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雨涵
这首歌曲创作于1789年,从时间上可知这是莫扎特和他的学生到柏林等地方演出的时候,虽然演出轰动一时,但可以从歌词看出莫扎特当时的处境困难和经济水平令人堪忧。《我去向何方》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恋爱时产生的困惑,自我不解,迷茫的情感,祈求神明为她指明道路的表达。“我走,去哪里?啊神明!你无视我的痛苦,你让我独自叹息,恳请上天怜悯!”笔者认为这更像是莫扎特在创作后期病魔缠身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以及对自己处境困难的未来的担忧之情。
《我去向何方》是一首复二部曲式的作品,分为A(1-37小节)和B(38-82小节)两个部分组成。节拍在四四拍和四三拍上转变,速度由快板到行板调性在降E大调和降B大调之间变换。
A段(1—37小节)节拍为四四拍,Allegro,由a,a,b三个句子组成,开头作者由切分柱式和弦激烈地进入主题,将主人公激动地,悲愤的情绪表达出来。a乐句(1-15小节)调性为降E大调,在主和弦和属和弦上用半分解的织体交替进行,并且在属和弦上结尾;a’乐句(16-30小节)是上一乐句的变化再现,调性从降B大调转到降E大调又回到降B大调,与a不同的是,伴奏织体采用了激进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与高音区旋律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高音区的属持续,将作品的戏剧性大幅提高,将主人公无奈的心理生动地描绘了出来;b乐句(31-37小节)调性在降B大调,织体和弦主要采用主功能交替,伴奏与旋律错落有致,旋律线条平缓,速度逐渐慢下来以及节奏由十六分音符逐渐变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将主人公迷茫的情绪表达了出来。
A段和B段由间奏过渡(38—41小节),由提前出现B段开头的动机和左手三连音伴奏将情绪由激动向柔缓过渡,与Andante sostenuto的音乐术语和旋律歌词相互呼应,表现出女主的心理变化。
B段(38—82小 节),节 拍 为 四 三 拍,行 板Andante,由c,d组成。c乐句(38-51小节)调性平稳在降E大调,伴奏织体由A段四四拍的节奏转向舞曲风格的四三拍,持续的三连音分解和弦将激烈的情感转向诉说的情感,和声也逐渐简洁,在T,S,D上进行,相比前一段,这段更加的婉转柔和,像在吐露心事,将女主人公自身的困惑迷茫情感慢慢表达出来,多次反复的旋律和歌词将主人公不安的情感充分流露;d乐句(52-69小节)调性从降E大调转到降B大调上,相同的歌词用不同的旋律将主人公持续不安的再次反复感慨表达出来,将情感渲染进一步强化,再进入尾声(69—82小节)回到降B大调,最后一次感慨,78小节连续两小节的三连音伴奏织体,和后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变化,在降E大调主和弦上结束全曲。
综上所述,《我去向何方》这首作品依然保持了莫扎特的创作风格,情节跌宕起伏,音乐色彩丰富,音域变化广阔。A和B两个乐段对比明显,A段的激烈情绪和B段慢板的诉说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细腻,和情感变化。
歌词语言是演唱的前提,在拿到一首外文歌曲时首先要将歌词发音讲清楚。在《我去向何方》这首作品中,第2小节的“Vado”V要注意咬唇,牙齿抵住下嘴唇进行发音,第8小节“se de tor-men-ti suo-i”,意为“你无视我的痛苦”此处的“se”要将“e”发成开口音,“se de sospiri miei” 意为“让我一人独自叹息”,“p”是清辅音,他与元音“i”连接时要浊化读“b”,“miei”“e”与“i”连读会产生变化读作“ye”,而且由于辅音较多而且在速度上较快,要将这一句歌词发清楚将辅音轻轻带过;第46小节的“tu quel ri-te-gno or”中,“tu”为“t”和元音组合,要发“du”,而不是“tu”;作品中的“che”因为“c”后为不发音的辅音“h”加上元音“e”要发清音不用浊化,并且其中的g并不发音;第46小节“tu quel ritegno or togli”意为“如今你想袒露心声”,“quel”辅音“q”和元音“u”连读“u”要轻读,字母“g”和“n”发音要读长“n”;第58小节“pas-si”双辅音要有气流阻碍的感觉,将s拉长;此外还有舌颤音“r”的发音,在第64小节处的“che du-bi-tal”中的“r”不发弹舌 只用轻轻抵住上牙齿带过,而第66小节的“che du-bi-tal”需要弹舌发音。只有将歌词这个基础打好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歌曲的学习。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由于前后情感不同,需要大量的气息推动,此时,就需要模仿平躺时呼吸的感受和状态,将气息吸到小腹和后腰,在慢慢用力将气息推出。《我去向何方》开头就是小字二组的mi,紧接着就是下行四度跳进,因此为了音与音的过渡自然,需要保持好高位置避免因为音高位置从头腔掉入口腔,而且前奏较短,因此在歌唱开始前要多做几次深呼吸,调整好状态,然后在钢琴伴奏开始时就吸气将喉咙打开,可以以半打哈欠的状态避免紧张舌根抬起;演唱第一段的快板时,身体各部分要放松,将笑肌抬起,保持低喉位,尤其在第28小节处紧张换气,保证气息延绵不断;在快板“se detor men ti suoi ”时气息要流畅不断;当作品的高音处如第16小节进入“non senteli ciel”高音时要避免张大嘴的演唱方法,同时应当张开内口,腹腔吸气,抬起上颚,保持哼鸣状态,以保证成功演唱高音;第42到45小节是完整地一乐句,不能随意换气,根据歌词和句意可在43小节结束后迅速换气,而且两句衔接紧密,只相差二度,要保持一句话的歌唱状态就要气息充沛,慢慢地匀气,不能过快的吐气;第63到68小节出现了大量的三连音和三十二分音符,就要注意气息的流动性和声音的把控,将节奏和音准完美地唱出,第66小节处由于句子长且音符密集,要在句子之间紧急换气,保证后面的连续十六分音符位置不会掉;在74 和75小节连接处九度跳跃,这时就需要演唱者在前一小节将气息均匀吐出,在大幅度跨越前换气,保证气息的充足,切记不能在高音前提气,不然会出现挤压的状态并音准偏低。
《我去向何方》篇幅较长,所以在演唱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气息的运用,将气息稳稳地控制住。作品分为慢板和快板两个部分。在演唱快板部分时在不影响作品的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就需要在换气时毫无痕迹这就需要在课下多练习“狗喘气”加以实现;在演唱慢板时需要将气息稳稳地逐渐吐出,不能太激进的全部吐出导致后半句气息不足。两个部分的气息运用不同,因此演唱者需要良好的气息控制能力。
在处理作品时,谱面上的音乐术语也尤为重要,它可以将作品的情绪体现出来。莫扎特在他的声乐作品上的速度标记比较简单,但是我们在注意声音的流动和节奏的稳定情况下也要严格遵守谱面。《我去向何方》这首作品的力度标记较少,要根据歌词大意来将作品情感进行表述,最主要的变化就体现在第一部分的Allegro及第二部分Andante,不能忽快忽慢,要体现出对比的前提下进入下一步部分。在第22小节休止符时值延长后进入23小节又回到原速,能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也将音乐的层次感表现了出来,23小节钢琴伴奏部分力度为P,加之以左手伴奏逐渐音区升高和旋律声部紧密连接可以看出在将情绪逐渐推向高潮;第38小节上方出现的Andante sostenuto可翻译为持续的行板,绵延不断的行板,所以这一小节开始要注意速度和力度上要将绵延感唱出,加之以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要将作品的感情和前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进一步将这一部分的抒情情感表露出来。
为了更好地诠释出《我去向何方》中主人公自我不解,迷茫的情感,祈求神明为她指明道路的情感,要将女主的心理变化牢牢抓住,反复推敲其特征。作品开头采用柱式和弦迅速进入主题,在Allegro的快板下,演唱时要带着激昂的情绪,突出女主的悲愤的情绪,张开牙关,迅速咬住字头突出戏剧效果,在第6-7小节时要注意自由延长记号,在尽可能延长的情况下,状态要比之前柔和一些,突出女主的迷茫心态;第16-30小节处是对之前的重复,重复就是强调,女主再次反问神明,希望得到答案,演唱时要注意将这种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心情演唱出来。31-34小节则是重复,加上转调和节奏时值的变化,要突出女主悲愤的情感。从第38小节开始进入第二部分,要与第一部分激动地感情形成对比,转变为绵延的倾诉,拍子由四四拍转变为四三拍,在演唱时就要绵延缓慢的,将女主可怜的,自我痛苦的感情表达出来。第42-51小节和第56-69小节的歌词相同,旋律却是由较为抒情到较为激动,表达出女主再一次的困惑不解,加上尾声的不断重复一句歌词旋律在不停地越来越高涨,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演唱者通过丰富的形体动作可以更好地将观众带入情感,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不仅通过歌词语气上的抒发,还要辅以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的展示更充分地将女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出来。
这首作品一开始(1-2小节)运用了主和弦,简单直接地为女主接下来激动的情绪做铺垫。之后(2-3小节)用连续跳音,力度由f转向p,将演唱者的情感力度随之带出。接下来(9-11小节)采用半分解织体,整体为烘托人声服务,与旋律声部完美融合,在第20小节全曲最长的音“De”时伴奏为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低音采用八度音程丰富整体旋律。而在B段转变为降B大调,和弦主要是主功能交替,之后钢琴伴奏织体转变为连续的三连音,与上声部旋律相呼应,也将柔和的情感表现了出来。这首作品的伴奏织体是莫扎特根据歌词量身定做,因此对人物内心的烘托更加的明显,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也要和钢琴艺术指导配合默契,才能提高音乐表现力。
《我去向何方》这首作品篇幅较长,而且第一部分激昂的感情和第二段的截然不同的抒情片段,加上多处出现八度跳跃,所以并不容易演唱,需要演唱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唱技巧。开头是a元音,而且降E又是抒情女高的换声点,因此在钢琴伴奏响起时就要吸好气,沉下来,放松下巴,以免过度紧张引起舌根抬起;笔者在演唱时在大跨度跳音19-20小节时容易出现滑音的情况,要直接打出不能犹豫;句与句之间要吸足气息,及时迅速地换气;在快板时也要注意要从灵活的跳跃到连贯,就需要很强大的气息支撑,也要注重位置的统一。在演唱时,要将姿势调整好,背挺直,分配好两腿的支撑力量,更要控制头部力量,哼住声音,保持头腔共鸣,肩部放松,避免无关肌肉由于紧张而反动力,演唱时尽力保持半打哈欠的动作,使喉咙打开。切实做到“脚生根,腰腹紧,喉咙开”。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去向何方》的曲式和艺术处理,认为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具有很大的演唱和训练的价值,演唱时对声音的连贯性和气息的流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打好基本功和提升演唱技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这首作品也能提升学者的艺术修养,了解莫扎特的音乐特点和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