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运用芍药浅析

2022-11-21 03:47李姗姗鲁美君常佳怡
中医药通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利小便张仲景经方

李姗姗 鲁美君 常佳怡

张仲景经方遣方严谨,用药精良。芍药在经方中的运用频率位于第5,仅低于甘草、桂枝、大枣及生姜,其应用范围颇为广泛,所涉病证分布六经及诸多杂病。《伤寒论》用芍药方30首,《金匮要略》用芍药方34首,去除两书相同者9首,共计55首方(尚有5方在方后加减中用芍药,仅在芍药的加减分析中论述)。张仲景对芍药的运用可谓变化如神,对芍药剂量之加减亦甚为考究,经方中芍药剂量的增减或与之相伍药物不同,功效则随之变化。为求临床不惑,笔者从两书所记载的原文中探讨医圣张仲景运用芍药之义,以期为临床运用经方提供参考。

1 芍药剂量概况

上述55首方包括散剂7方、丸剂5方(见表1),以及汤剂43 方。因临床用药多为汤剂,故本文讨论张仲景所用的芍药剂量主要以汤剂为主。对除甘遂半夏汤(原方记载用芍药五枚)外其他42 首方进行整理,发现张仲景用芍药多为二两至三两,最多者六两,最少者六铢,故考虑将二两以下定为小剂量,二两到三两定为中剂量,三两以上定为大剂量。42方方名及芍药用量见表2。

表1 经方中含芍药的散剂、丸剂方名

表2 经方中含芍药的汤剂方名及芍药剂量

2 芍药配伍分析

张仲景运用芍药配伍精当,常与桂枝、甘草、当归等中药配伍,或调和营卫,或缓急止痛,或养血和营等,充分发挥了芍药的功效。《神农本草经》[1]记载:“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张仲景所处年代与《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相近,盖张仲景配伍用芍药之意,可从此书窥探一二。

2.1 益气和营,调和营卫张仲景应用芍药,取调和营卫之效者颇多。《伤寒论》[2]第12 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桂枝汤主之。”桂枝汤中桂枝味辛性温,辛可散寒,温则通阳,以助卫阳行于脉外,芍药味苦性平,益气和营,促使营阴行于脉中[3],两药等量相伍,营卫调和,则邪气乃除。如《医宗金鉴》[4]所言:“桂枝君芍药,于发汗之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其他如桂枝汤类方、麻桂合方、葛根汤方、柴胡桂枝汤、小青龙汤等,所用芍药亦为此意。

2.2 甘缓酸收,缓急止痛芍药为张仲景治疗痛证的常用药,其治疗痛证的处方运用芍药者占75%[5]。取其止痛之效时,常可配伍甘草、饴糖等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6]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小建中汤主之。”饴糖、大枣、甘草建立中焦之阳气;芍药重用六两,与饴糖、甘草之类同用,可增缓急止痛之效,诸药合用以解腹部拘挛疼痛。又如芍药甘草汤,应用芍药也是此意,现代研究亦表明,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癌性疼痛患者疗效甚佳[7]。

2.3 养血柔肝,充养血海芍药发挥养血敛阴柔肝之效时,常配伍当归、川芎等补血理气药。《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中妇人胞阻漏下不止者,用胶艾汤治疗。方中阿胶、艾叶养血温经;芍药配当归,养血调肝,以充血海;芍药伍川芎调肝理气;芍药伍干地黄补血养阴。诸药合用,以清酒为引,补其冲任,固其经血,血归经中则病有可愈之机。当归芍药散中亦以芍药配以当归养血调肝,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妇人妊娠腹中㽲痛[8]。其他如治疗妇人妊娠血虚湿热胎动不安的当归散、妇人冲任虚寒兼有瘀血内阻的温经汤、阳郁寒厥的四逆散中配伍芍药,也具养血调肝之意。此外,温经汤中所用芍药,和川芎、丹皮同用,兼寓活血化瘀之意。

2.4 活血消癥,散瘀止痛芍药破坚积,治疝瘕,与桃仁、丹皮等药相伍,可益活血散瘀之力。名医曹颖甫指出:“丹皮、桃仁、赤芍,则攻瘀以疏达之”[9]。《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云:“妇人素有癥病……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妇人停经不到三月,下血不断,自觉有“胎动”,为瘀血积于胞宫,血不归经所致。方用桂枝茯苓丸活血消癥,散瘀止痛,瘀去崩漏可止,血得温则行,药用桂枝味辛性温,可通脉行血;桃仁活血化瘀以消其癥瘕;芍药伍丹皮既可活血散瘀,又可凉血清瘀热,且芍药敛阴,防化瘀药伤血[10],兼具缓急止痛之功,可止癥瘕腹痛。排脓散中枳实破气行滞、除热消痞,芍药养阴和血、凉血散瘀,两药相伍,可行气化瘀,加排脓要药桔梗,可治金疮化脓。此外,鳖甲煎丸、土瓜根散中应用芍药亦有活血散瘀、和营止痛之效。

2.5 益阴和脾,通利二便《神农本草经》云芍药“利小便”,《名医别录》[11]指出芍药“利膀胱、大小肠”。《本草蒙筌》记载:“仲景治伤寒每多用者,抑非以其主寒热利小便乎?一说:芍药本非通利之药,因其能停诸湿而益津液,故小便自利,于义亦通。”

2.5.1 利小便 《伤寒论》第82 条肾阳虚水气上泛导致的心下悸、身瞤动以及第316条肾阳虚水停引起之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均用真武汤治疗。方中附子温肾助阳为君,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伍芍药利其小便,使水邪从小便而去。此外,配伍芍药亦具以下意义:一者,芍药益阴,引阳药入阴发挥利小便之功,又防附子燥热,兼顾利水却不伤阴;二者,芍药敛阴舒筋,可解筋肉瞤动,又缓肌肉疼痛。而五苓散证同有小便不利的症状,却不用芍药,盖因五苓散证病因为太阳表邪下传膀胱,影响膀胱气化,水气停滞,不能输布,病在于气,故用桂枝温阳化气且兼顾解表,二苓、泽泻利水,气行则水行,小便自通,若用芍药,恐其阴敛之性阻碍阳气。又如小青龙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症见小便不利者,配伍芍药都具有通利小便的作用。

2.5.2 通大便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15 条和《伤寒论》第247 条为脾约证治,麻子仁丸主之。《伤寒论本义》[12]释为:“浮盛之胃热与涩虚之脾阴相搏则津液日耗,大便必难,其脾燥不能运旋,遂约省所出,渐至于无。”方中火麻仁、杏仁合用,增强润肠通便之效;小承气三味药清热行气,以助降气下热;芍药性苦泄,养血滋阴和脾,与麻仁相伍可滋脾生津,增润肠通便之效,诸药合用,以蜜为丸,共治脾约证之大便硬。大柴胡汤中芍药伍大黄治其腹中痛,芍药伍枳实亦可通泄大便,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大便不通。

2.6 益阴和阳,反佐峻烈真武汤中,附子辛热温壮肾阳,芍药苦寒和里益阴,两药相伍,刚柔相济,可制约附子刚燥之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驱寒剂》云:“若不用芍药顾护其阴,难以制附子之熊烈之性,芍药能破阴凝,布阳和,护阴而不会敛邪,附子与芍药合用,符合温而不燥,刚柔并济之理。”又如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中,芍药与附子相伍,亦具此意。

3 张仲景加减芍药分析

张仲景运用芍药变化如神,药量增减之间,药效即可改变。

3.1 加芍药仲景方以“加芍药”命名的方剂有2首,为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又名“新加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太阳病发汗过度,营阴不足身体痛者,用新加汤治疗,方中加重芍药意在增强滋养营血之功,加人参气阴并补,加生姜一两可借其辛散温通之力而走于外,令全方之益气养营的作用达于体表,补而不滞。太阳病下之后,邪陷太阴,络脉瘀滞拘急不舒,故见腹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加芍药三两,加芍药非取其敛阴补血,而是取和脾通络、缓急止痛之效[13],脾络通则腹痛自止,如清代名医汪苓友所言“加芍药以和太阴里虚之腹痛”[14]。另有5首方在加减法中应用芍药,见表3。由表可知,仲景方加芍药者,其症状多见疼痛,用芍药或和脾通络,或柔肝缓急,或通利血脉,但本意盖多取其缓急止痛之效。

表3 在方后加减法中用芍药的经方

3.2 去芍药仲景方以“去芍药”命名的有5 首,为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此5方证的病机或为心阳虚,或为心肾阳虚,或为心阳虚兼有痰饮,或为肺阳虚有寒,其根本病机均属阳虚。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太阳篇》[15]言:“阳亡于外,宜引其阳以入内,芍药在所必用;阳衰于内,宜振其阳以自立,芍药大非所宜。”笔者认为,芍药味苦,酸苦涌泄为阴,其苦阴之性会阻碍阳气振奋,非阳虚之所宜,遂去除。

另见4首方在加减法中去芍药,分别为桂枝加芍药汤及桂枝加大黄汤方后第280 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真武汤方后注“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通脉四逆汤方后注“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芍药苦泄沉降,太阴病脾胃虚弱者、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衰弱之下利者不宜使用;少阴病若咽痛,芍药苦泄开破应减去,加桔梗以开喉痹。

4 小结

张仲景运用芍药灵活多变,配伍精炼,其剂量不同,功效亦有所差异,小剂量多用于麻桂合方以发挥调和营卫之效;大剂量多用以缓急止痛、补虚柔肝;中剂量应用较为灵活,可根据病证合理选择药物配伍,发挥其调和营卫、缓急止痛、养血柔肝、活血散瘀、通利二便、反佐峻烈等功效。张仲景用方加芍药者,多用以缓急止痛;去芍药者,或缘其味苦,阴柔沉降,用之怕阻碍阳气,不利于阳气生发布散。总之,张仲景悬壶济世,应用芍药增减适宜,配伍得当,处方精良,为后世临床处方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利小便张仲景经方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综述
《伤寒论》辨小便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经方治疗急症3例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
经方组合临床运用举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