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杰
胶州,是一座有着较为悠长历史的古城,建成距今已有五千余年。自宋元以来,胶州的港口文化就甚是繁荣。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活跃,也带动了胶州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独具魅力胶州秧歌。
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就是一朵在胶州沃土上滋润成长起来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的奇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据记载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胶州秧歌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动态和神态,被人们誉为深得人民大众的喜欢。胶州秧歌不同于“鼓子秧歌”的气势磅礴,粗犷豪放,也不同于“海阳秧歌”的热烈奔放。胶州秧歌以动作中的男刚女柔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具有艺术魅力,这个特点正是由于胶州作为一个商贸出口的口岸,汇集了大江南北的优秀品质而成,男子的刚毅正是我国北方民族豪放、刚毅的特征,而女子的柔美正是融入了江南水乡女子的委婉,秀丽的姿态而独具魅力,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才使得胶州秧歌有如此丰富的角色和动律特征,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才能更让欣赏的人们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胶州秧歌起源并流行于胶州地区,以其独特的舞蹈动态和技艺,广受赞誉,被当地人称为“三道弯”、“扭断腰”。胶州秧歌的艺术特色跟别的秧歌不太一样,不是单一地强调粗犷豪放,而是强调通过男子的刚强与女子的柔弱形成对比来放大自身的艺术特点。这与胶州当地人民生活习惯、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因为胶州是北方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所以自古以来都是南北文化交流比较密集的地方,自然在生活和劳动中就逐渐吸纳了江南的柔美,在结合北方原有的豪放,逐渐形成了胶州秧歌这样一种刚柔并济、对比强烈的音乐舞蹈艺术形态。正因为胶州秧歌兼容南北文化,所以更加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强烈的兴趣,由此得以百年流传至今。
但目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音乐和舞蹈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国外艺术审美的影响,大众审美逐渐向流行音乐和街舞、韩舞等方向倾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艺术,如秧歌戏等,就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生存的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狭小。胶州秧歌作为一类非常传统的地方戏曲,其目前的传承状况就特别令人担忧。是以本文希望通过全面剖析胶州秧歌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文化,进一步探寻促进其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
胶州秧歌作为我国本土传统的一类戏曲,它具有着悠长的发展历史,其形成背景与演变历程皆与胶州当地的历史人文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清朝词本起源说
关于胶州秧歌的起源,有较多历史资料佐证的一种说法,就是清朝词本起源说。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位叫宋观炜的才子,将胶州当地口头传唱的民谣秧歌汇总,进行二次创作,编制成了《秧歌词》一书,详细记录了十一首胶州秧歌的唱词和舞蹈表演技法,并连带着对当时胶州秧歌的角色和服装等一一作出了详细的描述,自此胶州秧歌方成体系,逐渐流传下来。这一段历史在《胶州市文化志》中便有记载。
而在此前乾隆年间的《胶州志》中记载的胶州秧歌成为杂剧,还没有明显的舞蹈表演元素和剧情设置,而在《秧歌词》中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剧目设计。由此也可以推测,胶州秧歌约莫就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到咸丰年间这一段时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就是清朝词本起源说。
2、宋元文化起源说
一种观点认为,胶州秧歌的雏形,形成于宋元时期,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农忙时即兴传唱的小,供农民们劳作时消遣放松用调。而且胶州秧歌之所以有南方秧歌的元素,正是因为宋元时期胶州作为重要港口,商贸发达,南来北往的就形成了文化的交融,因而南方秧歌传入胶州,经当地百姓的改良后成为自成一派的胶州秧歌。
而除此之外,宋元文化起源说还认为胶州秧歌的剧目编排与元杂剧关系紧密。胶州秧歌共分六个行当——膏药客、鼓子、小嫚、扇女、翠花、棒槌,与元杂剧中的角色分类比较相似,正好可以对应生、旦、净、末、丑。胶州秧歌表演的戏台子与宋元时期的戏台构造也是相似,皆为立柱四方台,四面通透。可见胶州秧歌确与宋元时期的杂剧文化也有所关联。但笔者认为,仅仅凭借形式上的相似和契合就说胶州秧歌起源自宋元时期的港口文化和杂剧艺术,还不够严谨,有待进一步考究[1]。
1、小调秧歌时期
小调秧歌时期,是胶州秧歌发展的初始时期,主要是由胶州秧歌艺人将农民田间农忙哼唱的小调进行提炼、加工,不断改良演变成具有特定音律和唱词的小调秧歌。这样的胶州秧歌表演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节日庆典的表演中去,进而得到了更深、更广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胶州秧歌,以唱为主,辅以简单的舞蹈表演,主题以展现乡土风情和生活琐事为风格特征,广受地方百姓喜爱。
2、小戏秧歌时期
戏秧歌时期,是继小调秧歌之后的又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胶州秧歌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胶州秧歌中戏目表演的成分占比加重,唱戏演出的角色行当也逐渐细分出来,出现了开戏前跑场、暖场的角色设计,即后来的膏药客串角色,这一环节称为“垫戏”[2]。
小戏秧歌时期的胶州秧歌主题围绕展现民风民俗的小戏目展开,整体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都已初成体系,整个表演严格由剧情、角色、曲牌构成,已经慢慢从村民们自娱自乐形式的表演转变为具有商业性质的演出,逐渐成了一项手艺人赖以营生的艺术[3]。
3、文武秧歌时期
文武秧歌时期,是胶州秧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时期胶州秧歌的特征是出现了一定的风格分化,延伸出了文派和武派两个体系。其中,文派善辞赋,故事多以伦理、爱情等为主题,曲风也比较婉转悠扬,人物塑造以温婉的扇女和灵动的小嫚为主,武打动作设计较少;而武派则恰恰相反,尤以花式繁多、难度较大的武打动作为戏目亮点,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形象塑造爱憎分明,有明显的北方豪放大气的戏曲风格[4]。
在文武秧歌时期,文派和武派多有艺术方面的切磋,也各自拥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说,在这两派的不断切磋发展下,胶州秧歌艺术也相应得到了更多的改良发展,在我国的戏曲文化历史中逐渐崭露头角,释放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光芒。
胶州秧歌中有六个角色,其中三个男性角色分别是膏药客、鼓子、棒槌,三个女性角色分别是翠花、扇女、小嫚。每个角色在表演中都有固定的形象定位,其中膏药客是作为暖场主持一样的存在,负责插科打诨,逗观众开心,以此来调节表演开场的气氛,一般都由略有文化和生活经验的口齿伶俐的人来扮演;鼓子则是扮演家庭中年纪较长的男性角色,对应老生的行当,角色特点诙谐、豪放;棒槌则是扮演年轻男性的角色,舞蹈动作技巧最为复杂难学,以身手敏捷、英勇聪颖为主要人物特征;而女性角色中,翠花与鼓子对应,扮演家中年长女性,人物性格泼辣而有威严;扇女则是扮演青年女性,角色温顺娇婉,多出演媳妇、嫂子的角色;小嫚则是胶州地区对于待嫁闺女的统称,人物形象天真烂漫、活泼善良[5]。
胶州秧歌的这六个角色,分别有着各自独特的服饰造型风格,具体梳理如下。
一是膏药客。膏药客的服饰大体以清朝时期男子的便装款式为主,手执雨伞和串铃,从外形上看颇似一个江湖术士。有时还会戴上一副墨镜,以增加诙谐之感。
二是鼓子。鼓子的角色一般比较沉稳,身着对襟上衣,根据不同边沿的需要,色彩搭配略微会有调整,但不变的是头上要戴黑色或蓝色的帽子,并在右边髪角处插大红色绒球,嘴上粘短胡须,清末民初时腰间还需别鼓,后换成长烟枪,俨然一个威严老者的形象。
三是棒槌。棒槌同样戴帽,但绒球别于帽子正中,身穿红色对襟上衣,下穿绿色灯笼裤,脑后还别一条长边,腰间系一对棒槌。
四是翠花。翠花头戴两条簇花缎带,前额扎一朵绣花,身穿与鼓子同色的对襟上衣,袖口镶白边,腰间系黑色绣花围腰,清末民初时身背“翠花包”,即一种沿街兜售小饰品的布包,后来简化过就不背了。
五是扇女。扇女手执折扇和一条长方巾,多为绿色,搭配粉红的簪花绸子头饰;上身穿粉红色大襟上衣,胸前系绣花肚兜。
六是小嫚。小嫚的服饰颜色比较艳丽,头上簪花戴绸,以大红和黄色为主,前额系珠帘,后脑留一根长辫子,着装对照清朝时期未出阁的女子装束。
在胶州秧歌的中额六个角色中,一般来讲,膏药客作为暖场角色,并没有过多的表演动作,主要的动作技术还是集中在其他五个角色上。
其中,鼓子作为年长男性的角色,其舞蹈动作主要是掌握一个甩袖的技巧,以此来显示自身角色的粗犷豪放,搭配的要掌握弓箭步、舞花步等,通过步子和甩袖的结合来塑造一个睿智而不失风趣的长者形象。
棒槌与鼓子相似,在舞蹈动作风格塑造中都追求力量感和控制力,其最主要的动作技巧就是舞棒花,即利用棒槌来舞出腰花、腿花、怀花等不同的花式招数,加上前后空翻、扫堂腿、扑打等动作,来塑造一个孔武有力的年轻男子形象。
而女性角色中,扇女舞扇,配以提鞋、劈线等动作,与生活劳动息息相关;翠花的动作与扇女相似,遵循基本的扭步和摇手;小嫚则相对来讲要更活泼灵动些,除了扭步、摇手,还有一些小碎步跑跳的动作,塑造人物天真烂漫的性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胶州秧歌的动作风格随机本保有传统的元素,但很多技术要求较高的武打动作,如弓箭步翻身跳马、凌空于腿下击打棒子等,已经或多或少地被简化或者删去,很难看到如当年一般精彩的打斗场景了。
胶州秧歌是一种地方性的戏曲歌舞表演,其曲牌唱腔的特征,也是其艺术特色的一部分。其中,曲牌分为伴奏曲和演唱曲,伴奏曲一般由锣、鼓、唢呐等来进行演奏。而在演唱曲中则加入了更多的民族乐器,如铙钹等,同时也应用小白马、得胜令、赶集、绣花灯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来进行演唱,融入剧情编排,以丰富舞台表演效果。
至于唱腔方面,胶州秧歌素来以刚柔并济,豪放而不失婉转而著称。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角色的转换,伴奏曲牌会有粗犷和柔情两个方面的转化,而角色的唱腔先后也会有所改变。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节奏的变化,急促而稳健的鼓点、一气呵成而咬字清晰的唱腔,配之以热烈奔放的舞蹈动作,共同展现出了胶州秧歌独特的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胶州秧歌传统戏曲音乐和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其中,传播和举行的比较广泛的要数“胶州市秧歌大赛”及秧歌节的表演。2009年,在胶州市文化局和文化馆的协助下,胶州民间秧歌队得到较好的组织,隆重举办了“胶州市秧歌大赛”,获得了较好的宣传和表演效果。但从这些表演中也不难发现,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老去,胶州秧歌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技艺得不到传承,现在的表演动作难度明显降低,远不如当年那般精彩绝伦。
除了像这样由政府牵头举办起来的大型节日表演和竞赛活动之外,胶州秧歌现在比较活跃的表演的其实是胶州当地城区的广场等休闲场所。截至目前,胶州的许多城区,都已经相继建立起来可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这些广场也成了当地居民表演胶州秧歌的一个重要场所。据笔者实地考察结果显示,日常在广场上跳摆手舞的人群中,有79.6%是中老年人,而且跳舞的时间段集中在晚饭后的一两个小时。虽然看似胶州秧歌在广场舞体系中得到了所谓“活态化”的发展,但实际上因为跳舞的都是中老年人,思想比较固化,不愿意接受新花样,只是跳着固化而有些变形的舞蹈动作,能否持续发展下来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目前,在胶州多个地区的小学校园中,顺应国家关于非遗入小学校园的实践政策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和表演胶州秧歌的主题活动,有些学校还以胶州秧歌为教学内容开设了拓展性课程。由于不同地区非遗保护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从实施现状上来看,只有胶州秧歌资源比较集中且突出的几个地区是真正的尝试将胶州秧歌艺术带入学校课堂,但其实践效果也是良莠不齐。如有些课程开设只侧重胶州秧歌相关知识的程式化普及,而不注重艺术的实践体验,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胶州秧歌非遗课程的开设难免流于形式。
也就是说,在学校,胶州秧歌的课程化传承只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在其推进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期进一步完善解决。
1、外来文化冲击,生存环境受限
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东地区许多广泛流传和发展胶州秧歌的村落已经不再是原来环境闭塞的情况了,因为跟外界的接触多了起来,所以这些村落中年轻一代的想法和审美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其魅力的所在,是源于观众的审美、文化的内涵等多个方面的,具有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特性。也就是说,在外部环境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改变了,胶州秧歌如果继续保持传统一成不变的话,其生存环境必然受限。
因为外来文化对于胶州秧歌起源地年轻一代的冲击比较大,所以他们对胶州秧歌的美感和价值有了新的体验和判断,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标准相结合,创造出了胶州秧歌在新时代的新定位。他们倾向于将其作为历史遗迹一般的内容圈起来,认为这是具有历史内涵的一种艺术形态,但不认为胶州秧歌可以再次成为符合时代审美和发展的舞蹈艺术。从目前来看,也只有少部分的人真正在关注和关心胶州秧歌活态化的传承和发展。可见胶州秧歌因外来文化的渗透,而丧失了原本生存和发展的有利环境,下一步需努力改善。
2、社会发展迅速,传承队伍锐减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各个地区的交通和经济日渐发展起来,由此,原本经济落后的村庄也改变了原来交通闭塞的情况。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走出乡村,去接触更加发达的城市文化,渐渐地冲淡了他们身上对于原有乡土艺术文化的认知和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胶州秧歌的社会价值得不到明显的体现,所以也逐渐失去了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胶州秧歌原流传地的年轻人接受了现代化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之后,就很少有人愿意继续留在乡村,固守一方水土和文化。就这样,胶州秧歌的传承队伍锐减,越来越难找到愿意学习胶州秧歌的后人,就连胶州秧歌的服饰改良创作都后继乏力,更别将胶州秧歌提作为事业来发展,极大限制了其在新时代的活态化传承。
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一定的群众基础是其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胶州秧歌的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人,只有拥有能够欣赏、认同,并且愿意学习胶州秧歌的群众,胶州秧歌才能继续传承下去。否则,即便是舞蹈的视频、唱词的音频等资料保存得再好,也难以实现活态化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胶州当地的胶州秧歌舞者,很少有成规模的、体系化的表演队伍,很多都是由年龄、水平等参差不齐的群众组成,灵活性和规范性欠缺,同时可以看出来年轻人的比例较少,存在传承断层的现象。很多年轻人认为胶州秧歌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只不过是借着国家大力倡导促进传统艺术发展政策的支持,暂时性的繁荣一阵子,并不认为具有深入学习甚至是当作职业的价值。可见,在群众基础这方面,胶州秧歌还是相对薄弱一些,亟需政府及媒体等进行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
3、保护方向偏移,忽略活态传承
近些年来,胶州秧歌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已有的对于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戏曲唱腔和历史发展过程大多都被整理和保存为书面及影像资料,进行馆藏展览。就目前来看,胶州秧歌相关展示资料的保存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物化的、固态的保存方式,会让胶州秧歌这一项舞蹈和戏曲艺术慢慢脱离现实社会活动,成为被封存在博物馆中的藏品,进而丧失其原本的社会价值。
在胶州秧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只有活态化的传承是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科学的方式。其实我们保护胶州秧歌艺术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让它能够继续流传下去,如果只是重视资料的保存而不管其动态的发展,那么注定是难以达到应有的保护效果。此外,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了,目前在胶州秧歌艺术的传承中,比较多的人还是持有固化的观念,认为应该保存胶州秧歌最原始的表演形态和服饰造型,而一味地拒绝现代化的改编和创新。这样的观念,或多或少也影响了胶州秧歌在新时代的活态化传承和保护进度。
1、促进胶州秧歌艺术的创新发展
对胶州秧歌艺术进行创新发展,是对其进行活态传承的核心步骤。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舞蹈动作方面进行改编创新。胶州秧歌作为广泛流传于山东胶州一带的一种历史悠长的舞蹈艺术文化,其发展本身就是由先民经过历代的不断实践改良出来的,具有活态化的性质。我们在传承的时候,固然要重视胶州秧歌舞蹈表演形态中一脉相承的传统元素,但也大可不必故步自封,不敢进行创新。恰恰相反,只有不断地基于现代化审美对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进行创新和改良,才能让它与社会发展同步,继续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中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实现活态化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二是在曲牌唱腔方面进行融汇创新。传统的胶州秧歌曲牌唱腔,有着浓浓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点,在新时代具有区别于其他乐曲的魅力所在,但同时也与现代大众的音乐审美有一定的距离。要实现胶州秧歌唱曲的活态化的传承,就是要让其在新时代找到全新的发展土壤。尽管胶州秧歌在当代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的较大的变化,但其传承多年的唱腔艺术,必然还存在着能够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的充满魅力的元素。只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审美和文化的交流,积极融入创新,就能够更好地放大这些元素,让年轻人重新对胶州秧歌产生兴趣,以帮助其适应时代发展,达到传承目的。
三是在服饰造型方面进行改良发展。传统的胶州秧歌服饰造型比较固化,喜用大面积撞色搭配,色彩饱和度较高,在当时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但以现代的审美来看不免有些俗气而缺乏时尚感。针对当下年轻人喜欢带有一点灰调的“莫兰迪”服饰色彩搭配,胶州秧歌艺术可以在服化道上下点功夫,进行改良创新,以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和喜爱,实现其在新时代的自发传承。
2、完善胶州秧歌当前活态化传承机制
胶州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目前来看,胶州当地虽对其有采取一定的保护策略,但总体来看都偏向于静态的、物化的保存,缺乏科学的活态化传承机制。要想更好地把胶州秧歌艺术传承下去,就要尽快完善胶州秧歌当前的活态化传承机制。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转变偏向于保存胶州秧歌艺术的保护观念,重点探索其活态传承的方法。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投资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保存胶州秧歌艺术现存资料的相关机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另一方面,要将重心放在现实中胶州秧歌活态的表演创新发展,积极对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活态传承胶州秧歌的观念。
二是要健全传承人保护机制,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这个保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要为传承人创造更好地发展胶州秧歌的客观环境和物质环境,让传承人可以专心地致力于胶州秧歌活态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另一方面,要重视宣传机制的建立和维护,宣传胶州秧歌的创新成果,扩大胶州秧歌的影响,给传承人信心,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以保护胶州秧歌传承人队伍的延展性和可持续性。
3、推动胶州秧歌非遗入校园教育活动
非遗入校园,是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各类为物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一项政策。近年来,胶州及附近地区各学校响应政策的号召,围绕胶州秧歌展开了课程实践,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为青少年是传承胶州秧歌的好苗子,可以说,要切实完成胶州秧歌艺术的活态化传承,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推动胶州秧歌非遗入校园的教育活动,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胶州秧歌艺术鉴赏和体验课程,并编制与推行乡土特色教材,让胶州秧歌在课堂中实现创新性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进行与胶州秧歌活态化传承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产出,推动胶州秧歌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总的来说,为了实现胶州秧歌艺术的创新发展,首先要转变人们固化的观念,激起胶州秧歌爱好者及传承人的创新意识。其次,可以多研究胶州秧歌艺术的核心元素,并进行提取保留,至于其他的辅助表演形式,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最后,观众的欣赏和体验效果,是检验胶州秧歌艺术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建议结合校园课程的推进,多联合学校和地方举办改编的摆手舞表演活动,通过观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验证创新效果,不断完善、提升,以实现摆手舞在新时代迅速实现活态化传承。
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也是胶州音乐舞蹈艺术文化中突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较大的传承和保护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舞蹈艺术在不断流逝,这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的舞蹈文化交融和冲击下,胶州秧歌艺术如何实现活态化传承与发展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探索推进。针对目前胶州秧歌传承缺乏活态观念和举措的现状,本文通过剖析胶州秧歌的历史起源、艺术特征及发展现状,进一步挖掘了其在学校中作为非遗课程实现再发展的可行路径,希望引起各界的重视,推动胶州秧歌活态化传承的实践,让其在新时代继续释放独特的魅力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