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2001 年从事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重庆涪陵工作,能投身于我国第一个东西协作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深感荣幸和自豪。回忆对口支援工作的十多个年头,令我最难忘的,是时任浙江省主要领导的习近平同志心系库区涪陵,重视对口支援工作,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这项工作。
“一封信”。2002 年10 月,习近平同志刚刚调任浙江,工作千头万绪,心里却装着对口支援工作的事。他给对口支援地区涪陵写信,表达了浙江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决心,阐述了继续做好对口帮扶的具体举措。这封信在涪陵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深受鼓舞。
“一次考察”。2004 年5月19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到涪陵考察调研对口支援工作,明确指出,要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田”来种,对口支援工作要长期坚持,越做越好。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时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其中,受他支持和关心的浙涪友谊学校建设已成为一段佳话。他到上海工作后仍十分关心学校建设情况,给浙涪友谊学校学生回信,饱含切切期盼和殷殷嘱托。如今,这些珍贵的资料被收藏在学校的感恩园里,成为新生入学必上的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一个会议”。2004 年10 月,习近平同志召开浙江省对口支援和国内合作交流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在浙江省对口支援中还是第一次,有力促进了对口支援工作掀起新的高潮。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了“输血型”向“造血型”、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库区单方面受益向共同受益的转变,有力推动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