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琳
十九世纪,面对法国当时陷入动乱的社会,印象主义文学不再过多关注外面世界本身,转为反映人们内心对外界的感受,通过暗喻等写作手法描绘人们的内心世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斯特凡·马拉美在他三十四岁那年创作出了轰动当时法国诗坛的诗篇——《牧神的午后》,以其优美的语言和卡拉美诗歌特有的音乐性,将纯洁和欲望、虚幻和现实糅合在一起,营造出幽暗、朦胧、神秘之感,成了法语文学中最精美的一首诗歌。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时,他的创作因受学院派影响主要体现了浪漫主义晚期的风格。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彪西通过印象主义文学和绘画、浪漫主义乐派李斯特的钢琴演奏和瓦格纳歌剧的影响,以及与拉威尔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他的作曲风格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他的创作手法开始与传统的作曲手法相悖,打破了传统的“刻意为之”,曲式结构变得模糊,乐段不再是方整的,主题发展也有不同;乐曲创作重点从旋律转向和声,不再一味地通过旋律诉说情节,而是通过和声营造氛围,使用大量不协和的和弦增强音乐的色彩,和弦也不再是按照以往的方法进行程序化的解决;在管弦乐作品的配器上,他更加注重对色彩乐器的使用,加上他早年间的游历期间对多种民间音乐素材的积累以及对全音音阶和泛音演奏的探索,这样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感,丰富了作品的色彩效果。1894年,《牧神午后前奏曲》诞生,作为德彪西印象派音乐风格确立的代表作,它将马拉美诗中如梦如幻,扑朔迷离之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根据德彪西作品风格的转换,可以将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1890年之前属于创作早期,作品风格比较偏向于浪漫主义晚期的风格,虽然会在和声、旋律等音乐结构上有些新的尝试,但终归是不太成熟,并且其作品中的印象派风格大多存在着模仿的痕迹;1890-1905年属于创作中期,也是他创作精力的最佳时期,作品质量也很高,印象派音乐风格也在这个时期达到成熟;1905年之后属于创作晚期,这个时期德彪西的作品风格是更加现实生动的,在管弦乐作品上更加注重声部层次的布局。
导致德彪西这三个创作时期风格发生转变的原因,是由于他的音乐创作心理受自身和外界的影响发生了改变,从而促使最后印象派音乐风格形成。
音乐创作心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首先它需要音乐动机或灵感来给予作曲家强烈的创作欲望,驱动作曲家创作,其次作曲家经过外界原因或自身因素或是两者相互作用下的影响,他的创作心理动态随之发生变化,直到最终将心理意向中的旋律进行外化转换。
《牧神午后前奏曲》完成于1894年,它的成功代表着德彪西印象派音乐风格的成熟,下面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展开分析。
在创作之初,音乐创作动机是给予作曲家创作动力最直接的内部因素。心理学家杨清老师将动机分为“自然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类,其中“自然性动机”是物质性的,“社会性动机”是精神性的,“社会性动机”可以来源于物质生产活动、科学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这些不同性质的音乐动机的产生也是多方面的,基本可分为:是人创作天性的体现;是人内心长期情感积蓄的表达:是人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根据德彪西的成长经历,由于他父亲的原因使他一直对德国有着排斥心理,对以德国为中心的传统乐派一直在尝试着打破常规。与他同期的另一位印象派代表作曲家拉威尔,两人之间相互的交流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彪西的创作。再从德彪西自身来看,他性格叛逆,眼光挑剔,不喜欢从大流,从他在巴黎和罗马的求学经历可以看出他对新生事物的追求。
至于灵感,它的出现可以使人们的创作变得事半功倍。在《音乐心理学》中,作者将灵感的特征总结为四点:“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神思方远,万涂竞萌”,说明了灵感的乍现是需要靠平时的积累,灵感的来去是无法控制的,灵感是一个对常规的突破,灵感的出现使得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所谓触发灵感,根据柯勒提出的“顿悟”原理,灵感是大脑记忆间的连接被改变,形成新的表象基础,在瞬间导致产生新的观念,这个触发过程可能是一个长年间盘旋在自己脑海中,连自己都不曾发现的一个意象的突然显现;也可能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情感在特定情境中的转化;也可能会出现在人的梦境之中,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显性梦境和隐性梦境,隐性梦境往往暗含着更深层的意义,例如塔尔蒂尼闻名世界的小提琴曲《魔鬼的颤音》就是这样通过梦境诞生的。德彪西长期出席马拉美文学沙龙,他通过与象征主义文人和印象派画家的交流,为他带来了大量的创作灵感,这在其创作过程中体现的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情感在特定情境下的转变。除此之外,异常心理偶尔也会给作曲家们带来创作灵感。
在具备不断涌现的创作动机和灵感之后,需要经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这样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使其准确表达并进一步发展成一部完整的作品,这个过程即为音乐在人头脑中的形成过程。
感觉作为主体对客体个性的直接反映,主要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有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之分。知觉是主体对客体整体进行分析后的一个直接反应,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等特点,它需要作曲家对音响世界和非音响世界有一个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在俄罗斯游历期间,德彪西接触到了大量学院派之外的异域音乐;罗马深造期间,他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吸引,他们作品中对复调音乐、中世纪圣歌等素材的精准把握另德彪西为之惊叹。面对象征主义文学营造的梦幻世界和印象派绘画体现的朦胧美,这些游历深造时期的所见所闻都成为德彪西日后的创作积累,他通过配器、和声等多方面的革新突破为他的音乐增添了神秘色彩。
音乐记忆作为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形成音乐表象的基础,它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其中长时记忆又分为意义记忆和情景记忆。在《牧神午后前奏曲》中,德彪西通过使用五声音阶、半音阶以及全音阶来模糊作品的调性,营造牧神梦境的朦胧之感。由此,德彪西在通过对音响世界和非音响世界的感知、记忆,对其形态、情态和意态的把握下,激发创作的内驱力,相继触发灵感,打开思路,使得促进作品在思维上的发展。
在思维上对于作品情感的表达和内涵的填充,作曲家们往往会通过情感活动,有时是与作品中所述内容同思同感,诉说的是作品中的情感;有时则是通过作品的情态结构,调动了自己内心的积攒许久的情感借音乐之载体宣泄而出。德彪西在这个创作巅峰时期,他通过马拉美的诗篇,将他平日里积攒许久的,渴望形成属于自己音乐风格的情绪,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发挥到极致。这种日积月累的情感,需要作曲家对外界乃至自身时刻保持敏感,准确把握客体的情态动力结构,并会将零碎的感知材料总结升华提炼成为作品的情感基调。例如在《牧神午后前奏曲》中表现出的德彪西对于印象主义下光与影理解。
德彪西结合诗篇《牧神的午后》所描述的牧神与仙女们追逐的场景,通过音乐想象,不断发现新的乐思、动机,根据他们的情态结构转化为相对应的音乐动态结构,不断完善乐音动态结构,推动创作的进行。
在创作过程之末,作曲家们通过创作技巧,选择最准确的符号形式,调整作品结构布局,选择出最合适的作品显现形式,弥补意象作品在脑海中的不足并将其完善,直到最后将其外化成为可以实际演奏出的音响。在这首管弦乐作品中,德彪西在熟练掌握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打破陈规,结合其他音乐元素,大胆创新,通过在乐队编制上的调整,采用大小调体系之外的调式,改变以往作品中对不协和音程和弦的解决方法,营造出了朦胧神秘,虚实难辨的印象派音乐风格。
综上所述,德彪西印象派音乐风格不断成熟的缘由,从音乐创作心理的角度可总结为:以作曲家为主体,外界因素作为客体为前提,通过主体对客体运动形态、情态、意态的感知与记忆,主客体间情态动力结构的双向交流与情感之流内外合力的影响,以及以主体心理结构为中介的动态结构转化与创造性表现和从主体心理意象符号形式及实际演奏音响的过渡,使其印象派风格特征得以逐渐显现。
《牧神午后前奏曲》作为德彪西印象派音乐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德彪西在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之下,从作曲技术方面和乐曲情感表达方面入手,大胆尝试,创新改革,得以让它尽显印象之美。
深受印象主义文学影响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其风格特征整体呈现了一种印象派典型的朦胧、神秘、暧昧之美,将马拉美营造的虚实难辨之感表现到极致。这个时期的管弦乐作品不同于之前古典时期,传统的管弦乐作品整体表现多为宏大的音乐场面,表达内容多是歌颂君主国家,而印象派音乐更多关注人们自己的内心。
在《牧神午后前奏曲》中,从配器的角度来看,古典主义时期的管弦乐作品一味追求以弦乐为主的表达,在这首作品中德彪西将弦乐组主要作为背景乐铺垫,将木管组作为创作主体,增加木管组乐器数量,充分发挥木管组乐器的音乐色彩。乐曲开头长笛独奏部分模仿了牧神的芦笛,黯淡柔和的音色为整首作品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在作品第二主题出现时,德彪西通过双簧管向人们展现了活泼可爱的仙女形象。此外德彪西特意在乐队中增加了两架竖琴和四只圆号,通过弱奏作为背景乐将人们一同带入了牧神的梦境,同时两架竖琴也可以分别演奏刮奏和琶音时增强乐曲的色彩性。从曲式结构来看,这首作品虽然是三部曲式,但其结构模糊,多个主题同时发展,变奏段之间并不规整,变奏与主题之间无明显界限,体现出来极强的流动感,乐曲结尾处的终止德彪西也进行了模糊处理,表面上是描写牧神终于沉沉入眠,实则体现了庄周梦蝶般的梦幻之感。从调式和声角度来看,德彪西主要运用了大小调体系之外的调式,乐曲开头通过利用两组三全音模糊调性,弱化的主题旋律使得乐曲更加贴合诗歌的朦胧意境,对于不协和音程的处理往往不会着急解决,连续出现的七和弦增强乐曲的不稳定性,加之细微巧妙的变化然后充分发挥它营造出的色彩性,渲染出灰暗的氛围,促进旋律的发展。
二十世纪前后,以《牧神午后前奏曲》为开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德彪西进入了他印象派音乐风格创作的成熟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中虽然也存在着标题音乐,但相较于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德彪西通过他独树一帜的作曲手法更注重营造氛围感,突出音乐的色彩性,音乐表达上不局限于抒发情感,浪漫主义时期着重表现的是叙事性,主张突出乐曲发展的矛盾。
《牧神午后前奏曲》的诞生与象征主义文学有着极大的联系,乐曲中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讲述的故事情节,是对马拉美《牧神午后》诗篇最完美的诠释,延伸了诗篇中表达的情感。从这首管弦乐作品可以总结出德彪西在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德彪西通过曲式结构、调式和声、配器组合等多方面的创新突破,体现出他对音乐表现力的极度重视,对音乐层次感划分的精准要求,以及对营造氛围的极致追求。经上文对德彪西印象派音乐风格形成原因和以《牧神午后前奏曲》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风格特征的分析,对于音乐创作过程的影响,不仅有作曲家自身的主观因素,还会有外界的客观因素,两者间双向情感的交流与转化产生的因素也会对创作产生影响,在这些影响之下德彪西的创作风格特征逐渐从浪漫主义晚期风格转变为印象主义风格,《牧神午后前奏曲》也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