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创客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2-11-21 23:50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群体农业

杨 政

(衢州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农村建设缺资源、缺资金,最缺的还是人才。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而“创客”是点燃“双创”热潮的新动力,农业领域迫切需要在创业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深层次解决今后现代农业谁来引领、谁来做的问题。“农创客”概念在浙江的兴起,始于2015年,指的是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创意理念、创新精神、创业热情的投身现代农业创业的大学(大专)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且在农业技术、模式、营销、产品等方面有创新突破。农创客以高学历投身农业,用新思维从事农业,具有谋略决策、沟通协调、组织指挥和创新创造能力,能够带动农民提升农业、培育职业农民,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据统计,目前,浙江全省农创客已有1 700余名,其中“80后”“90后”占到近九成,本科及以上学历则占半数以上。此外,农创客大多先工作、再创业,64%有过工作经历,28%属于“农二代”。并且,他们进入农业领域后,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种养业,还不断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后端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文化创意等延伸。2018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5年内,建立起一支3 000人左右、涵盖农业主要产业、创新引领作用突出的农创客队伍,并鼓励各地打造农创客产业园、创新园、众创空间等平台,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同时,针对目前农创客群体存在的缺技术、缺经验、缺支持,以及队伍整体规模偏小等问题,浙江省明确提出,将优化对接服务、建设集聚平台,鼓励设立农创客发展产业基金,通过阶段参股、风险补偿、跟进投资等方式投资农创客企业,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平台集聚,共享创业资源。此外,还在财政、金融、资源要素、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创客的支持力度。

农创客给浙江“三农”发展带来了新的能量和活力,注重以精细、生态、科学的生产过程来强化农产品的绿色安全,不仅影响和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带动农民跟养跟种,也让更多农民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在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带领农民走上增收致富路,发挥着生力军作用。但目前浙江“农创客”发展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队伍规模还不大,缺技术、缺经验、缺支持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与乡村人才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与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时,相关针对性的政策较少,各地存在着培育发展工作不平衡的问题。为此,加快农创客的培育发展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1 数据来源与农创客群体特征

1.1 数据来源

截止2019年7月,浙江省加入农创客联合会的农创客有1 710人,衢州、金华、绍兴三地成立市级农创客联合会,青田成立县级农创客联合会。研究数据来自对全省农创客的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样本量为200个,按照农创客联合会的会员数进行配额,其中衢州市农创客联合会的农创客占总体的41.5%,金华市的占26.5%,绍兴市的占32%,根据配额从衢州市、金华市和绍兴市农创客联合会分别抽取83、54和63个样本,最终获得168份有效问卷。

1.2 农创客群体特征

1.2.1 农创客个体特征

受访农创客以男性为主,女性只占25.71%,两者之比为3∶1,这一比例与一般农民创业者中的比较相近,一般情况下,男性创业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同时农业领域创业由于其技术、劳动投入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男女创业者的比例更加悬殊一些。所有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34.6岁,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年龄在30~39岁阶段,其比例为52.86%,其次为40~49岁之间,其比例为25%,而创业者年龄在50岁及以上者的比例仅占0.71%,与从事农业生产者相比,农创客群体的年龄明显较轻,这也是政府层面希望更多的年轻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农创客,促进农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由于本身对农创客群体的界定为大学以上学历,因此,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其中,农创客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占比为54%,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占43%,另有硕士及以上占3%,说明大学生开始返乡进入农业,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创业主体。从农创客的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占比为30.94%,共青团员占比为16.55%,另有2.88%的农创客加入了民主党派。与一般农业经营主体相比,农创客中党员的比例相对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农创客普遍学历较高,返乡从事的创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更容易被吸收发展为中共党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创客这个群体本身的优秀,正在成为三农领域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农创客群体中有13.57%担任村干部,这一比例较一般的农民创业者明显较高,说明农创客在自身创过程中,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了产业领域内的农民或者所在创业区域,取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进而被选为村干部。从农创客个人的婚姻状况来看,基于前述的年龄特征,已婚人数占比82.86%,未婚人数占比17.14%。

1.2.2 农创客家庭特征

(1)农创客父母受教育程度

农创客父亲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高中(中专)及以上的水平为主,两个受教育层次占比均为35.00%,同时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占比为30.00%,各阶段都有,各阶段占有比例相差不大,分布比较均匀。农创客母亲的受教育为小学及以下的比例较高,达到47.86%,而初中及高中阶段的比例较少分别为27.86%、24.29%。农创客父母亲的文化水平一般,大部分父母为小学及以下的学历。

(2)是否创业及创业领域

从调查数据来看,农创客的父亲外出创业人数占总数的57.14%,未外出创业人数占总数的42.86%。农创客的父亲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特色种养殖业(占比32.91%)、加工业(占比13.92%)、餐饮服务业(占比10.13%)、经商(占比27.85)等。农创客的母亲外出创业人数占总数的37.86%,未外出创业人数占总数61.43%。农创客的母亲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加工业(占比26.92%)、运输业(占比32.69%)、农村旅游业(占比25%)等;因历史原因与特殊的时代背景等大因素,父辈外出经商比例要高于母辈,但农创客的父母外出经商比率都是比较高的,对农创客未来创业应该是起到了一定先导与支持作用,且其从事的领域很多都与农创客未来从事领域相同,存在子承父业,子承母业的现象。

2 农创客创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农创客创业现状描述

2.1.1 创业时间与阶段

从农创客创业时间来看,创业5年内的比例最高,达到57.55%,创业时间为6~10年的受访者比例为24.46%,而创业时间在11~15年的比例仅为17.99%,说明多数农创客创业时间相对较短,主要是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农业创业环境日益改善,国家对涉农创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农业创业、农村创业的观念也日益转变,使得返乡创业日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与行动。由于创业时间相对较短,多数农创客目前的创业阶段属于初创期或成长期,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7.50%和40.44%,而创业处于成熟期的比例仅占到12.50%。

2.1.2 创业动机与形式

从创业动机层面可以较好的考察农创客群众的创业特征,从调研数据来看,与预期相一致,与一般农业创业者相比,超过50%的农创客创业动机源于自我发展需要,而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和证明自己能力的农创客占比在10%~20%。这一创业动机的结果一方面体现了这个群体的特征,农创客群体均为大学毕业或以上,他们选择返乡创业多数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和家国情怀,而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同时,部分农创客为创二代,其父母通过艰辛创业已经为其营造较优的生活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创客群体创业是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结合农创客群体特征,我们进一步考察其创业形式,将创业形式划分为个体创业和团体创业两种形式,从调研数据来看,两者占比分别为56.43%和43.57%,个体创业的比例要高于团体创业,而团体创业中团队成员的构成主要以家人为主。

2.1.3 创业领域与区域

从农创客创业领域和区域来看,其创业领域主要集中于特色种植养殖业,其占比64.29%,其次就是农产品加工业占比12.86%,其余行业从事的农创客较少。农创客创业区域多数在本省域和本村,分别占比51%和42%,其次在本乡镇中占22%,本市域占16%,剩余少数农创客的创业区域占总量的6%。比较符合大学生毕业返乡带动农村经济生产,带头创业的趋势。

2.1.4 创业资金来源与家人支持程度

资金往往是约束创业决策的重要因素,调查过程中考察了农创客资金来源情况,发现农创客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都是以自有资金为主,以银行贷款为辅,占样本总数89.60%,而创业资金来源渠道中银行贷款占比仅为17%,说明对于农创客群体而言,通过正规途径获得信贷支持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家人支持程度上,仅有3.6%的家人表现出明显的反对和不支持倾向,96.4%的家人都选择正向的支持,而且支持的态度倾向较为明显,可见在农创客创业过程中,家人的支持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2.2 农创客创业存在问题分析

2.2.1 创业力量单一,创业形式初级化

一是个体创业为主。根据调研,农创客接近60%左右为个体创业,即使剩下的团队创业中,其团队创业的成员70%左右是家人,使得农创客创业力量较为单一,创业技能的组合性一般,在创业资源集聚、创业能力互补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二是创业组织形式多为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的形式,现代公司制形式的较少。创业规模普遍不大,创业投入的初始资金相对较少,初级化的创业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绩效的提升和创业规模的正向发展。三是部分农创客的创业行为带有明显的家庭传承式特征。即他们的创业行为是父母创业行为的延续,虽然有部分农创客创业的领域与其父母创域相区别,但仍有高达55%左右的农创客创业领域与其父亲或母亲的创业领域重合,创业领域的家庭式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创客创业过程中的创新性与自主性。

2.2.2 农创客事业发展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

一是农创客的投资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较低。从调查来看,一方面分别有60.9%和56.4%的农创客表示较上一个年度相比,当年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一定的增加,与之相反的则是仅有14.2%和12.2%的农创客认为投资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较高或很高。二是农创客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压力较大。从调查来看,用工成本、用地成本以及融资成本三叠加,导致了农创客生产经营成本逐年上升,净利润即使有增加,其幅度已日益小于营业收入的增加量。

3 促进农创客创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有效加强支持农创客创业的集聚平台建设

一是推进农创客创业园区(空间)建设。引导部分成立农创客联合会组织的地区,更进一步围绕农创客创业主要领域与行业特征,因地制宜打造农创客产业园、创新园、众创空间等各类集聚发展平台,通过园区+、空间+等形式,将支持政策融入到相应的园区和空间,使得只要入驻园区和空间,所有农创客均可享受一揽子的支持政策;二是加强多种机构合作支持农创客。鼓励农创客联合农技专家、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创投机构等主体自愿结成地方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对外,可以联系涉农高校、农机专家、龙头企业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对内,可以加强沟通交流实现抱团发展。三是建设全省农创客信息综合平台。该平台可以融合创业信息交流、农创客信用信息查询、创业项目匹配、创业经验分享等功能,通过将该平台与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打通,通过平台使农创客获得综合性服务,服务其创业效能提升。

3.2 加大对农创客群体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强对需求侧的调研,提升政策制订的针对性。要从政策支持的需求侧出发,将农创客的实际的支持政策需求来转化成为政策制订的目标,从源头上提升支持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的精准对接。要充分利用农创客联合会等组织平台,农创客培训会、创业大赛等赛事平台,加强对农创客政策支持需求的调研,为支持政策制订提供第一手支撑。二是加强信贷领域支持的突破。实质来讲就是解决好农创客在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问题,要通过信贷产品创新、保险分担机制等组合拳,降低农创客融资成本。同时,要加强多方融资渠道对接,鼓励设立农创客发展产业基金,积极对接创投机构、众筹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创客企业。

3.3 加大对农创客群体的培训支持

农创客群众虽然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但对于农业创业中的行业知识、创业技能等仍然不足,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农创客群体的培训支持:一是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重点围绕农业行业知识、农业创业技能、创业生态构建等等内容,以便提升培训内容与需求的匹配性,进而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二是构建阶梯式的培训体系,即针对农创客群体特征和所处不同创业阶段,构建全周期的培训体系,充分体现培训内容的升级性,也体现与培训对象所处创业阶段相一致的培训阶段升级性;三是以赛代培,通过举办乡村振兴大赛、农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将赛前培训、赛中指导与赛后跟踪一体化纳入农创客培训系统,实现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应用于实践,发挥培训最大效能。

猜你喜欢
群体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山西农业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