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探析

2022-11-22 04:10
关键词:改革开放精神政治

杨 文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时代精神作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彰显出的精神特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标识。改革开放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生成,既蕴含着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也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主动求变、开放包容的内在基因,同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行的实践底色,成为新时代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的精神之源。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主动求变,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增强其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内涵、特征

1.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溯源

改革开放精神作为特定时代的精神凝练,是对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升华。认识和把握时代精神的历史生成能够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18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第一次提出“时代精神”这一概念,开启了哲学家们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研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最早对时代精神进行阐述,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到:“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时代精神是政治、宗教、艺术等多方面共同的根源,是融汇在所有文化中的本质和性格。”[2]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探讨时代精神,恩格斯指出:“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时代精神是基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在蕴含特定时代特征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成果。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在40多年的实践中,党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创新、艰苦奋斗,彰显出积极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改革意志,逐步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4]14改革开放精神的提出概括了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中彰显出的精神风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

2.改革开放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精髓所在。思想上的解放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思想层面的解放为行动层面的转变提供准备。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5]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人们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传统,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为改革开放提供思想前提;但是解放思想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立足现实背景、面对现实问题,具体分析现实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同时解放思想又以实事求是为根据,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在精髓。

第二、“主动求变、开拓创新”是改革开放精神的核心要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下,实行改革开放还需要主动求变、开拓创新。“文化大革命”使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思想处在僵化的状态,要实行改革开放,就必须主动求变,积极改革,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精神,不断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而如何永葆改革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关键在于创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到处闪烁着创新的光芒。创新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理论创新是改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社会的保证,科技创新是生产的动力,文化创新是精神的源泉。”[6]各个层面的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我国生产力获得了极大解放,成为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动力。

第三、“以人为本、团结群众”是改革开放精神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价值,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24,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举措都以人民群众为价值标准,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中国共产党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也注重团结带领群众,注重发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集体智慧。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他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7]382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劳动奉献中,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人为本、团结群众也成为改革开放精神的价值旨归。

第四、“和平发展、开放共赢”是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内容。除了对内改革创新,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立足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在客观审视国情、世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当代世界的主题,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7]105在和平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奉行开放共赢的对外战略,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措施深刻践行了和平发展、开放共赢的对外开放理念。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休戚相关,“闭关锁国”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坚持开放共赢才能够与世界同进步、与时代同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共赢作为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

3.改革开放精神的主要特征

第一、改革开放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具有理论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从不囿于抽象的思辨之中,而将目光聚焦在社会现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摒弃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的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力量。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精神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孕育的伟大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因而具有理论的“高度”。

第二、改革开放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变革开放的优秀传统,具有历史的“厚度”。中华民族历来有着追求变革与开放的文化基因,“商鞅变法”“鉴真东渡”等历史典故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变革开放传统。“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古代变革创新的彰显;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事例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开放思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民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特征。时代精神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进,是时代文明的真实写照。时代精神的铸就需要从伟大民族精神中汲取营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力量。改革开放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时代彰显、是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形成的伟大精神成果,从历史中走来,具有历史的“厚度”。

第三、改革开放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现实的“广度”。任何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兴办经济特区,再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40多年的实践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4]21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改革开放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把握规律、敢于创新的时代风貌,具有现实的“广度”。

二、改革开放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9]改革开放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增强其吸引力,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的发展。

1.改革开放精神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办教育要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追求人民满意,回应人民期待,满足人民需要,是我们党发展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连贯性、延续性,更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层次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手段。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梯度设置和分类指导还不够完善,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年级之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趋同,职业青年、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需要大力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具体分析不同阶段的青年所呈现的身心特征和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内在依据。通过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握立德树人的规律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彻底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空泛化的现象,面对不同群体进行有差别、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精准分析、准确判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其铸魂育人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改革开放精神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

教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教材内容是否陈旧、教师能否与时俱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精神鲜明特征,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的教材建设原则,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内容设置上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立足中国国情,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具体分析、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主动贴近青年群体,更容易提高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坚持与时俱进,使自身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既站在知识前沿,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充实自己,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外时政动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热点事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并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时俱进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更要体现在行为方式的转变上,通过这种转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时代感,与学生同向同行,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

3.改革开放精神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由于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青年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崇尚个性、善于表达自我,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教育的需要。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就必须改变过去旧的、过时的手段、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继续焕发新的活力。创新是改革开放精神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创新增强吸引力、通过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创新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既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继续发挥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采用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方面在原有载体之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结合新时代青年特征及需求推出新的载体;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教师群体也要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化被动为主动,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其更好地贴近教育对象,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当代、因地制宜,从教师建设、课程内容、日常实践、网络环境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将改革开放精神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让青年大学生与时代同行、更好地成长成才。

1.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中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11]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有关改革开放精神的相关内容,利用教材、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全面广泛地学习,不断充实、拓展自身能力素质和知识储备;在掌握了关于改革开放精神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鲜明特征、伟大价值等内容后深入分析研究,把握其背后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认真分析改革开放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从而对改革开放精神有较为深入地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当下有关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精神的各种论断或声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不同的声音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精神,并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精神中蕴含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等思想精髓,更好地把握这一内容;同时立足新时代,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要结合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改革开放精神的教育,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并发挥创造性思维,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其中,在探究问题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最终使学生对该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2.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需要在育人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而生的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特征,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中,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蕴含的改革开放精神,将改革开放精神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鲜明特征讲深讲透,并将改革开放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讲清楚;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新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中都包含着关于改革开放精神及对于改革开放精神的论述,需要分别把握,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讲授。另一方面,要把握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出现的典型事例或典型人物,将这些典型事例作为讲述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案例。例如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在改革开放的整体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12]通过聚焦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的发展变化,并利用好其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来作为教育内容,学习其中彰显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并由此加深青年学生对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精神的理解,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动的教材”。

3.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实践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教育,还要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实践中,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检验,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解决,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指导自身行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探索日常实践路径:一方面,要注重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融入改革开放精神,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达到育人效果。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持久且深入,因此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融媒体大屏、校园展板等各种渠道展现改革开放成果,营造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文化氛围;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举办“时代声音”演讲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在活动中彰显改革创新精神,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传统实践方式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实践形式。例如,上海浦东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推出的“四史巴士”,将传统的巴士与新媒体相结合,并融汇了四史学习、风景观光、浦东开发开放讲解等多种内容,将参观、互动、学习等融为一体,打造“移动的课堂”,在这种参观实践的氛围影响下,受教育者更加能够沉浸其中,深刻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从中感受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这种手段的创新也可以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创新日常实践方式,增强吸引力,最终提升育人实效。

4.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早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新时代大学生处于数字化成长与网络化生存环境之中,网络不仅是其日常的主要社交空间平台,也是信息接收的重要渠道。根据2020年9月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20—29岁、30—3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9.9%、20.4%,高于其他年龄群体;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3.7%。”[13]由此可见大学生身处网络环境之中,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是要分析青年特点、了解青年需求。一方面,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海量、传播及时、跨越时空限制等优势,广泛传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改革开放精神;同时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大学生常用的网络社交平台,使网络成为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新型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大众传媒话语权控制、占领网络话语高地。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质量参次不齐,而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误导,因此要用科学正确的观点驳斥错误观点、反动言论;例如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网络环境中也能够积极宣传改革开放精神,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改革开放精神的作用。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孕育而生的改革开放精神将继续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吸引力,而且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党和国家也将坚定改革开放精神,使之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