等,只需要在数据库中查阅所需要的论文,下载并阅读,即达到目的。对于高校学报主编而言,一方面要坚守传统的办刊方式,认真地设计版式、精心选择纸张、精心策划选题、精心组织栏目、认真编辑校对,虽然这些工作是必需的,但这些工作往往被数字海洋所淹没,很难被读者发现和认可;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数字传播的冲击,点击量、下载率往往更能直观、准确地反映期刊的传播效果,数字出版的效率往往更高。所以,平衡纸本期刊和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是高校学报主编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看到不少高校学报主编是教授、博导,本身就是专家学者,在办好期刊的同时,如何带好队伍,实现编辑的职业价值,也是高校学报主编的工作内容之一。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一种,专业性强,这就要求编辑们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素养,才能做好工作。所以,编辑学者化似乎是一个解决方案。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学报编辑岗位非教学科研岗位,岗位要求与科研岗位差别很大,自身没有条件开展科研,也缺乏平台,所以即便有一些编辑想实现学者化目标,也困难重重。另一方面,高校学报编辑岗位没有科研要求,走编辑系列职称,可能与所责编的栏目学科差别较大,如果编辑本人没有提高学术素养的要求,那只会与学术前沿渐行渐远。在学术研究日新月异的今天,可预见的是,如果高校学报编辑只做一些文字编校类工作,不主动开阔视野,积极提高学术素养,就很难完做好编辑工作。对于高校学报主编而言,如何平衡编辑学者化和编辑职业化两者的关系,面临着现实困境。
需要重视的是,不管在何时何地,质量都是期刊的命脉。其中,政治质量是“高压线”,必须高度重视,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学术质量是“生命线”,关乎期刊的内涵与发展,必须要花大力气保障;编校质量是期刊的“脸面”,编校质量高,期刊的颜值高;编校质量低,则颜值低。对于高校学报主编而言,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不可或缺,亦不可偏重。政治质量方面,高校学报主编应严格要求,亲自把关,不容许出现一点差错。学术质量上,可以依托品德高尚、科研水平高超的审稿专家和编委,负责具体把握论文的学术质量,并要求编辑配合审稿专家或编委督促作者按要求修改到位,使论文经得起学术界的考验。编校质量上,可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编辑的文字素养,不断提高期刊的编校水平。
本质上说,学术期刊是学术界的“公器”,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种类之一,所以高校学报理应是“公器”,而非某校的“私器”。如果我们不承认高校学报的“公器”性质,那么将陷入“白马非马论”的困境。不过,也应意识到高校学报的特殊性,即其出身带有浓厚的所在高校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内向性,服务本校科研是其胎记,难以消除,所以也不能轻视内稿。从这个角度上看,高校学报从一出生就存在着某种张力,具体表现就是内稿与外稿、主流学科与非主流学科、学科带头人与中青年师生等几对关系的角力。对于主编们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缓解张力,使其愈来愈宽松,而不是越来越紧张,甚至激发矛盾。缓解这种张力的思路是:以质量作为取舍稿件的主要标准,选稿流程透明化,大家公正、平等竞争。当然,在公平竞争之外,笔者认为校内稿件也应适当“照顾”,但这种“照顾”不是无原则和没有底线的,学报的“照顾”不是阳光和空气,能够惠及每一个学科、每一个院系甚至每一个人。只有在稿件质量达标的前提下才能刊用。全面和长远地看,这种“照顾”只是暂时、局部、非连续性的。
按照有关部门对高校出版工作的定位要求,高校学报特色化、专业化是大势所趋,应该积极作为。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化、特色化是有前提条件的,高校学报的办刊历史、办刊条件等都需要统筹考虑。学报依托所在高校创办,所在高校的实力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报的实力,高校大致可分为科研型、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三类,对应的高校学报大致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层次为知名高校学报,办刊历史久、知名度高、办刊资源丰富,占比较少;第二类层次是重点高校学报,有一定的学科支撑、人才资源较为丰富、办刊力量较为雄厚,占比较多;第三类层次为一般高校学报,办刊资源一般,办刊水平和质量也一般,占比最多。对于第一类层次的高校学报,其丰富的办刊资源,使其在专业化、特色化和综合化之间的选择余地较大,主编可围绕学校和学报的发展战略综合做出选择。对于第二类高校而言,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尽早实现专业化、特色化转型,赢得先机。原因有二:一是,第二类层次高校学报发展的天花板明显,即便再努力,很难超过第一层次的高校学报;二是,自身条件允许,第二类层次高校一般具有某方面的优势、特色学科,完成转型难度不大。对于第三类高校学报而言,既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做出选择,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功能,主要作为校内师生一个平台,帮助校内师生实现科研的原始积累。同时,可以以栏目或者专题为抓手,塑造特色化、专业化鲜明的小型综合刊,这样的发展路径既可行又可为。近几年来,高校学报在特色化、专业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有一定学科支撑的高校学报,以“固定栏目+专题研究”的模式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聚焦某个主题或者热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突破了校内外、不同学科的界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以往高校学报内向性强,编委都是校内领导、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现在不少高校学报的编委都吸纳了来自外单位的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可以以此为契机,广泛发动,针对特定的主题,由校内外编委联合约稿组稿,并对稿件质量进行把关,这样既能提高学术质量,又能在外部提高影响力。
要以数字化改造传统出版模式,不断提高期刊的数字化水平。数字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高校学报应该认真研究如何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传统出版模式,提高高校学报的工作效率和传播效率。比如,采用数字采编系统,提高稿件处理和编务工作效率,使收稿、审稿、退稿或用稿更加透明、高效;采用校对系统,使编辑校对更有效率,使有限编辑的力量更集中于提高稿件的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采用微信、网页、电邮或数据库优先出版等推送论文,提高传播效率。同时,还应大幅减少纸本印刷数量,一方面可以减少邮寄、分发等编务工作,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浪费,因为纸本的阅读量已经很小。还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学报在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关键在于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思维,使期刊在数字海洋中脱颖而出。以微信为例,如果以为数字化、网络化就是发布征稿启事、新闻动态、期刊论文,那这种思维还是停留在纸媒时代,不是真正的数字化思维。按照笔者的理解,期刊人应站在读者角度,并且非常了解读者使用数字媒体的真实需求,进而采取行动,精准推送。从这个角度看,微信推送学术论文,需要对学术论文进行二次加工后才能发布。就微信推送论文而言,篇幅应该大幅删减,重点突出,章节之间应该层次分明,字体应该大小适度,标题应该显眼、方便检索。比如,某评价中心微博推送了李伯重教授论文,题目是《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天太冷》,短时间内点击率达到18万次,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匹敌的。当然,这种做法有“标题党”之嫌,并不一定可取,但其背后所反映的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值得期刊人深思。
需要注意的是,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优化,在当今时代下,媒体融合是主流,高校学报要做精、做优、做强传播渠道;期刊内容做得好,也要推广宣传好。在这一方面,一些期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以《金属加工》为例,通过构建微信矩阵、创办金粉讲堂、推出在线论坛、开展展会直播和企业云直播、设立短视频栏目以及策划制作视频专题片,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发展之路[11]。再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为例,通过开发“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APP、“医学指南针”APP,建设系列杂志微信,应用多媒体视频技术等,推动了中国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体系的创新与融合发展[12]。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领域,《中国社会科学》也采取了行动,精心制作推出了作者短视频系列,值得关注和学习。
职业发展,关乎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学报主编应该认真考虑。为编辑团队做好职业定位,有几个关键词可以重点关注,分别是岗位、条件、兴趣和前景。第一是岗位,岗位最关键,由用人单位核定,如果是编辑岗,那么职称评定、个人发展就应该围绕编辑的要求来展开,要有相关的论文和课题,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如果是科研岗,那么除去基本的编辑业务素质,就应该在科研方面发力,以研促编,协调发展。第二是条件,就是编辑的个人条件,包括个人的学识、积累、学历等,如果条件足够,可以专攻某一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如果条件一般,在做好编辑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跟踪学科前沿,完全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第三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无论科技期刊,还是社科期刊,无论兴趣是科研,还是编辑,在编辑学者化和编辑职业化之间,只要将两者关系协调好,全面发展即可。第四是前景,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前景,编辑做好了,照样可以成名成家。主编们可以从这 4个方面出发,建设好人才队伍。需要注意的是,编辑学者化和编辑专职化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对于编辑个人而言,在付出足够努力的前提下,跨界发展未尝不可。
办好高校学报,繁荣学术,主编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尽管工作头绪繁杂,高校学报主编也应冷静面对,从中梳理出头绪,将期刊做出特色、做出影响。高校学报主编应了解期刊发展规律、数字化时代传播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等,从论文质量、稿件平衡、期刊定位、数字化转型以及人才培养等 5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和扩大学报在期刊界、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吸引优质稿源,服务好校内、校外两个群体。认真研究数字化时代传播特点和规律,积极大胆探索,使学术传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实现期刊发展的同时,带动编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