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曹 蕾,鄂海燕,唐 玲,郑乃花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
中医学是中华医学的瑰宝,注重养生保健、治未病、辨证论治等,相关的中医护理技术也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在全世界有广泛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及居民的认可和重视。社区护理是护理实践和大众健康实践的综合体,其优越性是立足社区,面向家庭,给个人提供方便、连续、经济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目标是为社区居民、家庭在防病治病、保健和养生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帮助[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预防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当下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
社区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主要为推拿按摩、拔火罐、艾灸、穴位贴敷、针刺以及八段锦、气功等中医养生运动,多应用于康复保健和慢性病症状管理[3]。中医护理的饮食调护、养生保健、情志护理等知识及拔罐法、按摩法、刮痧法等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在居民养生保健、术后康复和慢性病护理中发挥着愈来愈显著的作用[4]。本文旨通过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社区护理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护理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护理成本是指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护理资源,或是指在给患者提供诊疗、监护、防治、基础护理技术及服务的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5]。护理门诊现有的收费项目以诊疗费和挂号费为主,设立护理门诊咨询费的医院仅占一成,且大多数收费项目不在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82.1%的医院认为在门诊筹建过程中缺少配套政策的支持,73.6%的医院表示无明确收费标准是护理门诊运营中的主要阻力[6]。护理专科门诊的收费问题可能会产生投入越多、亏损越多局面,是其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另一方面中医护理项目收费普遍“廉价”,无法真正体现出诊护士的价值,进而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7]。近年来,国家已经在大力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医学行业中的应用,并取得广泛的效果。目前,关于中医护理技术诊疗的收费标准尚未统一,可通过修订《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以规范各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收费标准,并将作为一项辅助医疗手段的中医护理技术纳入居民医保项目中,满足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服务需求。此外,《中医药条例》及《护士条例》中对中医护理的相关规定也可以进一步补充,明确中医医护人员职责和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合法权利,充分调动护士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的积极性[8]。
治病、防病、养生与保健方面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均有很大需求。陆柳营等[9]在拔罐疗法对社区痰湿体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调理效果研究中,探究拔罐疗法应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调理的效果,结果显示,在社区常规中医体质护理基础上增加拔罐疗法干预对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得分、促进痰湿体质转化、降低血压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社区中医体质护理,值得社区推广。刮痧可分为医疗刮痧和保健刮痧,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科疾病的诊疗以及亚健康人群的防病保健[10]。李春辉等[11]研究报道显示,对59例规律性血液透析且伴有瘙痒症状的患者给予耳穴压丸治疗,在经过两阶段(共16周)交叉临床试验中发现,治疗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R)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武静等[12]研究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实施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既能保障了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质量,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又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心理感受,增加舒适度,提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技术作为中医护理服务的主要手段,在社区中医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正刚等[13]对长沙市200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超过75%的居民认为在社区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必要。胡珺珺[14]对杭州市376名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80%以上的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存在较大需求。在社区居民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中,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简单易行、经济方便、安全无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且临床对中医护理技术有较高的需求,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15]给出了常用18项中医护理技术标准,进一步推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专业化、规范化。但根据国家目前的国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必须遵照医嘱,护理人员尚无法自主开展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一定程度限制了社区护士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自主性。此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收费尚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操作耗费时间与人力,与所收费用不相匹配。《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中已经对部分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有明确的价格,随着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未来将会对更多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的收费进行统一,进而促进中医护理方法与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实施和推广[16]。
社区护士对中医护理态度积极,需求高,但缺乏对中医护理知识的认知,操作技术不熟练。张敏娜[17]调查了西安市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2名护士,结果显示,73.91%的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朱正刚等[13]对长沙市社区居民的调查显示,最受社区居民欢迎和最有必要推广的是推拿按摩和火罐2个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但居民对中医护理操作的疗效认知存在误区,并且不同人群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不同,以老年人的需求最高。黄李双等[18]对广州市某社区62名护士的调查显示,社区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科研知识的需求最为迫切。李冬丽等[19]人研究以社区护士中医护理培训需求为导,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尚有不足,中医护理学历教育及培训经历欠缺,但培训需求强烈。
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但对中医护理知识及常用技术有较高的需求,不同人群的需求亦不相同。目前社区所开展的中医护理服务项目较局限,形式上并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因此应针对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王玉杰等[20]对山东省农村社区的调查显示,仅有14.19%的居民首选中医,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偏低,但期望值较高。罗萍萍等[21]调查了长沙市社区居民对10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水平及需求情况,认为中医护理技术有治病效果的占47.3%,认为不能治病的占3.3%;认为中医护理技术能起到保健作用的占47%,持不肯定态度的占3%;对于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方面,50%的被调查者倾向于接受家庭预约上门服务,44.3%的社区居民认为是作为各医院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和就近提供单纯的中医护理操作门诊。中医护理技术中最希望掌握为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认知;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需求强烈,可适当增加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投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新医改方案等文件中明确指出“关于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上述政策方针为中医药在社区的应用指明了方向[22]。中医护理门诊的建立和实践已形成较为清晰的模式,《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2]提出,要大力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作用,探索中医护理门诊的建立及实践。马苗苗等[23]在社区患者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人们对其需求度高,发展前景广阔。余梅[24]在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开设社区慢性病护理门诊工作模式的实践中提到,随着国内卫生事业模式转变,,慢性病、疾病恢复期的卫生管理回归到社区、家庭的照顾模式已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5]中要求“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2017年,安徽省医改办下发《盘活优质护理资源,做实城市医联体试点方案(试行)》,在全国率先试点高年资专科护士下沉社区,且取得良好成效。开展社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要符合社区实际现状需求,挖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潜能,通过三甲医院带动社区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基于医联体模式稳步推动社区中医护理技术的健康发展。
中医药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久的实践过程之中,中医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治疗方法灵活、多样,能满足不同病患的需求。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治病、防病、养生与保健方面有着简、便、验、廉等优势。社区护理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是对现有诊疗的一种优化,护理专家线上诊疗、线下中医护理技术专业团队人员上门服务,通过中医护理专家诊疗,制定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方案,线上线下护理整体统一,精准的辨证施护,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弘扬了中医护理文化,提升国民素养,促进国家发展,且中医护理技术下沉社区、家庭,有助于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进而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目前,社区中医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均普遍较为薄弱,社区专业中医护理人员严重匮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中医护理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充分地调研,根据当下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完善相关工作,推动中医护理技术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