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2022-11-21 16:28:31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矿山土地

王 正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也是关系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程,在治理和复垦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地质情况深入地分析环境保护治理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保证治理和复垦工作的有序开展。

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1.1 技术可行性

为了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可以更加有序进行,在实施工作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可行性的深入性分析和研究,为后续工作有序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技术可行性方面要以预防为主,将防治进行相互的结合,在保护中遵循当前的开发理念,并且在开发中要和保护工作相互协调,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依靠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绿色矿业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明确整体工作重点,从而使实际工作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首先在预防为主方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矿山地质的概况防患于未然,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分析在矿山生产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科学的统筹方案,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影响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以此来促进当地地质情况的不断完善。在保护中进行开发时,要针对地质环境的问题和常见的地质灾害提出更加科学的治理措施,并且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持一致,以此来达到保护地质和减灾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区域的特点了解其中的差异性和地带性的特征,根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原理,有效的恢复当地的地质情况,并且适当地增加植被资源的覆盖率,从而使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其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先进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在当前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要依靠科技进步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协调不同的影响因素,根据矿山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治理方案,在生态系统恢复后,充分地发挥资源本身的价值。解决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做到及时性的治理,以此顺利进行各项工作。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明确主要工作重点可以采取层次性的工作原则保证整体工作的顺利实施,例如要先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确定整体的开发方案,做好采矿工程布局,紧紧围绕着当前地质环境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采取更加科学的治理措施和防治方案,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确定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危险性的稳定状况,通过全面规划和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有效地改善当地的地质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解决在以往矿山生产中粗放式的工作模式,真正落实科学性的工作原则,从而使环境治理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1.2 经济可行性分析

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中,要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结合,以此来为后续工作科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经济可行性的分析,为后续工作科学实施提供重要的方向,首先要贯彻落实责任制度,合理的规划好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科学地调配相对应的费用,避免在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资源浪费和资金浪费的问题影响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矿山企业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经济效益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及时的保护和治理,避免出现大量资金被浪费的问题,同时还要通过资金的合理调配解决以往历史中的遗留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稳定性发展。在矿山资源环境治理方案实施之前要统筹当前的资金使用模式,依据当地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求以及标准合理的规划和不同的资金,从而使整体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满足当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求以及标准。

1.3 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当地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进行矿山地质治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本身的稳定性,开展不同的治理方案和周边环境进行相互的协调,以此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例如在实际治理时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防止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其次在生态环境治理时要和当地经济发展进行相互的融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地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相关生产企业要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充分地发挥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为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 矿山土地复垦的可行性

2.1 现状

在进行矿山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时,要结合当前矿山土地的现状,提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方案,从而使当地土地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确定复垦的范围,按照耕地和林地等不同的类型进行科学地划分,以此来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方向。矿山内部有简易的公路,和周边交通道路进行连接,各个村落之间也有相互的道路,但是田间道路较多,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较为简陋,无法保证正常农田的灌溉。区域内形成的排水沟,大多数是为自流排水。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土地资源的现状,提出更加科学的优化方案,从而为后续工作科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适宜性的评价

在实际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时,要根据区域被破坏的现状,以此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从而使后续工作可以更加顺利的实施,在实际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资源平衡性分析来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考虑项目区域气候条件和原土地的利用情况,尽可能地将土地条件较好的区域为主要的工作重点。另外还需要迎合政府关于土地复垦方面的政策,尽可能地保持复垦后土地和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保持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地听取各个部门的意见,也可以征求村民的意见以此来提高后续复垦工作的针对性,当获得了农民的支持之后,可以保证后续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将评价单元土地质量状况和生产评价进行相互的比较,得出煤矿土地适宜性的评价结果,之后再根据评价单元来确定工作的重点以及破坏的情况,和经济社会以及安全因素进行相互的协调,从工程施工的角度将复垦标准措施进行多方位的整合,罗列出完整的评价单元,以此来为后续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在进行评价时要做好数据的整合以及分析,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方案,并且也要结合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需求提出更加科学的完善措施,从而使土地复垦工作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其次,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采取试样的方式,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取样,尽可能的了解土壤的概况和剖面图等等,以此来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后续实施时要贯彻落实土地复垦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结合煤矿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日常的操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土地复垦技术实施时,要遵循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当地的地质条件来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并且科学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为后续工作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的设计

工程总体布置。为了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和土地复垦工程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在实际工作开展之前要做好工程的总体布置,加强对当地地质情况的深入性分析以及研究,为后续工作有序实施提供重要的前提。土地复垦工作要了解当地的资源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入手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同时还需要了解土地因子在生态环境中制约的内在规律,协调不同的因素来提高整体的治理效果。在实际复垦时,要避免其中出现盲目性和损毁性的问题,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科学的利用,并且在土地复垦项目投资前期要确定主要的中心环节,从而为后续土地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途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在详细调研项目中要全面的分析土地损毁前的利用情况和生产水平等等,优化当前的矿山治理模式,并且参考土地损毁预测的结果,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结合土地复垦的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当地被损毁土地能够得以快速地恢复,为后续生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评价单元土地的状况,落实层次性的工作原则,使实际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用地为优先性的修复载体,考虑项目的自然条件和原土地利用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为初期的工作,重点结合政策因素和公众的意见来了解复垦的责任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此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

其次在后续工作中要进行的是评价单元的划分,在同一单元内对土地的基本属性和土地特征进行适当的数据整合。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单元之间由于存在较大差异性,对后续的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评价工作方案,以当前土地利用现状为主要的依据了解矿山开采对周边土地原貌所造成的损毁情况,按照不同的土地类型采取更加科学的优化方案,保证土地资源利用效果的提高。在项目评价单元中要采取综合划分的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为主要的基础进行地形图的叠加,再形成不同的评价单元,为后续复垦工作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当地的土地复垦质量评价标准来预测修复后的地形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地优化措施,使整体工作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例如可以以3 年~5 年为主要的周期,使复垦后的土地能够和之前的状态保持一致,并且加强对矿山生产活动的治理力度,防止矿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对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的区域要覆土30cm,并且在两侧种树,增加当地的绿化面积,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此来促进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4 方法

4.1 压实

在工程方法确定前,要根据地质测量和野外勘测的结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也要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进行日常的操作,遵循层次性的工作原则,使整体治理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首先要先进行挖方处理,将渣土进行全面的清除,可以采取机械和人工的方式共同的操作,在完成清理之后,不同的坡面要保证基本的美观性,并且没有任何的破碎岩体,以此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果。在完成这一操作后进行边坡的防护,例如在边坡坡脚处回填部分矿渣,形成反向作用力,使得边坡能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避免坡体出现崩塌的问题。在坡脚回填时回填度要小于30°,应当将体积较大的石块放在底部,从而使整体变坡能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为后续生产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完成这一工作之后要进行填方,主要是指将本区域内的碎石回填到低洼处,并且落实层次性的原则进行压实,避免对当地人们的出行和后续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多数治理区域内有矿渣堆积较为松散,和颗粒大小不均的碎石,形成不同的空隙,在回填施工中要建立层次性的公共标,先将大石块放置在底部之后,自下而上的进行填实,从而使整体结构能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避免在后期由于地表的因素而出现自然沉降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要进行场地的平整,主要是对工作区域内的废渣进行全面的清理,将垃圾进行统一的整理,并且还要清理残留的岩土体等等,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当前的治理效果,为后续地区的正常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完成压实工作之后,也可以在周边设置相对应的防水功能,避免由于积水的原因而出现道路坍塌的情况,逐渐提高当前治理的科学性,例如要先将出土之后的平台边界高度进行科学测量,要和耕地土层厚度保持一致,在排水沟材料选择方面要利用混凝土进行填充,从而使整体结构稳定性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保证排水本身的通畅性。

4.2 绿化建设

在绿化建设方面要严格的依据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的相关规范,结合当前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日常的操作,并且还要遵循美观性的原则,在实际绿化处理时优先选择大叶女贞和柿子树等等,也可以选择侧柏,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适当的增加本土植物的比例之后再进行植物的科学调配,从而使绿化建设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完成绿化工程之后要进行科学的养护,其中包含了除草和施肥等不同的措施,在完成在日之后要马上进行浇水,并且使水能够渗透到耕地,逐渐的提高整体的养护效果,并且灌水可稀释肥料浓度,不出现烧根的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层次的实施当前的养护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秋冬季节温度不断的下降,因此需要采取各种优化措施,避免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逐渐的提高当前治理的科学性,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重要的基础。

4.3 道路建设

在进行道路建设方面要遵循生态性的工作原则,从而使地区建设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地按照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建设标准,按照功能划分为田间路和生产路等不同的组成部分。田间路是农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主要干路,联系居民点和田间的工作区域,田间道路可以适当的增加到4m ~5m 之后,再采取水泥混凝土进行路面的操作,并且纵坡度要为15%,厚度可以设置为10cm ~13cm 左右。基层材料采取水泥稳定碎石,厚度要达到15cm 之后再进行压实操作,以此来保证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其次,在进行生产道路规划时,可以适当的扩大到宽度为2m 左右,之后再采取天然路基和塑土进行压实,路面要高出田面的0.2m,纵坡和农田纵坡要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道路规划时也要协调好当地的矿山生产活动,避免对后续生产工作造成影响,逐渐的完善当前的工作方案。最后,在道路周边可以设置相对应的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对路面和路基产生不良影响而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在田间道路周边也可以修筑一排排水沟,从而满足当前工程建设要求以及标准。在实际建设时,要做好科学的检查,及时地发现在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5 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矿产行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在新时期下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维护和改善矿区环境为主要的原则,更加科学有序地实施后续的治理方案,适当地增加植被覆盖的面积,提高整体的保堵和保水效益,有效地控制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此来促进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矿山环境问题研究,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矿山环境治理运行机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加快综合治理矿山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真正实现“绿色矿业”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矿山土地
我爱这土地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50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8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昆钢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7:06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42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0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