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袭,媒体如何应对?

2022-11-22 05:31何超群
传媒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上虞绍兴日报

文_何超群

2021年岁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突袭绍兴。恐慌情绪悄然滋长、舆情发展瞬息万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如何跑赢时间、跑赢疫情?

绍兴日报全体采编人员迅速进入疫情防控报道“战时”状态,跟踪疫情发展、策划报道选题、制定报道方案,运用“三个坚持”策略,突出主题引导,营造强势舆论氛围,牢牢占领舆论高地,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坚持效果导向,主动建构舆论生态

2021年12月7日,绍兴上虞区发现首例阳性病例,市、区两级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复杂多样。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领导迅速部署,要抓住疫情防控关键节点、强化议题设置,有方向、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舆论向“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疫情遭遇战阻击战”方向汇聚,打好打赢舆论引导主动仗。

坚持效果导向,主动建构舆论生态,“扶植正向、抑制负向”,是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有效路径。绍兴日报编辑部紧密跟踪疫情发展,精准设计议题。

从化解负面情绪、提振社会信心切入——

确诊病例数,是舆情生成、发酵的源头。疫情发生之初,确诊病例数迅速增加,恐慌情绪加速滋长。从源头入手化解恐慌,根本手段是信息对称。12月8日晚10时许,绍兴市举行第二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全市阳性感染者18例,其中上虞17例,越城1例。编辑部连夜调整版面,以整版的形式通报18例阳性感染者行动轨迹,细到几点几分,到哪个公交车站下车。这一公布,使公众对自身安全作出理性评估有了依据,帮助公众重建“安全感”。

与此相呼应,紧扣“全力确保疫情不扩散不蔓延”这一主题,以专版的形式组合推出政府部门防控举措和主战场上虞的防控行动,并配以时评、短评,强化引导公众“冷静理性应对疫情”,进而引导舆情正向发展。

此后,随着疫情发展,结合确诊例数、流调排查、医学观察和隔离、核酸检测、封控等重点环节,绍兴日报精准把握节点、逐一谋划设计议题,最多时达到5个版,版版有议题。12月16日,新冠肺炎阳性检出率开始下降,增速开始放缓,呈现出积极信号。与之相伴的是,全社会信心持续提升。这些议题由此完成使命。

从凝聚磅礴力量、鼓舞抗疫斗志切入——

抓住疫情防控“最吃劲、最关键的阶段”“战事胶着的关键时刻”“重大的阶段性拐点”等三个关键节点,策划推出“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系列报道《上虞加油》《上虞能行》《上虞必赢》,以每篇5000字左右的篇幅,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全景式、前瞻式、启发式阶段性总结报道,鼓舞斗志。

坚持面向群众,激发共情共振效应

新闻舆论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摆在第一位。绍兴日报紧密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精心策划,努力将内容优势转为传播优势,形成舆论传播与社会关切同频共振。

聚焦疫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同步推进信息传播与防控进展,使信息服务与舆论引导有机结合。

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密接、次接人员成倍增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社区,防控任务日益繁重。如何守牢这道防线,市民极为关切。绍兴日报策划“坚守,让城市更加温暖”报道方案,发动记者摸排线索。当晚,记者赵婧赟连夜蹲守越城区稽山街道秀水社区,全过程记录《一位密接者联系不上(引题)寒风中,社区干部紧急行动(主题)》的感人故事,展示社区干部的责任担当,促动更多密接者、次接者主动配合隔离工作。

疫情发生后,大规模核酸检测成为常态。如何更好地实现安全与效率并举?先后策划推出《全域全员采集核酸样(引题)柯桥区:27小时,127.5万份(主标题)》《如何提升入户核酸采样效率?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西横河的“金点子”》两篇工作通讯,为全市核酸检测工作提供经验、启示,也为市民主动配合核酸检测营造舆论氛围。

针对居家隔离群众对生活物资供应的关切,提前策划推出《16个小时,十余道环节(引题)一颗菜,这样从菜地到餐桌(主标题)》《“不管多远,都要把物资送到。”》等报道。

创新话语表达,激发同向聚合。把融合发展成果充分运用于此次防疫抗疫报道。开设“疫情阻击战 我们在现场”“直击上虞战‘疫’”“记者手记”“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等全媒体报道栏目,报道方式以增强公众体验为要,带领受众身临其境走进抗击疫情现场。

如记者在实地探访隔离小区《西横河一百三十小时》的见闻中,以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开头营造场景代入感:“傍晚5点,江扬路6号,静谧的西横河小区6幢楼下开始响起锅铲的翻炒声,每幢楼下面都守着一位‘大白’天使,走在小区内部道路上,时而能闻到一阵阵淡淡的红烧肉和葱煎红烧鱼的香味……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路上穿梭,手里揣着一张纸互相核对:17幢的水果、14幢的降压药、2幢的面粉……”平实却不失细腻的表达,展示了一幕“隔离”不“隔爱”的暖心场景。

坚持协同合作,占领舆论传播高地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传递正向价值,对地市级党媒来说,是一场硬仗。“确立报道重心、提炼选题核心、击准舆情靶心”,环环相扣。绍兴日报充分发挥“采编协同、平台合作、前后联动”机制,周密部署,高效执行,项目化运作,提升传播力。

开启了团队协作的新局面。以“方案”引领,统筹各个版面、各个栏目、各条稿件,编辑与记者无缝沟通,前线与后方密切配合,做到“版面有主题、栏目有品质、报道有亮点”。《“为了不辜负这些背影”》《疫情下,别样的师生情》《一颗菜,这样从菜地到餐桌》等优质稿件都是跨平台协作的成果。

历练了担当作为的硬作风。日报执行总编、值班总编连续15个以上夜班,最迟凌晨5时下班。编辑、校对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精编细核,守门把关。此次抗疫报道,一批年轻记者深入一线,挖掘典型,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记者周梦琪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上虞全媒体采访团。期间,她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封控区采访,发回来自抗疫最前线的震撼报道。在蹲点上虞的10多天里,她不分昼夜采访、赶稿,饿了用方便面充饥。12月17日是她的生日,当天她赶稿、改稿到次日凌晨1时,泡面成了“生日宴”。

涌现了记录时代的精品力作。深入封控区、跨入隔离点,挖掘勇毅前行的群像,记录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温暖瞬间。《爱的小楼》《“虞”你十日》《一场爱的“生命速递”》……一篇篇有思想、有内容、有温度的抗疫报道,传递信心与决心、传递关爱与真情,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经过15个昼夜的连续奋战,绍兴日报推出“坚持群防群控坚定信心决心”“奋战一星期村社早清零”“昂扬斗志 巩固成果”“同心战疫 守望相助”“爱,与坚守同在”“加油!我们并肩携手”“与你同行,‘静’待春暖花开”等抗疫专版60余个,刊发稿件500余遍,其中《上虞加油》《上虞能行》《上虞必赢》等特别报道在越牛客户端、微信朋友圈浏览总量超过100万次。

猜你喜欢
上虞绍兴日报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绍兴大闯关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预言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