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岳 胡晓华 关文军
初高中阶段是对听障学生实施职业教育的萌芽时期,也是其获得初步职业准备的关键时期,对于形成良好的职业认知、基础的职业素养和合理的职业期待非常重要。但听障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往往存在自我认识不全面、职业认知不完整、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等问题[1],影响其学习行为、心理及职业发展。
国内对听障学生职业认知和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听障大学生群体,涉及职业认知和生涯决策[2]、职业期望[3]、就业目标和资源运用[4,5]等方面,对听障中学生的关注较少。本研究拟通过调查在校初高中听障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期待、职业准备以及获得各种职业生涯发展支持,分析初高中听障学生职业心理状态,以期为学校和家庭针对听障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采用方便抽样,在河北、重庆、新疆、福建、广东、吉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10省市的聋校中选取听障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有效回收率84.4%。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22人;初中118人,高中(含中职)304人。
自编《初高中听障学生职业心理调查问卷》,共计45道题,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听障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准备、职业期待以及学校和家庭的职业支持。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计分。本研究问卷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9。
问卷调查由被调查学校组织开展。以学校为单位按照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考虑到听障学生题项理解的问题,集体施测有专业手语教师进行辅助解释。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服务业(67.1%)、私营企业(46.7%)和公益岗位(29.6%)是学生排在前3位的主要就业领域。
初中和高中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期与是否能顺利就业的信心一般,均处在理论中值(M=3),高中学生的就业信心显著高于初中学生(P<0.05),对于就业前景的预期无显著差异(P>0.05);对学生预期的就业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容易收到歧视和排斥(65.6%)、就业行业和领域受限(53.1%)、学校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工作需求(50.2%)、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较少(46.9%)。
初高中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的清晰程度无显著差异,但均低于理论中值(M=3);高中学生家长对其子女职业规划的清晰程度显著高于初中学生家长(P<0.05)。
高中学生对职业兴趣的清晰程度极显著高于初中学生(P<0.001),但在职业能力的自我评价上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49.1%的学生不确定自己能干什么,32.20%的学生初步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仅有18.7%的学生在相关职业技能上有初步积淀。从职业准备的主动性和内容来看,学生的整体主动性均较低,职业准备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强。
与学生了解的就业领域相似,学生期望进入的前3项行业领域依次为自主创业(51.4%)、服务业(48.1%)和私营企业(43.9%);学生看重的职业环境依次为收入水平(74.5%)、工作地点(54.0%)、环境舒适(53.8%)、专业对口(38.3%)、发展潜力(23.2%)和挑战性(10.2%)。
对学生期待的月薪水平调查发现,期望2000~3000元的学生占15.4%,期望3000~4000元的占24.4%,期望4000~5000元占16.1%,期望5000元以上34.4%,期望2000元以下的占9.7%。
对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域和就业途径调查发现,56.9%期望能在省会城市就业,33.2%期望能在地级市就业,9.9%期望在县乡以下地域就业。从其期望的就业途径来看,27.5%的学生希望学校推荐,25.4%的学生希望可以自主应聘,10.4%的学生期望亲友推荐,20.6%的学生希望得到政府专门支持,其它16.1%。
对学校的调查显示,84.1%的学生反映学校开设了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15.9%的学生表示学校暂未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聋校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中,职业技能类课程最高(84.79%),其它类型的职业教育课程(如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等)均未超过50%。
90.7%的学生反映学校建设了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室,仅有9.3%的学生表示学校暂未建设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室。对功能室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24.2%的学生经常使用,57.6%的学生很少使用,18.2%的学生从未使用;对功能室使用效果的调查显示,12.1%的学生表示可以学到很多技能,68.2%的学生表示只能学到皮毛,19.7%的学生表示基本什么都学不到。
对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的调查显示,40.2%的学生能得到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27.8%的学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获得就业机会,24.2%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校推荐,19.2%的学生得不到学校任何就业支持。
对家庭为学生提供的职业教育资源和相关支持的调查结果显示,完全能为学生做好职业指导和规划的家庭仅占13.3%,部分可以占38.6%,基本不能占31.5%,完全不能家庭占16.6%;进一步分析家庭针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和规划的内容,结果显示职业技能占57.4%,职业兴趣占43.2%。
从家庭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支持来看,45.3%的家庭主要支持为收集就业信息,18.0%的家庭可以为学生直接联系就业单位,15.9%的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20.9%的家庭为学生就业不能提供任何支持。
服务业是学生预期可从事的主要职业,其次是私营企业和公益岗位,而预期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从业以及自主创业的较少,说明学生对未来可从事职业的认知相对狭窄。尽管高中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高于初中生,但整体而言,对就业前景和就业信心的评价依然偏低。受歧视和排斥、就业领域受限、学校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较少是学生预期最突出的困难。
家长对学生及其自身职业规划的清晰程度均较低。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意识。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如下:①长期以来关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的系统知识尚未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学生对其了解甚少;②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职业教育不够重视,家庭引导缺位。本研究从技能准备和信息准备两方面考察了学生职业准备情况,结果显示,在技能准备方面,多数学生主要依靠学校职业教育相关课程培养职业能力,少有学生主动接触感兴趣的行业工作或尝试体验兴趣职业,为将来职业选择积累经验;在信息准备方面,主动收集或通过家人收集职业信息及相关政策的学生较少。说明学生职业准备的主动性较弱,职业技能培养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强。
自主创业、服务业和私营企业是选择最多的就业意向。说明学生在未来就业时,能较客观的依据现实进行职业选择。多数学生更关注收入水平、工作地点、环境舒适等因素,而专业对口、发展潜力和挑战性的选择相对较低。说明学生选择工作的标准更倾向于稳定和有保障。在就业安置途径的选择上,超六成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推荐、政府专门支持和亲友安排的方式获得就业机会。说明学生在未来就业途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可能与听障学生存在沟通障碍、就业途径获取上存在困难、长期以来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依赖性有关。
虽然多数聋校开设了职业教育课程,但课程类型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职业技能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修养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相对较少。美术、计算机应用、烹饪、工艺品制作、服装设计等技能课程为多数聋校所亲睐,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技能掌握程度较低。从家庭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出的引导和提供的支持来看,多数家庭基本不能为子女做好职业规划,能提供指导的家庭,内容多限于技能和兴趣引导,为子女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和职业心理调适的家庭较少。从家庭为子女提供的就业支持来看,近三成的家庭不能提供任何支持,多数家庭只能提供就业信息。这可能与家长自身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有关,也反映出家长参与学生职业教育不足的现实。
从家庭层面而言,一是家长要发挥家庭教育优势,积极引导子女认识社会、认知各种职业、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职业体验的机会和相关支持,培养职业自我决定意识。二是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职业能力培养,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政策争取就业机会和就业保障。
从学校层面来讲,一是要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力度,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重要的课程,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认识职业的基础上,看到自己职业发展的可能空间和实现途径,形成职业发展的准确定位;二是要主动和市场需求对接,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最新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符合新时代特征、适合听障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职业技能课程;三是要积极运用校企合作平台、社区资源等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
从社会层面而言,一是要营造接纳、平等、共享的人文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对听障者的偏见,提升他们主动融入社会的信心;二是在立法层面,政府要考虑残疾人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以法条形式将消除残疾人就业歧视、推进残疾人公平就业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三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或引导听力残疾者自主创业,让听障学生看到就业希望,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