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霞,刘玉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持续革新和工业化不断进步,主要由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冰川融化、极端天气等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减缓和应对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以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一系列行动规划,旨在对全球平均气温与前工业化阶段相比的上升幅度进行控制。2016年中国加入《巴黎协定》并成为缔约方之一。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争取在2030年之前达到顶峰并由此开始下降,运用和优化调节修复、资源配置等手段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2060年前实现减少甚至达到“零排放”的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2021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双碳”目标实现的路线图、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由此迈出了通过减排降碳而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充分彰显了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国的政治担当。“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总体战略部署,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时代条件下对新的时代课题作出的积极回答,准确把握“双碳”目标的现实逻辑、理论向度和关键路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双碳”目标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战略举措,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旨在表明中国经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创新驱动的协调发展,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和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在培养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改善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就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推动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注重生产的有效性和发展的公平性,也将生态环境建设及人的全面发展考虑其中。它强调的是一种包容的、普遍的发展,是一种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同步的发展。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眼前利益,更要关注今天的投资与消费对未来的可持续性影响;不仅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通过环保投资发展绿色产业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1]作为与高质量发展互为表里、实现逻辑具有一致性的“双碳”目标的提出,“将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2]。
“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促使我国经济从高投入、高污染转向低投入、低污染的发展路径,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既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后果地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因为节能降碳而忽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否则一切社会建构都将失去经济基础,从而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我国已将“双碳”目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中,以推动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增长”态势。因此,“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前提基础,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选择。
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替代了以往的物质文化需要,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不再拘泥于物质和文化层面,而是在对两者有更高追求的基础上,对医疗、教育、社区等基础设施、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在生态层面上,对优美环境的要求是十分迫切的,其中既包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也包括对良好工作环境的需求。“双碳”目标的提出正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更表现在民主法治、社会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不足与久治不绝的污染问题更是不可忽视。尽管我国已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效果显著,但长久以来工业发展积累的碳排放引发的相关问题仍然严重:工业发展过程中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中,导致空气、水等受到严重污染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健康。与此同时,由于对资源、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也致使生态系统难以修复和再生,使得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无法正常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发挥有效的固碳作用。因此,要以生态惠民、利民、为民为原则,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健康的生态产品,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在考虑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同时,也要将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和后代人的需要考虑进去。“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回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建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3]。这就意味着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走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更要走生态化、低碳化道路。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其他废弃物的排放一样,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使用,即是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部分原因就是高碳能源结构与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结构所导致的。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温度升高、山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频发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实现“双碳”目标,在总量、源头和结构等层面上减排降碳,不仅能够减少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恶劣天气的出现,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还能够降低由气候变暖及其衍生出来的生态问题所导致的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风险,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强劲支撑。2021年11月,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在山东海阳市投运。该项目的投运取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供暖惠及20万海阳居民,使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这一举措不仅节约了原煤资源,还减少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有效改善该区域的大气和海洋生态环境。总体上看,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实质上为2035年生态环境呈现根本好转奠定了坚实基础,“双碳”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双碳”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内在理论向度,既赋予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在生态维度上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这三方面共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消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间的分歧和对立,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发展模式的形成。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实现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坚持与发展。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的自然的先在性、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等,为“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实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在现实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认为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4]52。同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彼此共生的关系。一方面,空气、石头、水、动植物等是能够被人脑所意识到的对象性存在,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自身维持生存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其次,自然界具有社会历史性。自然界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界的生成过程即是通过人类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过程。自然界是人类史和自然史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146只有在人类历史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才是现实的、真正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中,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实践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
最后,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实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向人自身、向社会合乎人性的复归,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双碳”目标所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强调和注重解决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倡导的低碳发展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基于人类不同实践活动对自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提出的;通过降污减碳和修复治理以保障生态资源的固碳能力和碳汇价值,体现和依据的则是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并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的现实逻辑。因此,“双碳”目标是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我国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现实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而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的创新与发展,目的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根本矛盾。
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认为社会是一切关系存在和依存的有机体。强调运用系统的观念,即运用发展的、全面的、普遍联系的观念和分析方法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处理好作为整体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科学把握事物本质,有效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6]“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7]5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的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的必要原则之一。这表明,我们要善于运用系统的观念并将其贯穿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将生态系统看作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7]7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系统是一切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进而实现循环和转换的统一载体。充分发挥作为有机体的自然界各部分要素的价值和作用,保证大气、森林、水等生态系统之间及各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运转协调,依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各种资源要素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部署和分类施策。既要发挥整体性功能,又要因地、因时制宜。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协同优势,不断推进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完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一体化布局。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五方面工作原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其中,节约优先和防范风险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基本策略,全国统筹和双轮驱动是重要举措,内外畅通是关键议题。它们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从而处理好经济与生态、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五项原则统筹协调、重点击破、有序推进,形成了兼容性和可行性较强的经验模式。
“人民至上”否定和超越了传统社会的君权至上和西方近代社会的个人至上,强调把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主体:“把人民当作主体,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当作目的,一切为了人民。”[8]“双碳”目标的提出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自身同样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方面,“双碳”目标的提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人民群众不仅有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更有对生态的需要,“双碳”目标正是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需要而提出的。众所周知,碳排放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不仅加快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同时也造成台风、高温、干旱等极端恶劣天气,粮食产量受到影响,进而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社会性的感性存在物,人“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丰富性、和谐性也具有自己特殊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的‘免疫’系统和‘防护’系统”[9]。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在洁净、持续、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取能量,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只有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资源能源能够持续供应,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提升。“双碳”目标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节能减污降碳进而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结构绿色转型,为人们提供良好且长久的生存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实现旨在维系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不是在历史演化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觉创造出来的。正如同马克思所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158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潜力和能量,因为“无论是在经济生产生活领域还是社会治理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有效实现越来越有赖于普通社会主体的意识、责任感和切实践行”[10]。每个人都是节能降碳的践行者,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只有对自己和社会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共同守护和建设美好家园。因此,“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是一种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智慧,意味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更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的展现。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要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断完善和改进公众参与“双碳”目标制度机制,努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全民行动体系,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合力,按计划实现“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必须做到“锲而不舍、驰而不息”[11]。这就要求社会各领域进行整体性的升级和转型,其中,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是基本,科技创新与攻坚是引擎,完备的法律制度是保障,全球共谋共建是关键,以此形成系统联动的社会运行机制,协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加深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应将生态化融入产业结构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促进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健康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攻坚能力,有效开发各种新型绿色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向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转型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强化科技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和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发,突破关键性技术,引领前沿性技术,开展现代性新技术。
其一,遏制和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和项目,大力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发展是“双碳”工作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应加以严格把控和督促检查,实施用能预警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依托技术创新对现行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以及在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进行降碳减排,淘汰技术落后、利用效能低的设施设备。促进新技术突破,推动低碳冶炼创新技术等一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电力、交通等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动力能源资源的消费替代和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可再生可替代能源。
其二,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大力发挥区域特色产业链集群的带头作用,通过物理技术固碳和生态固碳两个环节来实现碳汇的增加,实现生态优势和价值转化。物理技术固碳主要是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开采过的油井、深海中;生态固碳主要是通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封存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例如,将山水、冰雪发展为特色旅游产业,不断发展花卉草木、中草药等林下经济和产业,充分释放自然资源优势,将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转化为产业经济和发展优势,以此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其三,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优势,为减排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和推动力。数字经济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一项战略重点,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力支撑。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减少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必要的经济活动和外部交往频次,以及由此产生的能耗与碳排放,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物流运输效率,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加强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监测、报告与核查,提升对碳排放的有效监管。
其四,深度挖掘城市与农村产业绿色生态化的深层联系,实现城乡间产业链的强关联与衔接。“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消灭……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同样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12]同时,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趋势下,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杜绝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经济发展的“脱实向虚”。产业的绿色生态化发展与低碳经济具有内在一致性,这也是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之一。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3]2021年发布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其中涉及投资政策、绿色金融政策、财税价格政策、市场化机制以及相应的制度保障。“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与创新主要是针对利益相关方的引导、激励、约束、补偿和惩处。具体包括:在现行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碳减排目标分解与监督制度;建立针对企业、金融机构等进行碳排放统计监测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促使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构建包括绿色公共支出、税收和碳预算在内的绿色财政体系;改进绿色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等。同时,还要尽快制定减污降碳相关法律法规,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彻底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不符合低碳发展的内容,明确和增强法律法规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确保“双碳”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实施和目标的如期实现。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是国家和企业的责任,更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这就要求对社会成员进行生态伦理与道德培养。
其一,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培养人民群众低碳环保意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义务植树等各种环保活动和志愿服务,有效激发公众的责任意识,实现从强制接受到积极主动的意愿转变,促进绿色生活方式转变。
其二,推进消费革命,促使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在培育和强化人民群众低碳环保意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鼓励和倡导绿色消费、理性消费,促使人们自觉控制奢靡浪费的消费行为,节制不必要的消费欲望,进而推动人民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真正转化为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自觉行为。
其三,持续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有效保证低碳环保全民共建。逐步健全开放促进机制,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民众对环保工作的信任与支持;有助于全民共同参与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进而形成全社会的绿色低碳环保生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14]全世界的人们都处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彼此间休戚与共,任何一个地区、国家和民族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上都不能置身事外。例如,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的气候剧变、南美亚马逊丛林的大规模消失带来的生物多样性改变等,都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所能应对或承受的。因此,“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这就要求各国立足实际情况统筹国内和国外能源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绿色低碳的技术和发展经验。一方面,推进减污降碳和全球气候治理,必须坚持内外畅通的工作原则。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在全球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参与者的作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7]138要进一步深化我国与各国在绿色低碳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经验走出去,为全球环境治理搭建更多的交流互通平台,保证国内外绿色交流和发展的持续畅通,积极引领全球生态秩序变革的新方向,为减污降碳和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另一方面,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各国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对全球生态环境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在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展开行动,积极主动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此外,各国还应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全球的生态治理之中,尤其是要调动除政府以外的全社会资源参与到国际合作的进程中来。其中非政府组织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力量,它们在“整理科学信息并将这类信息交付决策者和公众知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15],它们的积极参与对于增强全世界各领域人们的参与意识,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降污减碳协同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到质跨越的关键时期。“双碳”目标的提出,正是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抉择,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生态价值转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人类发展的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全方位宽领域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文化相融合,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双碳”目标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充分彰显了大国情怀、大国责任与政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