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

2022-11-21 08:52罗木青
今日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循证支气管哮喘

罗木青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542800)

支气管哮喘即哮喘,属于儿科一类常见疾病,其出现和遗传因素、变态反应、呼吸道病毒感染及气道慢性炎症反应等有关,主要症状包含胸闷、咳嗽以及喘息等,病情严重者能出现肺气肿和呼衰等并发症,危及其生命[1]。有资料显示[2],因支气管哮喘前往医院就诊的患儿数量占儿科就诊总数50%以上,有关该病预防和治疗工作逐渐受到临床高度重视。当前,该病暂无彻底根治方法,疾病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患儿哮喘症状,维持其正常活动能力。临床在开展基础治疗的同时,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加快其康复进程,提升其生活质量。本文围绕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新进展进行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1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的早期症状包含流泪、喷嚏以及干咳等,后产生呼吸增快、呼吸延长、喘息、发热以及腹痛等症状,多伴随烦躁不安表现,甚至能出现吸气三凹征、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和面色发绀等表现,除此之外,可能伴随心动过速等表现[3]。戴晴霞[4]总结了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主要包括:(1)休克和心律紊乱:哮喘持续状态多为缺氧引发,因此能观察到该类并发症,且治疗不当也能引发休克和心律紊乱,同时出现风险较高。(2)呼吸衰竭:多见于呼吸和紧张等因素引发体力消耗,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和吸氧血症。(3)肋骨骨折:该类并发症较为常见,在长期发病或自幼患病者中较为多见,出现在剧烈发作时期。(4)肺部感染:气道痉挛、不易排出分泌物、气道局部的抵抗力较差和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均属于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5)气胸:多是急性发作阶段的肺泡内压水平过高引发,多见于中度肺气肿和伴随肺大泡者。

2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较多,涉及过敏原、非特异刺激物质、气候、运动、精神、遗传和药物等,其中过敏物质能分成吸入性的过敏原、食入性的过敏原、病原微生物和其毒素等。非特异性的刺激物质包括油漆等刺激气味、香烟以及灰尘等,能给迷走神经和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带来刺激作用。突然性气候改变,例如气压下降和气温下降等,也能引发疾病,因此该病多见于春季和秋季。大笑、大哭和恐惧等也能导致疾病发生,这和情绪激动时的迷走神经兴奋之间有关。张文静[5]等认为,小儿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具备遗传性,伴家庭过敏史者的发病风险有显著升高。除此之外,剧烈运动和药物刺激等也能导致疾病发生。

3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原则

治疗疾病的主要原则是将病因祛除、控制疾病发作以及预防疾病复发等,坚持持续、规范及个体化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重点在于平喘和抗感染,便于迅速减轻患儿症状;处在缓解期需要坚持长期的抗感染治疗,避免接触到各类发病因素,以免症状继续加重,并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同时应注意结合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等工作[6]。

4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模式

4.1 常规护理模式以往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建议适当卧床休息,等到病情好转后能起床开展活动,防止剧烈活动;确保病室安静且光线适宜,维持病房中环境和床单位整洁干净;于饮食上排除能致敏的动物性食品之外可予以高生物效价优质动物蛋白,例如肉、奶、蛋等低盐饮食;避免和过敏源相接触;处在急性发作期者予以吸氧和心电监测,遵医嘱采取药物雾化吸入,静注抗生素和甲泼尼龙等。虽常规护理模式能于一定程度上确保治疗工作顺利开展,但收获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7]。伴随医疗技术迅速进步,该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需要积极探索出更为有效、合理的护理模式。

4.2 协同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属于临床一类新型护理模式,陆东霞[8]对急性发作阶段的支气管哮喘共70 例患儿进行研究,一组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行协同护理设为试验组,最终发现,试验组于有效率上达到94.29%高出对照组74.29%,试验组家长的知识知晓度是94.29%高于对照组家长68.57%,说明对处在急性发作阶段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开展协同护理能提升其疗效和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协同护理模式在开展责任制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的自护能力,鼓励家属参与患者护理,经患者家属与医务人员之间交流沟通,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医护关系,有助于获得患者和其家属积极配合,进而确保护理效果[9]。

4.3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支气管哮喘患儿于治疗后症状能得到明显缓解,但因部分家长缺乏疾病有关知识,未重视疾病的持续性治疗,容易导致患儿的病情反复发作。家庭因素属于影响患儿预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对提升患儿的预后水平有着积极意义[10]。孙俭[11]通过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一同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和其家长开展教育,特别是重视家长的教育工作,提升其对患儿的管理能力,经加强对患儿家长知识培训工作,能使其充分掌握到疾病及治疗有关知识,提升治疗及控制疾病的自信心,进而有助于患儿疾病缓解和控制,减少病情的急性发作次数,保护患儿肺功能。王丰瑞[12]对支气管哮喘合计90 例患儿开展研究,一组予以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除对照组护理之外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设为观察组,最终发现,观察组家长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长,观察组的疾病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次数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说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能提升家长疾病认知及满意度,减轻患儿的病情,改善其预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将患儿家庭当作医疗团队合作者,积极鼓励患儿的照顾者参加到医疗及护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家庭成员选择权及意见,便于护士和患儿以及家庭间建立尊重、合作、支持以及互利的伙伴式关系,有助于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4.4 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指的是护士于护理实践期间采取现有最佳科学证据为患者开展护理,于20 世纪90 年代引入国内,经推广迅速变成21 世纪国内护理实践的重要标准[13]。从循证护理引入到国内以来,哮喘专科护士致力于分析循证护理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当中的应用效果。经研究发现[14],对存在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开展循证护理效果确切,能改善其各项症状。杨海燕[15]研究显示,对存在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开展循证护理能显著减轻其气促、咳嗽等症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其疾病复发率,缩短其住院天数,减少其住院花费,减轻其经济负担。循证护理经寻找到最佳的临床证据能为哮喘患儿管理带来可靠科学依据,同时制定出各类护理措施,能改善患儿预后,提升护理质量[16]。于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循证护理能力的优秀护理人才,可提升护理团队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

4.5 阶段性护理阶段性护理属于临床一类重要的护理模式,周璇[17]对支气管哮喘总共82 例患儿开展研究,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归为对照组,一组除常规护理外加以阶段性护理设为观察组,最终发现,观察组在体征和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短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阶段性护理能有效减轻患儿的疾病有关症状和体征,改善其遵医行为,提升家属的满意度。阶段性护理经细分层次、步骤和细节对患儿开展护理,充分体现出将患者作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护理针对性的要求,能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促进护理质量提升[18]。

5 小结

支气管哮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公共性的健康问题,对患儿和其家庭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虽该病不能治愈,但经科学、系统性管理能控制病情发作,避免对患儿的正常活动产生影响。伴随护理理念更新及护理技术进步,哮喘护理模式从以往常规护理逐渐发展成为多种科学、新颖的护理模式,包含协同护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循证护理以及阶段性护理等,均能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于护理期间,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及时对护理措施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患儿的最新情况,防止其病情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循证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