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卫翔
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情牵库区、心系巫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合作的重要内容,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对口支援合作的重要目标,对口支援巫山30年间,累计援助项目109 个,投入资金2.44 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人才交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巫山发展动力,为巫山经济绿色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贡献了深圳力量。
项目帮扶为先,补齐基础发展短板。坚持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突破口,一是援建金盆寺供水工程和大昌、官渡2 座饮水池,解决了1000 多移民的饮水问题。二是无偿支援“深圳号”游船,修建巫山机场连接道路、公路防护栏等,帮助巫山实现城景通、景景通。三是捐赠价值2500 万元的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等物资,助力巫山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四是从2018 年起,每年无偿援助资金在上年基础上增加10%,主要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及移民小区综合帮扶等项目。
民生改善为本,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首要任务,一是助力教育事业发展。援建各类学校24 所,救助贫困家庭学生5000 余名,有效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助力医疗体系完善。援建巫山县妇幼保健院、官渡镇卫生院等,有效提升巫山城乡整体医疗水平。三是助力民政机构建设。援建大昌、福田、官阳等敬老院,帮助70 余名空巢老人和特困人员实现“老有所养”“有家可归”。四是助力困难群众安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帮助180 余户贫困户完成搬迁。五是助力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超过1.1 万巫山人在深圳创业就业。
产业帮扶为重,推进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多种融合帮扶模式,持续为巫山增添发展后劲。一是搭建推介平台。2019 年,巫山县首次组团参加深圳市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将巫山农特产品推向深圳市场。2020年,深圳市通过开设巫山农特产品销售专区,举办“深圳情·巫山行”首届巫山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和交易会,深圳卫视直播带货,让越来越多巫山的“生态宝贝”赢得了深圳市民的青睐。2021 年,邀请巫山县参加深圳对口帮扶合作地区云上红歌联唱暨党史串讲和“农民丰收节·深圳金秋消费帮扶季”等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巫山,提升知名度。2022年“圳品”上线,助推重庆相关企业进行产品申报,指导巫山农特产品上架深圳市海吉星消费帮扶中心产销对接和招商平台。此外,邀请巫山县参加了深圳市“三八”国际妇女节消费帮扶直播周活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支持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投资兴办企业。深圳企业赴巫投资,打造“三峡记忆·南陵古道”风景区文化旅游项目,为巫山文旅融合增添活力。建成党参、天麻等规范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质量检测中心,有效带动巫山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支持开通“巫山—深圳”航线,打通巫山联通沿海及世界的桥梁,“空中走廊”将两地距离变得更近,合作更加紧密。
智力帮扶为要,增添巫山发展后劲。帮助巫山县培训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3400 余人次。选派巫山县50 名乡镇医务人员赴深圳甲级医院跟班学习,有效提高学员专业理论及技术水平。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每年为巫山县培训党政干部120 名,进一步提高了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产业正加快结构重组,移民安稳致富任重道远,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破瓶颈攻关阶段,下一步深圳市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大力扶持。
进一步加大援助力度。全方位加大援助力度,重点加大经济援助和智力帮扶,帮助巫山县快速补短板、强弱项,助推巫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进一步深化产业协作。一方面积极搭建旅游协作平台,推进旅游市场联合开发,引导两地旅行社双向输送游客,实现两地旅游互惠共赢;另一方面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加强对巫山农特产品宣传营销,帮助脱贫群众稳步致富。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深圳市将发挥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资源优势,帮助引进一批智能制造先进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到巫山县投资兴业,助力巫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乡居民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