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为学校教育赋能*

2022-11-21 19:14
江苏教育 2022年50期
关键词:提质社团服务

李 涛 王 艳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密集出台诸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系列公共政策,对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行了改革。这一年来,“双减”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校外教育退出后留下的大量真空地带,急迫需要义务教育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来加快填补。

一、理解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价值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一般是指中小学校在放学后面向学生提供的看护、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孩子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学校课后服务起初是为解决困扰亿万家庭的“三点半难题”,因为小学一般放学时间在下午3点半左右,但家长的下班时间一般在5点之后,孩子如何回家?谁来接孩子?接了孩子又去哪里?做什么?在这个时间差中,多数家庭都面临着接送等方面的困难。当前,部分地区就学距离日益变远,导致学生自己回家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家庭不得不选择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接送,部分家庭甚至不得不联合起来“众筹保姆”接送,接完孩子后又不得不直接将孩子塞进校外培训班、晚托班、小饭桌“补课”。因为相较于其他选择项而言,“补课”是最能提升孩子所谓“竞争力”的办法,也似乎最安全省心、最容易形成家庭共识,可以直接缓解中国家庭普遍的教育焦虑感。但是,这在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重了家庭教育经济支出负担,进而助推教育陷入新一轮内卷循环怪圈。校外培训机构在培养少数高分考生的同时,也让更多学生过早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的好奇,丧失了对童年的自主体悟和对生活的自然感知;杀鸡取卵般非赢不可的解题套路式培训,反而扼杀了更多学生学习发现和真理探究的欲望,恶化了教育生态,遗忘了教育中更重要的育人价值。在拒绝失败和塑造成功的竞赛式培训价值文化中,培训加工厂普遍生产高明但厌学的“解题家”,使资本万能错觉下的教育培训帝国源源不断地制造浮躁、短视、功利、自私、投机、冰冷和趋同的学生。鉴于此,“双减”工作刻不容缓,提供高质量的学校课后服务恰恰是解决以上困境的治本之策。

二、警惕制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事实偏误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高水平的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核心抓手之一,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基本要求。

首先,坚持课后服务“双自愿”原则,必须慎设“课后服务参与率”指标。“双自愿”原则,即“家长自愿”和“学生自愿”原则。在政策依据上,教育部办公厅在2017 年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又明确提出了“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即“学生自愿”原则。可见,“双自愿”原则是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性原则。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地区为追求课后服务的规模效应和绩效景观,简单化地提出具有竞争性取向的“课后服务参与率”指标,要求学校和地区采取措施提高课后服务参与率。无疑,这在事实层面激发了学校、区域间横向竞赛式的攀比,显然与“双自愿”原则的本质精神相去甚远。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慎设“课后服务参与率”指标,如确有必要应准确使用,以“自愿参与服务率”指标代替。

其次,明确将课后服务视为义务教育的自然性延续和有机性衍生,属于准公共服务产品。教育产品和服务在类型上包括纯公共教育服务产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产品、准公共教育服务产品、营利性公共教育服务产品和私人教育服务产品等。客观而言,准公共教育服务产品是指介于公共服务产品和私人服务产品之间具有一定公益性的服务产品。义务教育学校利用学校场地、资源等方面优势,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提供的课后服务就是其中一种。其服务主体一般由义务教育学校本校教师承担,发生空间也主要在义务教育学校内,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理应被视为义务教育的自然性延续和有机性衍生,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因此,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必须坚持非营利导向,也必须追求教育公平和普惠。

最后,必须警惕故意模糊课程与非课程的边界,坚持课后服务的“课后性”和“服务性”特征。课程是指体系化、条理化、序列化的教学内容。其中,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一组学科和一组教材;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依据教育目的,在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课后服务的“课后性”特征表达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等表层意义上,而应厘清“课后性”的深层核心,坚持课后服务“非课程化”的教育性方向。因此,在现实层面,需要格外警惕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故意模糊课程与非课程的边界,以任何“柔性课程”或“广义课程”的形式,对课后服务内容采取隐性的课程化僭越和移植。课后服务应注重“服务性”特征的实质性效果发挥,真正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学生实际教育需求为服务中心,彰显课后服务内在的服务性价值与精神诉求,绝不提供代言、诱导、虚假的需求性服务。因此,学校必须切实赋予学生对课后服务的评价权和投票权。

三、促进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有效优化

当前,我国课后服务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地各校制订了课后服务方案,普遍开展了课后服务,基本实现了“5+2”全覆盖,课后服务项目质量有效提升,有效解决了家长“三点半”接孩子难问题,涌现出一批优秀课后服务典型学校,如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福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重庆人民小学等。未来,义务教育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成果,优化课后服务,实现提质增效。

首先,要进一步探索课后服务时间设置的合理性。各地各校目前多自行确定课后服务时间,在日期、时段、时长等方面拥有较大自主权。从课后服务的日期来看,有的学校在工作日和周末提供课后服务,有的学校是全部工作日提供,有的学校是部分工作日提供;从课后服务的时段来看,有的学校提供中午托管,有的学校在下午放学后提供课后服务;从课后服务的时长来看,绝大多数学校提供1—2 个小时,部分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延时托管;从课后服务的时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的课后服务时段与传统课时相一致。事实上,对于课后服务而言,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主权,进一步优化适于本校的不同内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后服务时间设置,而不是“一刀切”,将之等同于传统课时。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设置达成不同课后服务内容实效的合理时长或时长区间,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时间自主权更多交由课后服务教师自主安排。

其次,要进一步探索课后服务的内容丰富性与机会公平性。各地学校课后服务主要包括基础服务(作业指导+个别答疑)和拓展服务(社团活动+自主选课)。在内容上包含文化类和社团类。在功能上,文化类主要包括完成作业、补习辅导和拓展学习等,社团类主要包括文体、艺术、阅读、科普、劳动、兴趣小组及活动等。有的学校对学生能否参与文化或社团类课后服务采取了不同的遴选措施,导致学业成绩欠佳的学生只能一直被迫参与文化类的补习和辅导,参与社团类课后服务变成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的一种奖励;有的学校为单向度提高本校学业成绩,通过话语引导让中高年级学生都“自觉”参与到文化类辅导或拓展中,让低年级学生都“自觉”参与到社团类课后服务中;还有的学校在社团类课后服务中人为地分级制造不平等,如设置校级社团和年级社团,将优质资源用于校级社团,便于在未来公开活动中展示本校文化成果,而年级社团则处于弱势位置。因此,要尤其警惕课后服务参与机会和提供质量上的不平等。

最后,要进一步优化探索课后服务系列配套措施的有效性。总体来看,各地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体制机制障碍。例如,不同地方财政状况和关注程度导致学校课后服务的财政补贴力度差异较大,有的地方课后服务全免费,有的地方则需要家长交一定费用,各地区家长缴费数额差异较大。不同学校提供课后服务的观念差异和努力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校仅满足于提供托管和看护式的课后服务,内容仅仅局限于面批作业;有的学校甚至动员家长和学生“自愿”不参与课后服务,或提供低质量的课后服务使学生不愿参与,以便于学校以人数不足为由不再提供课后服务;还有的学校未采取体制机制性改革,没有真正调动教师自愿参与和创新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如未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课后服务补贴偏低,使教师自感负担沉重而积极性不高,导致发生挤出效应。因此,建议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专门岗位,由专人统筹负责学校课后服务,开发和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精准、共享、优化管理日益丰富的课后服务。

猜你喜欢
提质社团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坚持全面从严 实现全面提质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社团少年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