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美 黄裕花
江苏省启东折桂中学的共学课堂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学、学生与学生的共学,激发课堂生命的热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教学置于“未来发展”视域,以培育人的可持续发展力为着眼点,打造“融通共学”的初中课堂教学新样态。
在共学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伴随学习的发生即时转换。教师更多地承担“传道”的育人功能,“授业”“解惑”是各位“小先生”的共同职责。
共学课堂让师生互换视角,使教师和学生站到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教师、学生共同成为学习过程的构建者,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课堂学习之前,师生独立“自主学习,设疑激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进行多轮备课,学生立足于“教”实施个性化学习。教师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学习更有效”,由此勾画出课堂教学施工图;学生需要考虑的是“我还有什么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我来教,用什么方法最便捷”,由此假设课堂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指出:“人通过经验从自然中获得认识,通过交际获得同情,故而经验与交往成为教学的重要凭借与补充。”[1]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交往与互动关系,这构筑起课堂情感交融和谐、知识交互传播、能力交相辉映的美好境界。
在共学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共同体为基本单位,在组内提出问题,进行研讨;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轮流讲授,共同讨论;教师此刻的任务是观察课堂、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流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出现问题设计者、讨论组织者、探究深化者、即时点评者四种角色,教师和学生并不固定扮演某种角色。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发现;讨论探究可以发生在组内,也可以发生在组间。教师的即时点评伴随课堂始终,在多向、多元、多角度的反馈交流中,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
共学课堂中,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转变为“共学”“共提”“共享”“共生”的关系。哈佛大学研究员、作家瓦格纳在《教育大未来》中列举了21世纪的七大生存技能,其中两条是“跨界合作能力和以身作则的领导能力”“有效的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2]在共学课堂中,学习是丰富的、生动的、愉悦的、充满创造的旅程,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其未来发展浇筑核心素养。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师生融通共学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未来生活必备技能,从容面对世界的变化。
未来将是统筹协作的时代,需要更多具有“交响能力”的人才。人才的“整合”“创造”意识愈佳,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便愈强。加强学科整合,培养融通式的创新人才,这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共学课堂关注学科内部的融合,如语文的“文”“道”相生,数学的“理”“趣”交融,音乐的“技”“艺”相通。共学课堂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在学科内部实现生命个体的和谐发展。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共学课堂重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跨联融通,共学共生。学校实施教研组、备课组联通交流机制,整合教学项目,学科间实现共研共学。每学期之初,学科备课组组长都组织教师梳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互通的教学内容,组织由各学科组长共同参与的学科“融通共学”交流会,确立本学期的融合教学主题。相关科目教师共同参与,就学科匹配、内容契合、共学策略进行研讨,确立学科“融通共学”方案。例如,语文学科与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共同研究法布尔《昆虫记》中所描写的生物习性特点,设计两个学科相融的“生物的语言”共学课,以《昆虫记》的阅读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的分类、昆虫的习性,品读小昆虫背后的大世界,体察昆虫的“虫性”与文学作品的“人性”,形成丰厚的学习成果。
“融通共学”并非简单的“组合”“组装”或“并列叠加”,而是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通过相互反应、渗透、融入而最终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的过程。[3]共学课堂尽量强化融合特性,同时,校本化的“融通共学”项目建设,让学生从“孤立”的单学科状态中走出来,代之以整体意识、整合思想、全面发展。当一个个零碎的程序被融合为生动的、多样的、活生生的、可见的完整过程,学生的创造能力便能得到发挥,统筹意识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