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成就思政高效课堂

2022-11-22 06:21福建省福安市赛岐小学
亚太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材

福建省福安市赛岐小学 刘 颖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良好的品质形成为核心,在道德浸润心灵、法律保护成长的条件下,围绕核心素养主题,以教学实践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如何成就高效课堂,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回归生活本真,提高课堂的亲和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课程教学应选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内容,精选真实、典型的生活事例,让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课堂变得更有亲和力。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合理消费”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辨明购物要求是否合理,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本课在教学时,教师以学生最喜欢的秋游活动购买午餐自然导入消费,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选取了三件小事,串联整个教学环节:零食的哭泣—饮料大挑选—心愿卡。三个板块呈阶梯上升。零食的哭泣和饮料大挑选两个板块,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明白在消费时应该吃多少买多少,挑健康选绿色的食品。在心愿卡环节,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换位思考,倾听父母心声,体会父母的不易,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应该根据家庭条件合理消费,并找到自我克制的方法。这一系列环节源于生活的活动设计,真实再现了生活情景,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吐真言,表真情,这样既增强了课堂的亲和力,又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二、引导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景,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追求,最终实现道德课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教师紧紧围绕“幅员辽阔”“神圣职责”为主线进行知识的切割取舍。课前,教师利用调查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翻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资料,对我国的壮丽山河产生了独特感受。课上,教师利用四个环节推进教学活动:诗歌国土,感受辽阔(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原创诗歌);合作探究,感受辽阔(小组合作,知识大闯关);触摸国土,感受辽阔(神秘的视频资源,小组合作,拼图游戏);观察国土,感受辽阔(优美的图片和背景音乐,层层递进、剥茧抽丝式的知识性讲解,触发学生的情感)。整节课教师紧扣课标,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多个自主探究活动中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等知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我国领土一点都不能少、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爱国情怀。最后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学生的价值观和家国情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

三、激活思辨能力,调动课堂灵性

思辨力是高质量的思维活动过程,提升学生思辨力是德法学科不断研究和追求的目标,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能空洞枯燥地说教,教师要能够通过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产生思维碰撞,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辨力,使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得到真正提升。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从而树立学生维护公共秩序,共建美好有序的生活。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招呼同伴插队、动车上大声接听电话等情景,然后提出问题:“你觉得以上行为文明吗?”“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哪些结果?”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结合自身的经历,通过互相讨论交流,在讨论中感受内心的冲突。通过思考辨析,唤醒学生对公共生活中不文明行为的关注,激发学生摒弃不文明行为的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参与公共生活需要个人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而且个人行为与社会整体文明与进步密切相关,使学生学会从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角度反思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选择。

再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二课时,本课教学目标是了解校园欺凌造成的严重后果,能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知道法律既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公民应该做到守法不违法,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提升意识,提高警惕,预防侵害。本课教学中,教师从典型案例杜某的故事入手,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对于犯罪行为又有哪些惩处措施与依据。以案例为镜,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通过思考辨析王然的案例,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剖析案例,再让学生思考辨析:“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见鲁某拦住王然的时候,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适?”这样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行为,梳理严重欺凌行为相应的刑法罪名,明白根据不同的欺凌行为及情节的轻重程度会受到不同的惩处。学生在知道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后,通过调查报告帮助其探究欺凌他人的原因,得出结论:不管以怎样的理由欺凌他人,都必将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帮助学生明白,不能找理由、找借口欺负、欺凌他人,侵害他人权利,危害他人身心健康,这样不仅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自己也会受到惩处。然后,通过学习解读《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领会国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和重视,预防校园欺凌的同时,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形成防治工作合力,为学生勇敢地拒绝欺凌行为提供重要保障。最后,通过辨析教材中的图片,和学生一起讨论与异性相处时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牢记注意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被他人随意触碰,帮助学生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课后通过作业任务,设计宣传标语,一方面鼓励学生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另一方面警惕学生切不可实施校园欺凌。

四、体现德法相融,促进教学相长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定位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条文教育,而是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

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融合式和直接法治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反思,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同时,要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巧妙融合,引导学生领会法律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自己的道德认知。

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我们是未成年人”一课中,教师巧妙地运用“11岁男孩为主播打赏8000元,父母能否追回”这一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播放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专业解答,使学生明白“11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群,父母可以追回”的定论,从而启发学生懂得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此课中,教师还使用了“14岁的学生去办理身份证,被工作人员拒绝”的案例。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法律知识法宝”,判断出16岁才可以离开父母单独居住,教师紧接学生的问题进行追问:“那工作人员的行为对吗?你有别的疑问吗?小孩也有身份证,为什么工作人员要拒绝呢?”这样的追问引领学生逐步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含义,更新学生的认知,教师也更容易与学生产生共情,法条自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本课中,教师还创设了三个主要的情境,由浅入深,循序递进,帮助学生切实理解未成年人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树立新时代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通过观看未满12周岁骑行共享单车上道路的视频片段,学生结合视频初步感受在道路安全方面,国家和社会、企业分别采取了有力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其次,学生结合情景分析,尝试利用所学法律知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初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最后,在思辨未成年人做家务的问题上,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发表观点,得出“即便法律法规未对家务劳动做要求,但是家庭责任意识不可或缺”的一致观点,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法律知识。

五、巧用信息技术,点亮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是为教育赋能,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更生动的融合能创造出更高效的课堂。信息技术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解决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巧妙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材教学的呈现方式,突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增色。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为例,教师为突破“公民身份的内涵与确认”的教学重难点,先让学生自学知识窗,再以希沃白板课堂活动制作的“公民知识竞答”帮助学生巩固国籍法相关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模拟出入境”则运用希沃白板“多媒体”功能,借助图片语音创设机场边检处旅客通关的生活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生活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既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借助情境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如“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教师主要设计了探寻塑料性能、审视白色污染、践行减塑行动三个环节,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了高度融合。教师利用希沃的“课堂游戏”功能,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塑料的诸多优点,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学生在了解“全国一年使用塑料袋的调查报告”时使用了“放大镜”功能,聚焦一组庞大的数据,直击学生心灵。学生探讨减塑小妙招之后,教师利用课堂活动中的“趣味分类”功能让学生辨析:“哪些是捡塑料环保的行为?”启发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实际行动入手,真正有节制地合理使用塑料制品,课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在玩中学,在动手中提高技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六、发挥教材价值,成为学习的载体

教材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是静态的。教师教学在使用教材的过程当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呈现教材,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就是活化教材的过程。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课为例,教材中活动园二呈现了经典的“秩序小实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活用教材,把这个环节安排导入环节,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引导学生认识建立良好秩序的重要性。活动园三的内容是收集公共标志,根据表格提示完成学习单,可以把本环节安排在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提前进行调查,发挥集体的智慧,既充实了标志内容,又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公共标志的设置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使学生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

七、关注课堂生成,展现课堂的精彩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这段话精准地界定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内涵。有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抓住生成的课堂才是真课堂。传统的课堂对于生成性资源获取和优化存在难度,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聚焦在课前教师预设的资源,忽视了动态课堂派生出的极为珍贵的资源。生成性资源能否在课堂第一时间被开发利用,关键在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教师智慧教育教学机智。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心思不能仅放在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而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当预设与生成出现冲突时,应该遵从学生的生成,当学生有新奇的观点和想法时及时抓住,而不是忽略。教师在动态的课堂中发现、判断、利用、整合生成性资源,才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积极、有效、高质量课堂的动态生成,让课堂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中更加出彩。

“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触动人心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是飘在天上的教条,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德法教师要吃透教材,动态开发课程资源;注重学生指导、能力养成,多措并举努力成就高效课堂。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上好每一节思政课,在学生心灵上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我们行在路上。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