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姿俊
(重庆市字水中学 400021)
千百年来,动物与人的关系争论不休,动物对人类来言究竟是一种物品还是同舟共济的伙伴?动物有意识,能感到痛苦和快乐吗?动物也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吗?这些问题无不萦绕在研究学者脑海中。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试图去探究解释他们所认为的两者关系,更试图用他们的思想影响整片地域,乃至整个世界。直到19 世纪初,英国诞生了世界上首部动物福利法,为与当时普遍残酷对待动物的社会现实作抗争[1]。动物福利是指动物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所享有的基本权利[3]。2008 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提出关于动物福利的5 项基本原则,即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心理福利[2]。当代关注及重视动物福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全球化趋势,所以无论是何用途,农场养殖、科学实验、伴侣宠物、工作娱乐还是野生动物都有其相应的福利寓意。本文着重探讨奶牛在畜牧业的动物福利及对国家的影响。
生理福利即动物所处的环境是否满足动物所需的基本生理需求与生命保障。据有关报道,当前奶牛场普遍存在奶牛饮水重视程度不足而导致的水质不理想、有毒化合物超标、水温过低、饮水设备配置与清洁等问题[4]。但这些无不在影响奶牛的生理福利。研究表明,当硝酸盐浓度达到221~660mg/L 时可直接导致奶牛饮用后有生命危险[5]。而如果奶牛的饮用水水温低于3℃会导致奶牛消化率下降。除饮水方面存在的问题,饲料问题也应着重注意。若奶牛营养供给量达不到需求量,将会导致奶牛机体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发生。而奶牛饲料中若长期缺乏优质纤维,会出现牛瘤胃酸中毒现象,轻则影响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重则导致瘤胃微生物区系失去平衡,伴随乳脂下降综合征等[6]。
环境福利即动物所处环境是否可满足动物的生存条件。对于奶牛来说,环境温度过低和过高分别会引起奶牛冷热应激,导致采食减弱,代谢失常等[7],同时环境的相对湿度也不能过高,过高会导致饲料容易霉变,且养殖过程中也需经常通风,若通风不足,将导致空气中的NH3、H2S 等浓度过高,从而会出现奶牛免疫力下降等中毒现象[5]。据了解,个别养殖场为了自身利益,采用硬度较大的漏缝地板,极大危害奶牛的蹄腿肘及乳房等,从而增加疾病发生概率[11]。现今普遍存在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也因饲养密度过密,导致奶牛健康程度降低,从而使牛奶产出量减少[12]。
行为福利即动物在表达天性时,环境中的任何因素不能阻碍其自由。奶牛每天至少需要12~13h 的躺卧休息[5]。而进食后的反刍行为可以间接维持瘤胃微生物的平衡和稳定[5],促进消化和吸收。有一些饲养员为提高牛乳质量对奶牛进行断尾处理,但研究发现,奶牛断对提高牛乳品质无显著影响[8]。恰恰在饲养过程中,奶牛常常用尾巴驱赶蚊虫,减少叮咬和疾病传播。断尾处理后奶牛出现频繁跺脚、扭头等[5]异常举动。
心理福利即在动物生长环境中考虑到动物的感受,减少其痛苦,增加快乐。如果没有考虑到奶牛的心理感受,会间接导致奶牛免疫力、产奶量下降等不良情况[5]。还有一些行为会使犊牛心理痛苦增加,如为保证牛奶质量,过早将幼小的犊牛和母牛分开。世界农场动物协会认为,这一举动是违背动物家庭关系和生理健康的[9]。但此外也不乏存在其他使其增加快乐的积极行为,如给奶牛播放音乐,据研究发现,音乐对动物维持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10]。
卫生福利字面意义是动物所处环境能提供给动物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长期卫生福利水平不足会导致奶牛心理福利缺乏,反之亦然,如上述所提到的强行饲喂与饲喂行为也影响到奶牛的卫生福利。因为强行饲喂会给奶牛带来疼痛、恶心与不适,若时间过长还会导致奶牛肝破裂等,使奶牛的正常行为变得困难[9]。而此种情况不合乎国际认同的动物卫生福利。
一些奶牛养殖场没有严格规范执行奶牛场的疫病净化措施,导致结核病等流行于奶牛群[13],有时甚至会威胁到人类健康。如英国的疯牛病、20 世纪初的艾滋病、21 世纪早期出现的SARS、及今年年初大范围爆发至今还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等,这些无不是因为人类对待动物方式的不恰当所导致的。我们应正确看待动物与自身的关系。我们受益于自然、动物,最终也会主动或被动的听命于自然。我们从奶牛中获益,也应考虑其需求与自由。
1849 年英国的《防止残忍对待动物法令》中规定“不可采用使动物拥有不必要痛苦或疼痛的方式对待动物[14]”。且在1990 年德国的民法典中也明确规定到“动物不是物“这一概念,并在1998 年颁布了《动物福利法》,其中表明人类有保护动物生命和福利的责任[14]。至今我国大陆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仍定义野生动物为“资源”,属物[14]。在1993 年欧盟制定了《关于屠宰或宰杀时必要保护动物的理事会指令》中明确指出要消除动物痛苦[15]。而我国颁布的屠宰法主要立足于动物产品质量及其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16]。在19 世纪初,西方哲学家讨论动物是否是物,以及动物是否具有生命价值等动物哲学问题[14],并出现了不同的思想,如动物机械论、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动物权利论等。人类的思想在不断进步,人们会把动物属性作为讨论对象,把对动物的情感付诸实践,使人类文明和思想随着时间流逝而向前迈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关于动物福利的思想还未找到一个真正、正确、完全以付诸实践的行为[1],为响应世界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观念,所以我们仍需进步。
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养殖业想与发达国家产生进出口贸易时,中国往往会因不满足动物福利标准要求而受到限制[13]。而就出现了动物福利的贸易壁垒。而又仅因为双方对待动物的看法不同,和西方国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不完全的残孽,进而出现了动物意义上的道德壁垒。近几年,我国一些禽畜生产加工企业在出口时就遇到被指责在饲养、运输、宰杀等过程中没有达到动物福利标准而被拒绝,甚至导致其中一些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3]。
从本文的第一节可以了解到,动物5 大福利对奶牛的重要性若没有达到要求,会给奶牛带来身心痛苦,必然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从而导致养殖业经济不景气。由此对一个奶牛养殖企业来说,满足奶牛的动物福利是一个有效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经营手段。重视动物福利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有效的举措[13]。
当前集约式养殖方案使奶牛承受不必要的负担[9]。首先应更新奶牛养殖人员的动物福利观念,明确其重要意义和必要性[4]。其次,养殖企业也应认识、接受福利养殖理念,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6],进而会促进整个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还可以创新应用更优良的饲养管理系统,可以参考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 系统[3],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实施数字化、标准化饲养,规避集约化的危害。
国家应健全有关法律法规。2017 年我国首部农场动物福利行业标准已通过国家畜牧业委员会专家审查[17]。2017 年10月,世界农场福利大会在杭州如期召开,此次会议表明中国农场动物福利状况有了整体提升,且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认可,更有意义的是让更多养殖企业关注动物福利,并主动承担历史责任[5]。但不可否认的是,在2018 年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仍缺少有关动物福利的法律条款,更缺乏对农场动物的法律保护[6]。
社会工作者应了解当代人民动物福利情况,组织开展多样且可持续性的公益项目,提高公众认识度与参与度,增强动物福利意识。动物福利研究者可以开展讲座扩大影响力,科普动物福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民众可以从简单的牛奶认识到动物福利对动物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从社会根本上追赶并超越西方对动物福利的思想。2018 年中国拍摄了首部农场动物福利宣传片,倡导民众关注动物福利,构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6]。
动物福利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只小小的奶牛就能看到拥有它所应该得到的权益;通过一个小小的奶牛养殖场就能看到奶牛福利是否被满足;通过一瓶小小的牛奶就能反映出一个社会、国家对奶牛福利、动物福利的普及程度。虽然社会对动物福利的认识尚浅,国家法律法规也不完备,但历史的步伐永不停歇。虽然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需要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