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崇华
文学作品出版是文学生产和传播的重要环节,其最终目的指向是基于阅读行为产生的文化、精神效益。阅读(读者)在文学出版活动格局中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图书史、期刊史或报纸发展的历史,都证明,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阅读中,文化媒介才生生不息地发展着……如果没有阅读,无论多么优秀的经典名著和精美报刊,也不能迸发生命的活力,并产生做功的能量”。[1]近年来,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成果丰硕,是具有崇高审美特性和强大精神教育赋能的有益读物。但丰硕的出版成绩并不代表出版物切实意义的生成,阅读才是生成意义的过程,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阅读情况应引起重点关注。
精神文化价值是出版工作价值的重要内容,出版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要。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主要承载了两个维度的精神文化价值:一是承担着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伟大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二是富有强大的精神教育功用,是引导读者思想转向、升华读者精神的重要读物。相关阅读实践使以上精神文化意义得以实现,是具有精神文化效益的文明活动。
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致力于减贫工作并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精准扶贫”为基本方略,中国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彻底战胜了绝对贫困。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壮举理应被讲述、被传播、被铭记。读者是实现这一切意义的最主要的行为主体。艾瑟尔将读者分为与文本同时的读者(参与者)和后世的读者(观察者)两类,认为前一种读者会在文本中看到他在日常生活中不曾看到的东西,而后一种读者会抓住他从未耳闻目睹的东西。[2]任何出版物及相关阅读行为都具有历史性,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也不例外,无论是参与型读者还是观察型读者,都会参与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阐释、讲述与传播中,将相关出版物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传播好中国脱贫攻坚声音、树立伟大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现实化。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只是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及文化精神的传播媒介,阅读才能使传播意义得以生成。
阅读中国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最基本的是“聆听”振奋人心的脱贫攻坚故事,最重要的是通过“故事”获取信仰的力量、自信的力量、国家领导的力量及精神的力量,从而建立稳固长久的民族自信。传播研究认为“受到某种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3]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传播本质上就是一种议程设置传播,其深入农村、表现农村脱贫攻坚肌理的讲述方式具有强烈的历史逻辑性和可信度,易使广大读者在头脑中建构起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脱贫攻坚图像,最终沉淀为意识中的“现实世界”。这是一种充满崇高精神力量的现实世界,30年开山修渠引水的黄大发、力排困难种树护土的文朝荣、为了生存永不言弃的吴天来,一部部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谱写了一曲曲脱贫攻坚精神伟大华章。“高尚语言的作用不在于说服别人,而在于引导别人。无论以哪一种方式,一直以来,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叹的总是简单的讲述而非说服,或仅仅对我们欲望的满足。通常,我们可以掌控在何种程度上听从别人的话,但高尚的篇章有一种无可抗拒的力量和优势,能够征服听者”。[4]无论是脱贫攻坚主题文学读物中典型人物的精神感召还是落后群众的精神转向,都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叙述方式和情节内容影响阅读者,默化于心,潜化于行。
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富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精神文化意义,是关乎脱贫攻坚事迹传播、民众精神进步,建立文化自信、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有益读物。其阅读价值超越了单纯的个体性审美享受和娱乐诉求,具有社会性,应重视其阅读情况。
在阅读实践活动构成要素中,出版生产及出版物居于基础地位,为阅读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近年,“脱贫攻坚”成为国家、社会的讲述主题和出版主题,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竞相显现,为相关阅读实践的充分开展提供了必要资源。从市场表现和相关阅读活动情况进行考察,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阅读情况整体向好,但也存在较大的推进空间。
近年来,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创作出版成果丰硕,呈现“高开”趋势。2017年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积极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主题作品创作。中宣部公布的《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显示,110种图书选题中含有扶贫(脱贫攻坚)故事、案例、群英谱、报告文学等字样的故事性、叙事性、非政论性理论性脱贫攻坚类书目有16种(不含画册),加上《西海固笔记》《江山如此多娇》等其他相关7种选题,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选题达23种。出版社积极加入脱贫攻坚主题文学的组织创作与出版,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打造“扶贫攻坚出版工程”精品出版物,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与湘潭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组织“脱贫攻坚在湖南”系列丛书,《海雀,海雀》是贵州人民出版社“探讨用文学形式来塑造文朝荣形象话题构想”的优秀成果,等等。在各级文化宣传部门、作协、出版机构、创作者的合力与各类奖项、出版基金的加持下,近年来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获得繁盛发展,产生了《大国扶贫》《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山神》《塘约道路》《向往》《悬崖村》《井冈山的答卷》《高腔》《雪莲花》《西海固笔记》《迎风山上的告别》《人间正是艳阳天》《经山海》等众多优秀出版物。
尽管主题出版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但市场表现依然是考察其阅读情况的有效指标。目前,主题出版物已成为突出的市场热点。2022年1月6日,北京开卷发布的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在28种销量百万以上的图书品种中,主题出版图书占了17个品种。[5]
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是主题出版的重要成果,其市场反映亦是主题出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山海闽东》,2020年12月出版首印4.2万册,截至2021年1月29日发行4万册。[6]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扶贫一线手记》,2020年第1、第2册年总计销售9141册,实现销售码洋35.65万元。当当网评论数据显示,《乡村国是》《雪莲花》《经山海》《西海固笔记》等备受好评,消费者主要从脱贫攻坚故事的时代讲述、凸现时代大爱与情怀、生动描写乡村变化等方面进行好评推荐。
具有公益性和共享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及研讨会等的积极举办,也是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阅读情况的重要反映。共享性阅读活动是阅读动员与阅读实践的有效方法,是培养潜在读者和消费者的重要路径,读者可以在“听阅读”与“交流讨论”中完成阅读行为。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市场主体和创作主体都十分重视读物阅读的群体传播,各级各类新书发布会、作品研讨会、阅读分享会等线上线下火热举行,在切实促进出版物广泛传播的同时,对自主性阅读形成巨大推力。
总体来看,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繁荣,代表性作品获得广泛阅读。在脱贫攻坚、主题出版和全民阅读的话语引领与民众阅读的自主性需求下,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阅读情况整体向好,但也存在较大的促进空间。比如,部分出版物基于对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的流程性描写,因内容同质化,表现平面化、模式化而未获读者青睐;有的读物缺少温情与厚度,容易造成阅读疏离感;传播媒介与传播途径较单一;相关出版、文学学术研学还较欠缺,未能强力带动阅读实践等。
出版物的阅读状况实质上是市场需求的表现,出版物市场需求是一种潜在的市场需求,具有可诱导性,“通过市场活动或改变影响读者需求的某些社会因素,可以使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7]充分发挥“主题”与“文学”的融合出版优势、拓展传播思路与渠道、推进学生群体与村民群体阅读等是促进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阅读的有效举措。
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具有“主题”与“文学”出版的两重属性,既有主题出版的一般共性,如政治性、时效性、公益性、重大性;又有文学出版物的审美性、时空超越性与生动形象性等。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可读性强,让广大普通读者自然贴近宏大主题。出版单位要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优势,打造既有严肃性又有可读性、审美性的高质量主题出版精品。
高尚的思想与丰富的内容是打造优质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两大核心要素。出版机构在组织策划阶段,应围绕“脱贫攻坚”特定主题,坚持正确思想导向、丰富出版选题、拓宽表现维度、挖掘表现深度、重视情节设置。同时,寻找优质作者,力求在叙述视角、叙述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凸显特色与温度。作者身份、视野与个性化叙事的差异直接关乎读者的阅读体验。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是文学、出版业对脱贫攻坚伟业的现实反映,其优质作者不仅仅局限于名人大家,也可以是对“脱贫攻坚”最能感同身受的扶贫者与贫困者。
当然,出版创作者还应重视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物质形态意义生产,精细编校,在结构安排、话语表述、版式设计、外观装帧等方面凸显文学艺术美,从形式、物态层面影响、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图文互动是纪实性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重要的表现形态,“图像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往往也在唤起情感”。[8]纪实性脱贫攻坚主题文学读物在选取图像资料时,应更注重图片阅读的情感功能,而并非“记录”功能。
首先,顺应新媒体时代阅读生态,重视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中青年人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通过“视频讲书”方式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超过三成的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习惯。[9]出版单位及阅读推广部门应更加重视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媒介性质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优化与互联网或新媒体相关的阅读服务,充分利用音视频服务平台、网络阅读平台及学习平台,多维度展示、传播脱贫攻坚主题文学读物,与时俱进,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推进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广泛阅读。
其次,注重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与相关文化资源的融合传播,多路径推广阅读。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一般是基于某一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践的故事讲述,其典型人物及典型事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和文化意义。出版社与阅读推广方可将其与相关的乡村地域性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进行多元融合,提升宣传质效。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的2020年天府书展,用文旅融合的方式开展“读行护照”活动,效果显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将《人间正是艳阳天》放置在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十八洞村时到访的第一户普通百姓家进行展示销售,较好实现读物的文化资源、地域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多元融合传播。
作为普适性文学读物和富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主旋律读本,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具有群体通融性,其真实读者可与隐含读者重叠,是适合全民阅读的普及性读物。不过,无论从内容、表现形态还是精神赋能角度考察,学生群体和村民群体都是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代表性“理想读者”。
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阅读利于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播,其崇高文化滋养可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性格品质的积极发展。针对学生群体的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及阅读推广要分层进行,对低年龄段学生,出版单位要注重图画类、文字类等多重形式的儿童文学开发,积极开展校园阅读宣传活动和主题阅读活动;对中高学龄段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除了常规的阅读推广活动,还可以邀请优秀作者、评论家、编辑等开展学术讲座与创作、出版交流研讨会,注重主题出版、文学学术研学对脱贫攻坚主题文学读物阅读的强力带动。
此外,脱贫攻坚主题文学读物是创作者沉入农村,体会感知乡村脱贫攻坚生活实际创作的叙事性文本,具有强烈乡村生活气息,是真正适合乡民群体的“通俗”读物,是乡村读者易读、乐读的“写自己”的出版物,加强村民群体对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阅读具有叙述逻辑和话语基础。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最主要的公共阅读空间,为村民的阅读需求提供了优质场所与资源保障。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显示,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目录中均含有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加之各地农家书屋自主采购的脱贫攻坚主题文学读物,保证了乡村脱贫攻坚主题文学阅读的读物可及性与到达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增加村民阅读刺激。首先,推荐目录在文体上偏重纪实性读本,建议增加小说的推选力度;其次,随着村民数字化阅读和手机智能阅读习惯的形成,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也在逐步加强,今后应加大脱贫攻坚主题文学的数字化与媒体融合出版,以适应村民碎片化、轻松化的数字阅读偏好;最后,随着村民阅读自主性意识的加强和农家书屋“百姓点单”服务模式的深化,出版社应主动出击,做到积极宣传到村,并依据需求侧阅读期待策划出版精品读物,深耕乡村群体阅读事业,切实推进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乡村阅读的发展步伐。
任何出版物须进入阅读环节,其出版活动才具有意义,在“作者—文本—出版—阅读”的格局中,“出版—阅读”的距离是整个出版活动的“最后一公里”,缺失这“最后一公里”的繁荣,出版物就仅仅是表述与呈现,无法较好实现传播与响应。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是近年来重要的出版主题和主题出版,对讲述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提升民众精神、滋养民众性情、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有着重要意义。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的阅读情况应引起关注并获得及时推进,以期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更好实现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出版扶志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