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晓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近些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各级政府的落实下,农村基层治理取得了质的飞跃,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但农村基层治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但不局限于经济发展根基薄弱、社会危机处理不当以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根基薄弱。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基础比较弱,其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预想。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优势在于广阔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不少开发商选择在农村建厂办厂。短时间内会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增加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们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高污染,它们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超给农村带来的经济效益。久而久之,污染物会渗透到土壤中,严重影响土壤肥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此外,污染物还会污染河流、湖泊及地下水,进而对树木及家畜造成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农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村是农业发展的主阵地,土壤肥力下降意味着农作物产量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意味着农民收入减少、经济不景气甚至有可能引发市场粮食价格的上涨及动荡,从而引发社会问题。
其次,农村社会危机处理不当。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这一点非常明显。很多村民之间有血缘关系和宗族关系,即使普通邻居,在生活交往过程中也结成了亲密的伙伴。熟人社会的弊端在于,在处理问题时,干部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处理办法,以至于一些问题,碍于情面,也得不到彻底的解决。这种人情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村干部“懒政”。以疫情期间为例,在封村期间,政府要求“非必要不出村”。但在“必要”与“非必要”之间就有一定的空间。在熟人社会,可能需要也会变得必要,在人们的考虑范围内,人情交往占了上风,政策要求可能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村民自由度也比较高,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中,他们不受别人的管制与约束,因此,他们的自律性不高,在社会危机事件发生时容易造成一些管理矛盾和冲突。
最后,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受传统观念、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居住环境还达不到国家标准,主要表现为:其一,陋习较多。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荼毒已久,村民存在许多不良行为,诸如垃圾乱扔、街道脏乱差,卫生状况堪忧。其二,自建房不够规范。虽然各地都在加强整体规划,但仍存在随意性较大、措施落实不到位、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其三,废弃物管理不当。受习惯和观念影响,许多厕所选择建在屋后,加上农村散养家畜多,垃圾粪便比比皆是,污水排入河流,严重影响环境。其四,垃圾处理利用率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种类也日益增多,农村生活垃圾趋近“城市化”。
农村固有的体制机制弊端以及各种矛盾的存在使得农村基层治理的过程并不顺利。资金形式单一、党群关系弱化及思想观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农村基层治理进程的关键因素。
首先,资金形式单一打击农村经济活力。经济发展影响整体发展。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从而导致基层管理体制落后。同时受到不够发达的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跟不上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节奏。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支持和补贴,这一“固定收入”并不能够满足农村基层建设的需要。一个县级政府甚至是乡级政府需要负责很多的乡村,一羹多食,政府并不能够保证各个乡村所分得的补贴是等额的。除去政府补贴以外政策力度也不足以吸引高质量外来企业落地建厂,因此,农村基层建设并无其他的资金来源。经济落后直接导致农村基层治理不能再完全依靠政府,“等、靠、要”的现象也要发生变化。
其次,党群关系弱化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基层党组织和村民。首先,基层党组织要面临成员老龄化。乡镇的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大量人才外流。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多是老党员,党员老龄化使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而且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对农村基层治理缺乏创新精神和长远认识,从而不利于自身建设及基层治理。其次,就村民而言,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最关心的是自身生计和切身利益,在村民看来,农村基层治理与自身利益关联并不大,利益变成了“天然的、冷酷无情的准则”,因而很少去关心其他事务。即使有机会参与农村治理的过程,也是被动式或动员式的参与,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参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主动性。而且,村民缺乏正确辨别信息的能力,错误信息、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也加剧了农村维稳的难度。
最后,传统环境观念妨碍农村美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包括村民、企业及基层政府,任一主体缺乏生态文明理念,都会造成不利影响。首先,部分基层干部观念淡薄,缺乏环保意识,在发展农村经济是不重视保护环境,甚至为了经济发展牺牲生态环境。更有甚者,个别工作人员为牟取不当利益,越权干涉企业污染的案件,严重阻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其次,企业效益优先。企业也是环境破坏的直接主体。由于环保观念不强,社会责任感缺失,企业在经营中贯彻“先污染后治理”。加上监管不到位,导致随意排放污水及废弃物的企业大量存在,给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威胁。最后,宣传工作不到位,一部分村民的环保观念有待增强。农村仍存在对随处堆放的垃圾视而不见,为了自家环境而将生活垃圾排放到附近街道、河水等不良行为。
对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各级政府应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规划,在党中央领导集体规定的范围内因地制宜,严格分析原因,找到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积极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向好向快发展。
首先,拓宽农村基层治理的融资引资渠道。其一,增加政府财政支持,多领域筹集资金。对农村来说,基层建设的资金来源是一大难题,这不仅需要财政部门做到专款专用,也需要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获取资金,只有将二者整合并有效利用,才能确保资金充足。此外,政府也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财政收入与支出水平,结合农村基层建设要求,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但是要确保补贴标准能满足基层建设的最低需要。政府也应适当的拓展其他渠道,形成政府补贴为主,各方面为辅的集资方式。其二,创新筹资融资机制。当前农村资金来源单一,拓宽融资渠道迫在眉睫。对自愿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资金帮助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应出台减税政策,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以此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为农村基层建设添砖加瓦。此外,政府还应发动直接享受农村成果的村民,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扩大农村融资力度,实现农村融资多元化。在农村基层治理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具有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引进最适合本地建设的企业和项目,力求实现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高收入。为防止出现资金管理混乱及账目不清的问题,应组成民主监督小组,及时公开财务使用状况、分配比例及融资来源。
其次,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的社会稳定建设。加强社会道德意识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治理效能。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熟人社会日益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这意味着农村的基层治理过程要摆脱“人治”,形成以公共道德意识为准绳的行事规则。公共道德意识的形成可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价值支撑。其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将精神文明具体为某些行为,“摆脱”其抽象性。可以对农村的优秀人才、模范家庭和正能量事件进行宣传和奖励,培养村民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教育。其二强化公共道德的体系化建设。设立村民自治章程以强化社会道德的内在价值体系,让村民认可并接受公共道德的制度建设,形成自主约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机制。其三保障法律兜底作用。公共道德仅靠自律还不够,当有人突破道德底线时,法律就是最后的底线。要打破熟人社会的治理惯性,对突破公共道德底线的人要敢于追责,对违法行为更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使所有成员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最后,培育农村基层治理的现代环保理念。现代环保理念在引导村民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对其加以规范:其一,各级政府应当合理运用各种媒介,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使村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终使农村居民形成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其二,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支持,加强农村土壤改良、垃圾分类处理等技术的推广,提高村民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进而改善村民保护环境的行为。其三,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教育行为的教育投入,增加村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导向目标,积极调整农业补贴模式和结构,增加农业在村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其四,培养农村居民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正面情感。激发农村居民自发自觉的保护环境,促使农村居民采取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行为。
农村基层治理发展过程缓慢,基层治理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多维分析来确定治理农村基层事务的障碍,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使农村基层治理充满活力,早日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