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素兰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教育强国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点,中小学教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者,应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为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对教师而言,勇于创新,勤于创新,是教师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与路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在创新之路上,教师是学生的指路灯。[1]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与先导。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具备创新能力能更好地适应、实施和创造性地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影响其实施教育创新的可能性,而且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2]教师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适应并引领新课程改革。如新高考改革实施以后,高考命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命题方向从单纯考查知识逐步走向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考试内容主要是对解决学科问题的本原性方法的考查,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试题综合性、开放性和情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2019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的定位,促使高考命题趋势出现了新变化,即以情境为载体、注重素养考查、关注跨学科命题,对扭转教育应试化、发展单一化、评价唯分化的局面举足轻重。[3]笔者认为,不论是教育评价还是课堂评价标准,育人成为首要目标,而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与目标。由此,育人目标以及中高考命题导向的变化,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必须发生变革,这种变革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并且在其创新人格、思维和创新技能方面应当有突破性的转变。这种变革其实就是一种创新,以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4]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更能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易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更有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最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5]然而,我国中学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目前处于低级阶段,创新意识尚处于萌芽之中。[6]
教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把创新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创新思维,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开放性教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充分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教师的创新方法和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新课程改革注重实践育人,强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科思维、学科方法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探究发现与创造,更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知识之间的链接、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STEM课程等概念,倒逼教师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改革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根本与关键。唯有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才有可能真正落实发生。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显得非常重要而关键。教师评价与反馈与教师的工作正相关,提高了教师的信心及其工作满意度,增强了其工作动机。[7]
创新能力探索,最初发生在20世纪中期的企业界,然后被应用到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创新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美国企业届率先发起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运动,重视工业组织与高校的合作,注重技术培训。1970年之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以创新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活动。各国教育界相继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目标。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倡创造教育。20世纪80年代,一批优秀大学如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开展创造学培训班,之后关于创新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
何为创新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指神智正常的人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凭借个性品质开展创新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和智力品质。不同领域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内容结构和内涵特征。其中,以美国心理学家泰勒(K.Taylor)关于创新的概念最受关注,并且其概念具有很好的层级性与应用性。泰勒根据产品的新颖独特性和价值大小的不同,将创造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8]:一是表达式创造力,以自由和兴致为基础,因情境而产生,随兴致而发。二是生产式创造力,以模仿和应用技术原理为基础,解决特殊与实际的问题,生产完善的产品,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精致性、效率性、完善性等特点。三是发明式创造力,表现为用新眼光看待旧问题,以取长补短的方法创造出更简便、经济、有效、实用的新产品或新方式。四是革新式创造力,表现为对已有理论、产品的创新和添加新内容、新意义。五是高深的创造力,表现为能处理复杂的资料,形成崭新的原理原则或有系统的新学说。这是最高境界的创造力,只有少数专家才具有这种创造力。
泰勒关于创造力或者创新能力的观点,日益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其他领域存在差别。教育领域创新指对旧的观念、方法、技术和手段等进行改革、改造的过程,也可以参照泰勒的观点分层级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可以综合为一种渴望并善于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点,研究、产生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新理论,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高效性地解决教育教学课题,有利于开展教育创新活动的各种能力。斯滕伯格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由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相关知识技能等构成的复杂能力。[9]大多数人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笔者认为,教师的创新能力应该具备双重含义:一是教师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技能等,二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激发与培育学生的创新品质和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既是一种态度、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人格素养,更是一种技能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的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与智商有关系,还与个性品质有极大关系,其内涵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包括思维品质与行为方式特征。如果仅仅将创造力局限于智力范围而忽视创造性人格,就容易导致教师对创新能力产生偏见。
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首先是一个研究者、探究者,然后才是一个创新者。教师能够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找到突破传统的新元素和新方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创新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共同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研究是教师创新的基础,教师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时代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有责。皮亚杰认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培养创新者、革新家,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教师应该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方面成为学生的典范。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导向,教师创新评价也一样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回顾以往关于中小学教师创新能力评价,存在几个争议:一是关于教师创新能力内涵特征的争议。二是教师创新能力评价的标准不一,创新能力评价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仍存争议。三是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涵盖面很宽但是有模糊的核心素养,难以进行科学的量化研究。事实上,大部分研究只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窄化了教师创新能力的范畴,教师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少之又少。
教师创新能力评价需要厘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厘清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特征,二是厘清教师创新能力内外影响因素。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大多为经验总结或者思辨性研究,但是也有一些量化的研究结果。影响教师创新能力因素主要包括外部资本、政策环境、创新制度和功利价值观、学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考评制度和生活压力等方面。[10]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多种条件的影响。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中小学教师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必须考虑条件保障因素。一方面,学校对教师创新的支持,可以通过满足教师的关系需要和能力需要激励教师教学创新。[11]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设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12],需要从教师培养制度包括职前培养制度和职后实践制度进行变革,在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等制度上有所革新[13]。
另一方面,教师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求变意识和知识积累能力。[14]教师的认知参与和教学参与是培养教师创造力的两个最关键的要素。[15]教师创新力作为一种智力能力,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更多地受到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等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是否能够乐观对待教学与科研以及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能及时调整心态坚持完成任务等都是教师创新素养的重要内容。[16]建立有利于教师创新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创新教师评价是鉴别教师效能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7]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对搜集到的关于创新能力概念解读与界定的内涵特征进行结构性分析,提炼关键词,把教师创新能力概括为六个维度,即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成果和创新条件保障;通过开放式问卷,让教师对教师创新能力进行关键词表达法,通过编码提炼和德尔菲法,获得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观测点;最终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维度、23个指标和69个观测点,具体评价维度与指标见下表。
中小学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框架指标体系表
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采取教师创新能力内涵评价为主,外部条件评价为辅的评价框架,是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育教学工作、主观与客观、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超越了中小学具体学科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可以为各个学科以及不同教师个体以及学校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创新能力,包含教师个体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成果,涉及条件保障主要包括政策大环境以及学校微观环境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每个维度下的评价指标涉及教师工作以及对学生的引领与激励,包括教师的育人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及方法创新能力等,旨在为引领和促进教师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往往善于从客观实际以及具体教学条件出发,基于个体创新意识与创新人格,运用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生成自己的创新成果包括创新性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技术与策略等,制定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总之,教师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养的集合体。很多研究者从外部因素来考虑,认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构建以制度创新为主的条件保障支持系统。有的学者关注增值评价与柔性指标对促进教师创新的关键作用。[18]笔者认为,教师创新条件保障,依然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强对影响教师创新的政策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督导与督查,但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必须首先基于教师创新素养内涵发展与创新能力评价。未来的教师评价,需要将创新能力纳入教师测评体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师创新内在动力,强化教师创新意识,培养教师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促进教师认知方式转换,激励教师勇于创新并在创新中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