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媛
灵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400
肾病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一种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老年﹑糖尿病﹑肿瘤患者及妊娠女性中本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从儿童到中老年人均可发病,好发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者﹑不规范用药患者以及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的人群[1-2]。目前,临床针对肾病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患者发病后,以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患儿因早期表现出全身浮肿症状而引起家属重视前往医院就诊[3]。有研究指出,营养不良属于临床各种慢性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肾脏病变病情相对复杂,其机体能量消耗难以预测,再加上慢性肾脏疾病治疗周期漫长,故这类疾病患者属于营养不良风险高发人群[4]。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学者探讨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营养不良预防性护理措施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护理工作者选择针对性营养护理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①及时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如钙﹑铁)﹑维生素: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异常,机体容易丢失微量元素,护士及时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多食用富含钙﹑铁﹑维生素等物质的水果蔬菜,以确保微量元素补给充足,预防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5-6]。
②控制钠盐摄入:针对中重度水肿患者,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g左右,若患者水肿症状极为严重则暂时禁止摄入钠盐,但在此期间注意定量补充蛋白质。普通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日0.8~1.0g/kg;肾病综合征极期患者蛋白摄入量增加至每日1.2~1.5g/kg,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日0.6~0.8g/kg[7]。
③热量维持:临床针对肾病综合征会采用激素开展治疗,此时患者若吸收热量过多,则容易导致体质量增加;但吸收热量偏少又会引发蛋白质分解情况,故护士为患者制定每日食谱时注意严格把控热量的合理摄入,避免过多或过少,以维持患者机体营养均衡[8]。
④脂肪合理摄取:护士嘱咐患者尽可能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可选择由鱼油﹑植物油制作的食物。
饮食营养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让患者进行丰富的钙﹑维生素含量补充,能够增加机体免疫力﹑降低骨质疏松情况的发生;日常盐摄入量的控制能够避免患者的病情加重,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合理科学的热量摄入,能够确保患者体内的热量平衡,避免蛋白质分解﹑体质量过重情况的出现;脂肪摄入量的控制能够使帮助患者更好的予以体质量控制,有利于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罗桂娟﹑黄春红[9]等学者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后,其改良主观营养评分以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其护理满意度(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
相关报道指出,肾病综合征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患者日常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营养均衡﹑促进疾病恢复﹑维护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10]。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要求护士在入院确诊后立即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结合其体质指数﹑饮食习惯及消化功能等制定个体化膳食营养方案。
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中对患者脂肪摄入量予以严格限制的同时,提出选用植物蛋白以代替动物蛋白,从而降低机体血脂水平,有助于总胆固醇恢复。但又有研究指出,豆制品作为植物蛋白,其分子量较大,不利于对患者肾小球的保护,因此考虑跟改为分子量较小的动物蛋白(如羊奶﹑脱脂牛奶等),避免加重患者肾脏负担[11]。肾病综合征患者因相关营养素转运蛋白的丢失,机体微量元素易发生代谢性改变,出现低钙血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并发症,而早期为患者开展个体化营养干预,重视对膳食中钙﹑锌﹑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能够有效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12-13]。杭孟平﹑吴婷[14]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的干预组患者干预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钙及体重)﹑脂质代谢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及载脂蛋白ApoB)及水肿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常规基础医学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乃后天之本,二者在生理及病理方面的关系相当密切;其还将肾病综合征归属“水肿”﹑“腰痛”﹑“尿浊”范畴,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水湿及瘀血[15]。中医饮食护理中护士辨证施护对症选择相应的饮食材料,以辅助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例如,患者通过辨证为寒湿型体质,则护士可在食谱中加入肉桂﹑干姜等辅料以温补患者脾肾阳气;患者通过辨证为脾胃湿困型,护理人员在食谱中添加香菜﹑茴香等具有芳香化湿功效的食物,嘱患者多食;患者通过辨证为湿热内盛型,则在食谱中添加白茅根﹑芦根﹑冬瓜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材,这类食品通常煮水代茶饮;患者通过辨证为脾虚水肿型,嘱其多食用小米山药莲子粥﹑薏米芡实赤小豆粥等具有健脾助消化作用的饭食,帮助患者健脾利水消肿。
中医饮食辨证施护依据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与疾病的药食同治原则,为患者选择有益于肺﹑脾﹑肾等脏器的食物,并注意避免汤肴加重患者肾脏负担,药食合用可协同发挥作用,促使疗效进一步提升。王亚玲﹑张茹﹑李桂霞[16]等人研究中指出,观察组(常规护理+中医辨证饮食护理)患者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心理状态﹑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93.88%)均优于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7.55%)。此外,肾病综合征具有病程长﹑治愈难度大的特点,患者在疾病反复发作﹑长期治疗过程中情绪逐渐呈现负面化,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17];而中医也认为气生百病,负面情绪会导致脏腑气机不畅,气机紊乱又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积极开展中医情志护理以改善病情,可显著提升患者坚持补充营养的信心。
肾病综合征病情迁延难愈,长期服用激素容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导致患者治疗配合度下降,从而影响临床疗效或造成疾病的反复[18]。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而缺乏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往往无法有效配合[19]。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强烈的健康意识,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对生活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调整,确保身体趋于健康状态。戴泳仪﹑林开学﹑方黛琪[20]等学者发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提供健康意识理论指导,可有效提高其饮食依从性(高达92.45%);且疾病认知度﹑负性情绪(焦虑及抑郁)﹑生存质量以及慢性病韧性程度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常规护理干预(15.09%)也更低(3.77%)。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通过积极开展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及时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控制钠盐摄入;热量维持;脂肪合理摄取),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开展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通过辩证施护为患者选择不同功效的针对性食物,均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营养支持。此外,积极开展健康饮食指导可提升患者饮食依从性,进一步改善其机体营养状况,但更多的营养护理方案仍有待临床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