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349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应当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独特价值观念,并成为引领其接续向前的精神滋养与内生动力。大众文化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在中国兴起,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断丰富,增添群众生活乐趣,满足其感官愉悦,但同时显现出缺乏价值内涵深度、模式化生产以及逐利性强等特征,这对我国本土文化环境、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极影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人民大众所广泛接受与深度认同的目标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依据大众文化的特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有效融通,对于探索构建新时代主流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每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都代表着这一国家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诉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其关键一环。因此,新时代主流文化的构建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而价值主导与价值认同是主流文化构建的应然追求。
文化的传播是精神与思想的交流,是社会发展与人民幸福的内在驱动,同时与经济、政治等领域紧密联系,为社会的整体平稳运行筑牢思想基础,凝聚精神动力。这就表明,文化必然由一定的价值内涵赋予其意义。我国主流文化的构建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少不了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在国际环境新形势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样至为关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状况,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就要根据新条件、新环境对其内涵与传播思路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与当下社会现实相适应,以此保证价值观念传播的时效性与有效性。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确保我国文化建设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前进,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与质量,形成具有正确价值影响的文化环境,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与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价值遵循。
主流价值观念在社会中的传播与统摄是文化内容在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传播载体中发挥作用的目标指向。民众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一系列社会性联系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点,构成了对国家、社会、他人与自我的价值判断,而这都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社会实践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规范、价值标准的理论性凝练,基于历史的、现实的社会活动而产生,在形式上表现为抽象的内容表达。要进行遍及全民的思想引导,促使全社会形成价值认同,就需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当中,创设民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与传播情境,具象为贴近生活的具体内容,使官方的思想引导与民众的利益诉求统一于价值事实当中,从而实现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化的感知到理解,再到外化的运用与主动传播,由此才能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环境传播的真正实效。因此,实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是增强主流价值观念说服力与凝聚力,更好构建新时代主流文化的现实旨归。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多元的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毛泽东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几十年来,大众文化与中国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与时代条件处于相互交织、彼此磨合的发展状态,受到官方文化、价值传统、世俗生活、地域特点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就其本质上来讲,仍保持着其基本的属性与特征。
第一,广泛性寓于世俗性之中。大众文化将贴近寻常生活、符合世俗特点的内容借助多样化的现代大众传媒输送给人民群众。其娱乐休闲形式的包装,能带来更多的感官刺激与关注热度,更能迎合大众口味,满足大多数人世俗化的精神需求。这使得大众文化的关注度与可接受度较高,出现了超越阶层、吸纳不同身份、职业人群共同参与的广泛性特征,具有十分广泛的受众,这是其他任何文化所难以具备的特征。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追求受众规模的最大化,意味着其内容必须兼顾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致使大众文化的内容大多表现出平庸化、泛娱乐化,缺乏深度等特征,这也成为大众文化在价值观念传播中的显著特质。
第二,意识形态性蕴含于时代性之中。大众文化的内容多源自于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状态,亦是其精神追求的集中反映,不同时代的大众文化都会留下不同时代的烙印。同时,任何社会形态下,文化都属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其形成与传播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而独立进行。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本土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受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引导与影响,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体系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广大民众。
第三,逐利性隐蔽于人民性之下。大众文化反映着市民大众的生活样态、精神需求与利益诉求,其生成的原生土壤是人民,而助推剂与催化剂则是操纵着经济市场运行的资本。资本以其一贯特有的隐蔽性特点,通过掌握大众的喜好与倾向,以潮流、时尚、娱乐等文化要素实现文化产品周期性、模式化的大批量生产,最终目的还是获取经济利益。资本运作下的大众文化看似代表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实则由利益驱动控制着文化产品的内容,左右其发展态势,进而对文化环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当前大众文化的发展态势,与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艰巨任务,在一些层面存在着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矛盾。一方面,新形势下,大众文化发展需更加警惕意识形态安全。大众文化取材于世俗生活,由民众共同参与构建,势必会使其带有市民阶层本身所固有的世俗、平庸、势利等特质。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更愿意去追求感官的刺激与庸俗的精神愉悦,并不需要深刻的价值理解与文化熏陶,大众文化产品刚好可以满足这一诉求。然而,由于大众文化自身的内容丰富性与产业化特征,为西方社会思潮的蔓延留出了空间。与此同时,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往来不断增多,信息传播内容冗杂,意识形态间的对立与斗争出现了一系列新态势、新问题。因此,不能任由大众文化肆意发展,文化内容的选择、价值观念的规范等都有必要进行干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起到引领作用、发挥实效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加剧大众文化环境的恶化。利益驱使下,大众文化的内容由服务大众逐渐转变为对大众的控制。资本推动文化产品形成标准化的工业产出,麻痹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艺术审美,束缚整个社会对于文化艺术的创作热情与能力,使人们满足于快餐式低质量文化消费之中。普通民众缺乏对文化价值评判的合理引导,使得大众文化产品看似丰富而生动,实则却导致了大众审美的缺失、价值标准的失衡以及越发狭隘的文化创作环境。
当前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以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引领人民文化内涵和精神思想领域的进步,就要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条件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一方面,优化文化传播载体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应当紧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大众文化在迎合大众需求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发掘时间快、科技性强、内容丰富、表达形式新颖等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相融合,能充分发挥引领文化建设方向的能力。另一方面,补充文化内容的时代价值尤为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精髓以及中国道路实践成果的价值凝练,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大众文化虽然内容庞杂,但其对世俗的现实关照,使得日新月异的民间百态、民众的精神面貌、思想变化等都能够及时地被反映出来。对此充分利用,便可以成为主流文化因势利导、及时增添时代性价值内涵的优势力量。
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关键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进行有效融通,建构大众喜闻乐见,能够对全社会起到示范导向作用的主流文化,从而凝聚价值共识,形成文化合力。
在批判与规制大众文化消极影响的同时,要发掘其积极因素,将其有效转化为主流文化发展的有利资源。由于民众间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有较大差异,大众文化要立基于群众,便自发地将文化内容的价值立意层次维系在一个较低水平,以获得更广泛的理解与接受,而其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无法把握好这条世俗道德的底线,正如学者陶东风所言,大众文化“应该弘扬的是能够得到全社会最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它应该否定的,是公民道德底线之下的价值观”[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找到适当切入点来真正走进大众内心,在传播态势上形成广泛而又深入的局面,就应以大众文化场域作为现实基础,将其贴近民众的特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当中,使更多人愿意接触官方所倡导的优秀文化内容,理解并接受正确思想的价值引导。
现代大众传媒形式多样,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意通过微博、短视频、综艺节目、电视剧等文化场域中的传播渠道与产品形式,以轻松休闲、娱乐时尚的风格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则可以在无形中促进大众对其的了解,提高大众对其接受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微妙效果。正因如此,以大众文化场域为现实基础来表达核心价值观立意,能切实增强传播载体的积极效能,进一步提升渗透力与感染力,从而充分彰显新时代主流文化的向心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源自对国家发展、社会繁荣、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归根结底是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指引。因此,在大众文化场域中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为精神导向,是发挥主流文化指引力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应有之义。
其一,提高大众文化议题主导能力。一方面,要敏锐把握社会舆论的实时动向。对大众传媒的信息舆论进行及时把控与合理引导,避免出现负面舆论失控所造成的不良局面,同时严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官方对社会舆论的主导要起到严格防控、及时干预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大众文化产品的丰富形式,主动设置相关议题,使之既符合价值观导向,又可以使民众广泛参与其中,同时能引起较高关注度,以此获得传播的显著实效。
其二,挖掘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张力的话语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注重对话语资源的挖掘与合理配置,传播所采取的叙事方式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合适的资源采取恰当的话语叙事来表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从文化内容来看,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抑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革命实践,都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记忆与社会记忆的重要内容,这正是阐明核心价值观根本遵循的有力话语资源。另一方面,从表达视角来看,要注重于细微之处见真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共同构成了全部社会的现实图景,叙事话语的素材选取要尽量贴近民众生活,从细微之处能使人们感同身受,以此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到逐渐获得认知上的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有效融通,促使大众文化进行以人民立场为主导取代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有效变革。“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必然带动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4]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大众文化的兴起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应当站在理性客观的立场去审视这一社会发展中的新变化。对于当代大众文化所处境遇和存在的问题,想要在真正意义上使其得到解决,就必须要在中国本土的语境下来重新审思大众文化的本质特点,即大众文化的人民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5]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通以构建新时代主流文化之所以成为可能,其逻辑起点便是二者基于人民主体的共通性。大众文化是主流文化的传播基础,是人民大众在精神文化领域自发活动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主流文化的旗帜标杆,是在精神思想层面以人民为中心自觉实践的升华,二者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的指向都是人民群众。
突出文化人民性的过程也就是遏制文化环境过度资本化的过程。资本市场的定位应当是为文化发展服务,而非文化内容为资本扩张服务。社会物质层面的过度资本化必然引起人们在精神层面价值追求的迷失,过度资本化倾向的出现必须加以控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1]320突出文化发展的人民性就是要遏制资本在这一领域的无节制发展,合理利用资本助力文化建设有序推进,使文化内容创作以及价值取向引导真正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皆持的人民立场使得二者可以由此实现双向地融通互补,在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下使大众文化脱胎换骨,从而更好发挥新时代主流文化促进团结、凝神聚气的重要作用。
注 释:
①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旨在使社会公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