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兰 周 奕
(青岛滨海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2019年暑期,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引爆了中国电影市场,凭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国内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但电影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却遭遇了“滑铁卢”,票房惨淡。
从跨文化视角审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内热外冷的文化现象,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外传播遇冷一方面受中西方之间差异巨大的文化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们刻板印象、偏见、种族中心主义等因素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特定文化中人们对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进行判断的标准,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一套基本准则。
中国人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以类合之,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哲学观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因而,中国人的价值观重视个体对集体的依附和忠诚。西方人的价值观更注重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强调自我奋斗,认为一个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不是天命所致,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
因此,从跨文化视角来看,西方观众对电影中关于“命运”以及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与国内观众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
1.对“命运”内涵的理解差异致使西方观众难以产生共情
电影中哪吒始终都在反抗世俗的偏见,与命运抗争。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世俗的眼光和偏见对于哪吒的伤害有多大,我们也看到了哪吒在反抗命运过程中的挣扎与坚韧。命运的内涵是什么?儒家文化对自我内圣与天地万物之交感的信心,使人们一方面相信天有道,另一方面又坚信人道将最终上感于天。影片中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撼动。但是哪吒用行动证明了“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由此可见,在反抗命运的过程中,哪吒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像哪吒这样挣脱世俗的偏见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对此,西方人持有不同的观点。对于西方人而言,“命”与“运”是分开的,命是一个人的本质,运是指人所处的环境,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所处的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坚持“人定胜天”,人才是命运唯一的主宰。他们很难理解哪吒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为命运本来就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因而难以感受电影所带来的内心的剧烈冲击。
传统的中国人讲求顺应天命,而西方一直以来认为天人二元对立,人定胜天。这种对“命运”的不同看法,影响西方观众对电影中哪吒的际遇的感同身受。
2.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观念差异致使西方观众难以产生共情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这种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观念差异使得西方观众对电影中的一些感人情节难以产生共情。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最大的群体是陈塘关百姓。作为魔珠转世,哪吒三年后将遭受天劫咒而亡,其悲惨的命运一出生就已注定。从情理上讲,陈塘关的百姓本应对其报以同情之心,但是,百姓中的长者代表表现出来的不是对一个注定三年就要夭折的新生命的同情和爱护,而是要求李靖作为陈塘关将领以大局为重,为百姓做出表率,亲手斩杀自己的儿子。这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观念。
但作为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观众由于对个人与集体关系持不同观念,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以及当事人的艰难抉择和复杂情感,因而难以产生共情。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影响。在跨文化交流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交际双方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也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
台词是人们理解和享受一部电影的前提,向观众传递信息,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因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外上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翻译问题,尤其是汉英翻译的问题,以使西方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理解电影所要传达的文化含义,感知电影所传递的艺术魅力。而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两种差异巨大的语系,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注重形合,因而西方观众难免对电影台词存在理解障碍。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北美之初并未专门制作英文配音,只是配上英文字幕。影片的英文名为《Ne Zha:I Am the Destiny》,意为“我即天命”。对于缺乏中华文化背景的西方观影人来说,这样的字面翻译势必造成电影内涵意蕴的缺失。
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很多燃点、笑点都带有鲜明的中国元素,也势必要放到中华文化背景中去理解。由于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这些燃点、笑点在翻译成英语时很难保持其原汁原味。
比如,哪吒在影片中的顺口溜“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内容简短,句句押韵,为电影增色不少。翻译成英文字幕为“I am a goblin,who lives a carefree and causal life.I kill people without even blinking an eye and murder people ruthlessly.”翻译成英文后,平白少了节律韵味,显得平淡无味。
电影台词“去你的鸟命!”既喊出了哪吒对命运不公的悲愤,也表达了对自我命运的反抗,翻译成英文为“forgot your fate!”(忘了你的命运),气势明显减弱。
包括影片中出现的各种带有中国浓郁文化特色的词汇,比如“日月同生,千灵重元,天地无量乾坤圈”“急急如律令”等,这些句子和说法饱含中国神话故事的诸多文明传承,是中国文化长期积累而沉淀下来的文化形式,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传神地表达其文化意蕴,西方观众也很难彻底理解其精髓。
再者,电影中太乙真人的一口“川普”,是引爆中国观众的笑点之一,但翻译成英语字幕后便失去了汉语方言的灵动,降低了语言的趣味性。
由于影片涉及丰富的中国文化,加之字幕的翻译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传情达意,难免让海外观众一头雾水,特别对海外的小朋友们来说,理解难度更大。
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不同,中西方幽默形式也存在巨大差异。中式幽默多通过语言或语气、语调等副语言来表达,大多充满智慧,比较含蓄。西式幽默则更善于运用丰富的体态语来表现。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极具幽默感,从谐趣的川普,到诙谐的造型,中国观众看到太乙真人出场就忍俊不禁,而西方观影者则倾向于被太乙真人滑稽的动作逗乐。
电影侧重在语言即台词上营造幽默点,如哪吒的顺口溜以及龙王与申公豹之间由于申公豹的结巴而造成的误会。如:
龙王:“这是我儿敖丙,按照约定我就让他拜你为师,但你务必助他脱离这海底炼狱,跻身天界。”
申公豹:“不成……”
龙王:“不成?”
申公豹:“不成…成…成功便…便成仁。”
龙王:“下次你点个头就行了。”
中国观众看到这里未免捧腹大笑,西方观众却由于语言障碍难以享受到其中的幽默,可以说中西方在幽默形式上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观影效果。
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加之人们对对方文化不切实际的期许和想象,因而难免存在“刻板印象”甚至“偏见”。
西方对中国电影长期以来都存有“刻板印象”和“偏见”。比如,提到中国电影,就是功夫片,中国人个个都身怀绝技,能飞檐走壁。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时,由于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影响,也往往缺乏客观的视角,进而影响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整体认知,以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负面情绪。因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海外发行由于上述原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以电影在北美上映为例,影片不仅发行时间短,而且上片率也极低,这严重影响了电影的票房。
从跨文化视角对《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外遇冷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让世界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民族自强的根基,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信心。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基础上,主动输出,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从《白蛇·缘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们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IP经久不衰的魅力,见证了每个人心中燃起的中华传统文化IP的“国漫之火”,也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人不认命、不服输的自觉与自信。文化自信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电影文化产业,只有基于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中国电影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他们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但是真正能够走出国门的却屈指可数。除却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因素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认可度的中华传统文化典型人物形象的缺失也是因素之一。因而,中国电影应立足传统,面向世界,塑造出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能引起西方观影者共鸣的典型人物形象。
中华传统文化IP往往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不加改造和创新的移植到西方文化背景中,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不管是出于国内观众的观影需求还是迎合西方观影者的需求,创新中华传统文化IP,打造表达和平、亲情、责任、奋斗等适合普罗大众的故事类型都是必要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方之间语言文化差异巨大,因而关注中西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探索适合于西方语境的高效的外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