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女生的offer》:“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IP衍生节目研究

2022-11-22 00:46
视听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拟态主播媒介

郝 勇

2021年“双11”前,美one公司制作的8集实验性微综艺节目《所有女生的offer》取得了较大的关注度。根据新浪数据中心、微博综艺统计数据,2021年10月11日至10月17日节目收官当周,《所有女生的offer》新增阅读量4.11亿,新增讨论量8万,总阅读量13.58亿。节目短视频播放量仅次于《脱口秀大会》和《这就是街舞》,以7166.1万排在第三。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分析《所有女生的offer》作为一档“双11”预热微网综能够成功出圈的底层逻辑,从而探寻基于用户视角的IP衍生节目发展方向。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把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受众基于特定需求“使用”媒介,从而得到“满足”的过程,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传播学家卡兹等人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

该理论通过分析受众动机、满足受众需求的视角,开创了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过程、衡量传播效果标准的先河,在受众行为理论中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融合传播背景下对我们理解用户行为,从而改进传播策略仍具备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受众的主动性大幅提升,受众不仅是受众,还是节目内容的参与者或创造者,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受众”已变为“用户”或“使用者”。在节目革新和转向中,要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和使用体验。[2]

二、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节目分析

面对新的媒体形式,虽然满足的侧重点和程度有所差异,但是受众接触媒介仍基于满足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精神和心理需求等基本需求。

(一)释放现实压力的心绪转换作用

《所有女生的offer》整体节目氛围轻松搞笑,主播团队和品牌方斗智斗勇,最后成功谈下offer的过程“太解压了”。虽然都是谈判,但是每一集的谈判对象类型、谈判方式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有的谈判针锋相对、你来我往,甚至有一点热血和刺激;有的品牌高管本身就有很强的综艺感,堪称行走的表情包。除了每集和各个品牌方的offer谈判之外,还有小型的解谜游戏挑战、翻出竞品品牌产品的翻包笑料等,使每一集的呈现都有或新鲜或有趣或温馨的亮点,充分满足了受众的解压需求,评论中也随处可见“下饭综艺”“太上头了”等评价。

(二)“拟态”和现实叠加的人际关系效用

通常来说节目能够实现的人际关系包含两种,作为“拟态”的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所有女生的offer》实现了两种人际关系效用的叠加。一是“拟态”人际关系。“拟态”人际关系指的是受众对节目中出现的人物产生的“熟人”感,跟随主播团队共同深入品牌方谈判,无形中拉近了受众和主播之间的距离,给了受众作为“所有女生”的代入感。为了给“所有女生”福利,主播和品牌方牺牲自身利益的谈判场景,“所有女生在前,offer在后”的宣言,将这种“拟态”的人际关系达到极致。二是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作为“双11”前的一档预热综艺节目,受众可以迅速在现实的社交圈中获得话题和谈资,从而直接满足参与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三)反省和协调的自我确认效用

受众往往会在节目中产生代入感,将节目情境中的人物、事件、矛盾解决方法等作为评价坐标,从而在与自身的对比中,反省和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所有女生的offer》节目场景包括品牌方办公大楼、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内容除了谈判之外,还穿插了对品牌方办公区域的探秘、品牌方工作人员的随机采访等。无论是节目中一线化妆品公司的真实工作场景和企业文化氛围,员工互动中“翻包”等小细节,还是激将法、以退为进、打感情牌等花式谈判技巧,都能够迅速地激起受众的比较或共情。尤其是众多品牌的女性高管形象,充分展现了女性力量,在轻松愉悦之余,也能带给受众更多的思考和解读。

(四)直接和间接信息带来的环境监测效用

从表面看《所有女生的offer》是一档综艺节目,但是在和品牌方谈判的过程中,融入了各个品牌王牌产品的精简介绍,能让节目受众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近期热门美妆护肤产品,同时初步了解这些产品的“双11”折扣情况。近年来,“双11”在巨大的折扣力度之余,也带来了活动复杂、虚假折扣等刻板印象。通过节目中的谈判过程揭秘,反复强调今年的折扣力度比过去更大,尤其是在谈判中要求不要赠品只要低折扣,或是不送小样直接送正装的冲突设定,也会改变受众的媒介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受众在“双11”购物中的媒介选择和用户行为。

三、“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IP衍生节目发展方向

近年来,IP衍生节目从早期的综艺节目未播花絮整合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先导片、加长版、小剧场等内容,甚至从衍生节目剥离成独立的新节目,在延展节目生命力的同时,也不断强化了IP价值。《所有女生的offer》结合了“双11”和主播本人的双重IP,可以说是一部特殊的“双11”直播先导片,它的成功大大拓展了IP衍生节目在新的领域的传播实践。

(一)把“幕后”搬到“台前”

《所有女生的offer》在内容上通过主播团队代表“所有女生”,与品牌方谈判“双11”offer,呈现了“双11”折扣价格背后的故事。作为一档IP衍生微网综,在形式上结合了Vlog和观察类真人秀的呈现形式,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满足受众基本需求的效用。每个品牌offer的谈判全程采用了纪录片式的叙事语态,而在每集的最后通过采访品牌方负责人等形式,用“现场”来解读“记录”,补充了人物的内心,对品牌行为进行升华。品牌方作为节目元素的一部分,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既是一次跨界融合,又是一次沉浸式的品牌共建。纪录片式的真实呈现、原生的工作场景等都迅速拉近了用户和节目、和品牌之间的距离。在节目中,并没有规避一些负面的评价,比如邀请了十几位女生参加的一次小型座谈,中间提出的商品太重、外壳容易磨损、粉扑偏硬等缺点,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节目中,显得更加真实、饱满。

(二)找准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

“幕后”内容千千万,如何选中最能打动用户的那个点?节目团队在制作前,就通过街采、问卷等形式,开展了数以万计的用户调研,既直接了解了用户的需求,又为节目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可以说,这档节目本身就切中了“双11”优惠规则过于复杂的痛点,迎合了受众希望看到直接折扣的诉求。《所有女生的offer》并不是节目团队在大促前推出预热微网综的第一次尝试,2021年“6·18”前就以小课堂讲课的形式,通过细分品类讲解进行“种草”。看似用了一种反效率的直播形式,实际上增加了用户对主播的信任,构建了更具专业度的品牌形象。

(三)情感和深度并存,深挖共情点

一档成功的节目背后,除了愉悦、有趣的部分,必然有能够激发受众共鸣、共情心理的部分,或引发节目之外更多的思考。《所有女生的offer》把很大的篇幅给了国货品牌,甚至严肃陈述了品牌的理念、研发等内容。如第4期节目中和花西子品牌共创的傣族系列,用到了非遗手工艺花丝工艺,把国货品牌和传统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能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发现中华文化之美,体现了赋能国货的情怀、责任感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双11”走到第13年,随着电商造“节”战线的拉长以及直播、团购等营销形态的长期冲击,已显疲态。《所有女生的offer》是一次很好的破局,在品牌商代表镜头前的“卖惨”背后,是品牌和直播电商的双赢。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受众的动机和节目对受众需求的满足过程,并在IP衍生节目未来发展方向上得到一些启示。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5-169.

[2]陈淼,王云峰.“使用与满足”的凸显——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电视,2021(6):81-84.

猜你喜欢
拟态主播媒介
村支书化身主播网上卖农货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日语拟声拟态词及其教学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