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思超
张朝是中国当代知名钢琴家、作曲家,目前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才华横溢,不仅在国内受到赞誉,其钢琴作品还入选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世界钢琴考级指定作品,作品受国际乐坛认可。张朝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擅长将民族音乐元素与个性情感抒发结合,创作出了大量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其中张朝的《皮黄》就是民族与个性结合的典型代表作品,灵活结合了钢琴曲的创作思维和京剧要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深受观众的喜爱,甚至被称为“琴键上的戏曲精灵”[1]。因此,下文结合钢琴曲《皮黄》的创作思维分析,分析其中对于京剧要素的灵活运用,以及钢琴演奏探讨,加深对钢琴曲《皮黄》的认知,创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思路,让民族音乐真正走上国际表演舞台。
张朝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州地区,是回族,自小就受少数民族民歌的熏陶,也曾学习过少数民族的代表乐器扬琴。张朝十六岁第一次参加了“聂耳音乐周”公演,其处女表演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之后张朝继续投身音乐的学习,并进入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了母校的教师。另外,张朝也一直努力学习作曲,且其创作深受民族音乐的影响,作品题材十分丰富,这与其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2]。钢琴乐器进入中国时间虽然短,但是受众却十分广泛,对于中国民族音乐传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钢琴在中国乐坛的推广,音乐界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不能脱离民族精神,通过结合钢琴与民族音乐让钢琴成为中国民族音乐走上国际舞台的契机。也是基于这一点共识,在2007年“帕拉天奴杯”中国钢琴创作大赛的前三名都是以民族音乐元素为题材的作品,其中张朝的钢琴作品《皮黄》正是本次比赛的第一名。
《皮黄》是张朝所创作的古风钢琴作品之一,他认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空灵”、“诗意”与钢琴演奏有灵魂上的契合,这也是张朝创作古风钢琴作品的动机。《皮黄》是张朝在三十岁而立之际创作的,他回顾了三十年的人生经历,有感而发创作了该作品,所以《皮黄》本质上是一个故事式的钢琴作品。在《皮黄》中张朝不仅抒发了自身关于人生的感悟,还融入了自身关于民族音乐的情感,并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皮黄》自创作以来张朝多次对曲谱细节进行了斟酌修改,追求创作的精益求精,使得《皮黄》成了经典的古风钢琴作品,并在国际钢琴作品中也颇具影响力,入选了2008年美国NAMM作品展[4]。
戏曲元素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典型艺术形式,也是最常被运用到钢琴创作中的要素,《皮黄》的创作也是如此。张朝将京剧元素融入钢琴曲创作中,创新京剧板式变化体结构,模拟京剧式节奏节拍的变换,加入京剧乐器织体音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皮黄》可以说是张朝对自己前三十年的人生的描述,整个曲子的故事叙事感强烈,每个乐段都是一个情境故事。
导板乐段(第1-7小节):是《皮黄》的引子,先以降E宫调拉开乐曲的序章,主要记录的是张朝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为了强调出内心深处对于儿时自由快乐生活的追忆和向往,张朝在该乐段的开头使用了连续的颤音和波音,呈现出京剧唱腔的音响效果。在该乐段的节拍较为自由,前面小节相对舒缓,经过长琶音进入高音区b调。
原板乐段(第8-25小节):是《皮黄》的主题,主调仍是以降E宫调为主,采用的旋律是京剧西皮腔,以颤音为开端,使用的是平行双句体结构。这一乐段的高音曲调仿照的是古琴效果,曲调十分干净利落,能够生动地呈现出作者儿时的烂漫天性,并多次以主旋律的形式呈现,也表达出了张朝对快乐无忧的童年追忆。
二六乐段(第26-51小节):这其实是京剧西皮独有的版式,主要描述的是张朝少年时期的回忆,在该乐段左手同音处于降B徵音,该乐段的第26-28小节曲调模仿的是板鼓音效。注意都是虽然曲调上跳音,但演奏者不能一味按照钢琴风格进行演奏,而是融入踏板,呈现出佛板鼓的音效。乐段的第29小节从右手开始,模仿的胡琴曲调中的滑音效果,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感印象。
流水乐段(第52-66小节):描绘的是云南滇池的景象,但乐段的演奏速度比上一个二六乐段要快,曲调从F转入A调式,从第52-67小节,通过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演奏,呈现出轻盈的效果,表达了张朝对于大自然美好景象的叹服。同时在第62小节出现双音,进一步烘托了曲调的氛围。
快三眼乐段(第67-86小节):记录的是张朝青年时期活力四射的阶段,该乐段从降E转入降B,在原板乐段的基础上以越来越快的节奏,呈现出激烈热闹的效果,表达出了张朝的意气风发。该越短模仿的是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从第84小节开始以拳奏呈现,自然而然地将整个乐段的情绪转入高潮,最后以长琶音结束,转入下一个乐段的抒情表达。
慢板乐段(第87-101小节):主要记录的是张朝游览大观楼的情境,在京剧曲调中慢板属于最慢的一个乐段,能够给听众营造出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在《皮黄》中的第87-93小节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从降G宫调式到降E羽调式,然后转到E宫调式及C徵调式,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氛围,让听众能够展开无限的幻想。而在该乐段的第94小节,模仿的是庙宇的钟声,呈现出了一种神秘感,悠扬的曲调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
快板乐段(第102-133小节):这一乐段也是反复进行了转调,从A徵调式转到了B羽调式,然后升C徵调式转到D羽调式,通过多变的曲调表达出了作者激扬的情绪,描绘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奋斗和理想。
摇板乐段(第134-175小节):从降A宫调式的F羽调式,主要表现出的是作者对于历史英雄人物林冲的敬仰,所以选择得十分经典的武打场面进行呈现,通过西方技法和中国京剧快板结合,描绘的是林冲无奈夜奔梁山的场景,营造出了一种激烈、紧张的情绪氛围。
垛板乐段(第176-255小节):其主旋律是G宫调式,模仿的是京剧曲调中的小碎步,是《皮黄》整个曲调速度最快的一段,结合西皮和二黄两种京剧腔调,将整个曲子的情绪转入最高潮,表达了作者对于林冲遭遇的愤慨。
尾声乐段(第256-270小节):这是《皮黄》整个曲调的结尾,主调以降E宫调式结束,传统京剧曲调中是没有这一段的,但作者没有受传统限制,增加了该乐段,通过柱式和弦的变化,增加了织体音响厚度,呈现出了雄伟气势,并回顾了整个曲调的主题,进一步彰显了民族精神。
张朝的《皮黄》中主要采用了京剧的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这也是该曲名的由来。西皮和二黄的这两种声腔源头各有差异,也就使得这些京剧唱腔各有音乐特色。其中西皮唱腔主要来源于秦腔,这一唱腔保留了明显的北方音乐特点,唱腔高亢激扬,且声调旋律十分明亮,呈现出一种华丽、明快、激越的情绪。同时,京剧西皮唱腔中多跳音,且整个区域的音调较高,调试以宫为主。而京剧二黄唱腔则有着明显的南方音乐特点,但其来源有多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江西区域的宜黄腔,二是来源于安徽的徽调,但其唱腔的南方特征不容辩驳。与西皮唱腔相较,二黄唱腔基调沉稳,声调旋律偏暗淡、平静,通常用作表现悲伤等情绪。当节奏加快时,则呈现出十分悲壮的场景。在《皮黄》中,虽然吸收了西皮和二黄两种京剧声腔,但却没有完全依照京剧曲调进行创作,而是结合了钢琴创作规则提炼出所需的音调,其中整个曲调的主题旋律位于原板,其中原板、二六、流水、快三眼采用的是西皮唱腔旋律,而快板、摇板则对二黄唱腔旋律进行了变奏,最后在尾声转回到西皮唱腔旋律,前后对应。
张朝的《皮黄》织体音响主要模仿的是京剧乐器,种类十分多,包括打击乐大小锣、板鼓、钹、锣等,管弦乐三弦、月琴、京二胡等,使得钢琴表演和京剧元素充分结合。例如在二六乐段,模仿的就是京剧中的板鼓音响效果,以持续音呈现出来板鼓的连续敲击,控制整个节奏,在本乐段的最后四个小节,模仿京二胡的拖腔,以烘托出钢琴的高声部。还有摇板乐段中,模仿京剧打击乐板鼓和锣的音响,呈现出清脆的织体音响。
基于张朝钢琴曲《皮黄》独特的中西结合艺术风格,对其演奏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演奏者应紧扣京剧的唱腔韵味,熟练使用钢琴表演的技巧,相互糅合,从而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情感氛围。
通常来说钢琴演奏大多有严格的节奏节拍规则,演奏者需要按照标准不容差错的演奏。而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更侧重的是演奏意境,虽然有规定的节奏节拍,但演奏者可以根据情境变化进行适当变化,使得整个表演保持弹性。因此,演奏者在演奏《皮黄》时,应兼顾中西乐器演奏规则,熟练把握京剧西皮和二黄唱腔的节奏节拍特点,让钢琴演奏的情绪表现与整个曲调风格相符,从而能够真实呈现出作者对于《皮黄》寄托的情感。
导板乐段的节奏节拍以散拍子为主,但整体不松散;原板乐段则进入主题,节奏节拍速度不宜过快,但节奏允许演奏者进行伸缩变化,表现出京剧唱腔韵味;二六乐段节奏趋向紧凑和稳定,节拍相对活泼;流水乐段为紧凑节奏,节拍为一拍子,整体节奏流畅;快三眼乐段为四拍子,连接段则为弹性节奏,让曲调情绪回复稳定;慢板乐段为抒情表演,演奏者对节奏的处理不能过于死板,整体舒缓且富有弹性;快板乐段以二拍子为主,演奏者需掌握好快板节奏;摇板乐段的节拍自由,因此演奏者的演奏应把握好中低声部节奏,紧拉慢唱的感觉;垛板乐段为一拍子,演奏者应掌握好不同阶段的变化,张弛有度;尾声乐段则以四拍子为主,演奏者应注重把控好极急速的节奏。
张朝钢琴曲《皮黄》中融入了很多京剧的唱腔元素,因此演奏者在各个乐段应熟练模拟京剧唱腔和伴奏乐器的音色风格。首先,演奏者不能局限于钢琴表演技巧,应多多学习京剧伴奏乐器技巧的学习,对京剧唱腔形成清晰的认知。其次,演奏者应注重对《皮黄》中的故事情节进行熟悉,理解曲子的情感变化,并融入到钢琴表演中,呈现出京剧韵味和钢琴音色有机结合的情境。
张朝钢琴曲《皮黄》演奏踏板可以说是整个表演的点睛之处,合理运用踏板,能够营造出更浓烈的舞台美感。一是延音踏板,演奏者在《皮黄》演奏时应注重合理运用延音踏板,例如二六乐段中不能将延音踏板踩实而是踩一半,从而呈现出板鼓的回音音效。二是弱音踏板主要用于营造意境,在《皮黄》快三眼乐段最后一小节演奏时,通过弱音踏板弱化乐段的音色,从而表达出情绪的转换[5]。演奏者应根据《皮黄》的曲谱合理运用踏板,但可以根据自身情感理解灵活变化,营造出中国民族音乐的悠扬意境。
总之,京剧是中国音乐体系中的精粹,而钢琴则是西方音乐的乐器之王,而京剧和钢琴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效果,张朝钢琴曲《皮黄》给出了答案。通过上述关于张朝钢琴曲《皮黄》作品分析,发现其艺术特征主要有京剧板式变化体结构、节奏节拍的变换、织体音响。基于此,在演奏张朝钢琴曲《皮黄》时,应注重灵活使用京剧伴奏乐器,合理运用踏板,注重融入京剧西皮二黄旋律,以真正将钢琴演奏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美结合,对中国音乐文化魅力形成更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