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红李泓波刘龙龙张红霞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生态扶贫实践证明,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生态扶贫效果显著。农村生态环境好了,生态农业、康养、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就会红火起来,生态产业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农家乐、美丽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
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群体因经济状况等重要因素丧失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贫困会导致生态环境退化[1]。而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消除贫困,只有兼顾生态与扶贫两个方面,才能实现脱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2]。生态扶贫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体在经济发展中与生态保护相对立的格局[3]。生态扶贫要以提高生态建设的长效可持续发展为核心[4]。而生态扶贫的实施路径是多元复合的,其一,因地制宜的生态治理模式,能够解决贫困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5]。以生态化模式治理相对贫困,相关生态扶贫制度、模式及考核机制等需要不断更新[6]。其二,生态补偿是以市场为主体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并为森林经营者提供激励措施,加强对森林更加有效的保护[7]。要实现生态保护和森林有偿的效益,最好的措施是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机制和创新森林生态补偿理论体系[8]。其三,林下经济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有效途径,是刺激生态经济的发展的最佳方式[9]。实施延长森林的资源产业链,发展绿色经济,助力贫困人口脱贫[10]。其四,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安置,让群众自愿参与到地方产业发展中,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收入摆脱贫困[11]。当前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关注重点从绝对贫困变为相对贫困。而乡村振兴各方面的标准要求更高,挑战更大。但是教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治理等城乡差距明显,国家发展的短板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因此,总结县域内生态扶贫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将有助于县域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有助于因地制宜的制定乡村振兴措施。
镇巴县地处陕西省南部,汉中市东南部。19个镇,157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其中农民户籍人口为25万。2015年底全县共有贫困人口19 572户54 411人。2016~2019年底,累计实现19 143户55 445人贫困人口脱贫。全县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 824元增长到2019年的8 737元。2020年末剩余贫困人口1 319户1 795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脱贫。镇巴县是国家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68.3%,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当地政府积极利用区域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各种生态扶贫措施,积极开展贫困治理工作。
2.1.1 抓党建促脱贫
脱贫攻坚阶段,镇巴县制定了《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脱贫攻坚“四支队伍”管理办法》。共选派129名第一书记,295名驻村工作队员,将830名干部整合到“四支队伍”,确保每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不少于3人,深度贫困村达到5人,共4 287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章立制严格考核,正面激励引导,激励基层干部更好地引领扶贫、推动扶贫。
2.1.2 推行扶贫社
扶贫社是依托村党支部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由政府扶持,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全体村民是最大的股东,是农户连接技术和市场之间的纽带。镇巴县建设认定了扶贫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18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在扶贫社带动下,按照长短产业结合的思路,依托地域生态资源特色,积极发展魔芋、食用菌、中药材、林麝、乡村旅游及畜禽养殖等产业,为该县贫困户持续脱贫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经验,使全县100%的贫困户都被“镶嵌”在产业链上,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另外,扶贫社不仅承担着产业发展功能,还发挥着乡村治理的功能。
2.2.1 加强生态效益补偿力度
“十三”五期间,镇巴县加强了生态效益补偿力度,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6 741人次,共计发放管护补助资金2 348万元。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23.078万hm2,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贫困户达9.6万人次,累计兑现到贫困户资金量达2 200万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0.4467万hm2,共获取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1 510余万元,惠及农户19 205户,其中惠及贫困户5 430户。
2.2.2 积极推进林业经济
依托当地林业资源优势和传统林业产业优势,镇巴县大力推行林业经济助力脱贫。“十三”五期间,共完成经济林建设693.33 hm2,涉及12个镇。包括:茶叶80.67 hm2,核桃28.067 hm2,板栗50.47 hm2和花椒53.33 hm2,其它经济作物20 hm2。发展林业经营项目13个,共申请财政资金518.92万元,自筹资金452.212万元,总投资890.287万元,带动贫困户415户。另外,发展涉林经营主体200余家,实现129个贫困村全覆盖,累计带动贫困户3.8万余户,林业经济成为镇巴县治贫的主要途径。
2.2.3 提升生态旅游的带动能力
镇巴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在扶贫政策推动下,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生态旅游项目快速发展,成为治贫的核心力量。如小洋镇鲁家坝,地处高山,森林覆盖率达75%。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网信办的帮扶下,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引进陕西卧龙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3.33 hm2,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休闲避暑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接待游客总数约为3.02万人次,经济收入为36.42万元。镇巴西北部的草坝,海拔均在1 400 m以上。草坝国顺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于以“草甸”为依托,以“生态”为基础,打造避暑度假、休闲观光和农业体验场所,拉动了当地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黎坝镇以“梅兰竹菊”4个移民搬迁安置点为据点,连续5年成为“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的分会场。2018年黎坝镇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特色名镇”“全省最美宜居示范镇”和市级创意文化小镇。可见,镇巴县生态旅游项目为脱贫做出了很大贡献。
2.2.4 增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镇巴县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为脱贫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一,茶叶产业。“十三五”期间,镇巴县新增茶园。0.2万hm2,总面积达到0.933万hm2,清洁化生产线26条,2019年产茶量为4 912 t,总产值6.52亿元。其二,生猪产业。2019年生猪50多万头,鲜肉产值12.17亿元,深加工镇巴腊肉5 000 t,产值6.25亿元。其三,魔芋产业。2019年全县魔芋总面积达到0.67万hm2,总产6万t,总产值3.6亿元。其四,中药材产业。“十三五”期间,中药材面积从0.787万hm2增加到1.533万hm2,总产量1.96万t,总产值从1.74亿元增加到3.81亿元。“茶叶、生猪、魔芋、中药材”成为治贫的四大核心产业,2019年绿色农业产业产值共达到17.0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1.5%。另外,腊肉、树花菜、黑木耳等7项农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生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2.2.5 不断完善生态移民治理措施
“十三五”期间镇巴县累计投资16.54亿元,建成集中安置点78个,完成搬迁93 02户31 621人,建设了“梅兰竹菊”4个移民点。为了落实移民的“菜园”问题,地方政府在移民点周边流转土地3.33余hm2建设农家菜园地,并划分给搬迁户,户均菜园地不低于0.013 hm2,户均发放“菜篮子”补助600元。截止2020底,“菜篮子”补助,受益人口1 267人,共计补助资金2.172万元。
移民点通过就业培训、创业补贴、金融贷款等多种方式鼓舞搬迁群众自主择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引导移民区发展商店、超市、饭店等多种市场主体,提升安置点生活配套服务水平。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让搬迁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脱贫期间镇巴县生态扶贫的主要成效有:一是,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生态扶贫中的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明显,村级组织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使得各类生态扶贫措施得以顺利推进,贫困人口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生态资源优势利用率显著。镇巴县能够因地制宜的利用扶贫政策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扶贫项目,持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四是,多种生态扶贫模式联动,互相补充。生态旅游、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经济和生态移民等多种生态扶贫模式联动,促使贫困群体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并享受生态扶贫政策红利。
存在主要问题有:其一,生态脱贫农户的创业资金自筹居多,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另外,针对生态脱贫户的创业培训缺乏长效机制,创业困难较大,使得生态脱贫人口就业稳定性极弱,收入不稳定。其二,生态补偿、生态旅游、生态移民等扶贫措施之间的叠加效应较弱。致使从事生态产业的农户增收空间受限。另外,对县域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的挖掘不够,生态产品单一,附加值较低,农户增收幅度较小。 其三,各项生态扶贫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生态补偿、生态护林员和生态工程,而对生态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生态产业带动能力弱、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巩固生态扶贫成果,做好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高各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能力,加强各类生态政策之间的互补性,从而提高乡村振兴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扶持项目的精准度。加大对县域生态产业的扶持力度,将更多低收入群体纳入生态产业链中。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其带动和造血能力。提升生态移民社区工厂和就业基地的带动作用,实现就地就业,促进低收入群众持续增收。
数字赋能有利于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依托现有的农村电商平台,积极开展镇巴县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等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并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等相关经营主体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建设“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生态产品数字化溯源体系;建立“从产地直接到家”的线上集中销售模式;整合县内生态农业产品,统一收购,统一配送,减少生产、物流、交易等流程中的冗余环节,节约各类资源投入,提升服务效率。
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仍然是当地农民,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投入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应该对农民职业培训投入更多精力,尤其是对培训成效做出精准的评估,从而提高培训效率,而不是将培训流于形式。另外,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是衡量农民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方面。应依托当地政府部门和基层党组织,提高合作社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民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并定期对其组织化程度进行效率评估,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带动作用。
依托县域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循环化发展为导向,积极发挥生态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尤其要重点开发生态产品,提高生态产品附加值,提升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并积极培养科技人才,扩充生态经济发展的“后备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参与生态产业发展。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与生态经济发展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产业联动、措施互补,提升各类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依托镇巴县消费帮扶专馆、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建设项目,重点发展茶、中药材、时令鲜蔬、农副加工和畜禽肉蛋等生态农产品的产销对接,使生态经济成为镇巴县乡村振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