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北滩小学 贾秀娟
新课改背景下,部分小学的德育工作不容乐观: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不充分、实践活动不足,特色创新不突出,活动存在成人化、形式化、纯理论化现象;部分班级的德育中普遍存在批评过多、命令过多、灌注过多”等弊端。仔细研究发现,德育的分寸感失衡—重理论灌输而轻现实体验;重单兵作战而轻协作共商;重“整齐划一”而轻“因人而异”;重当场说教而轻事后追踪……这样的取舍中,德育的脆弱、学生的青涩和成长的粗糙也就成为常态,“苦口婆心‘说教’,换来的却只是‘知’的表层体验”。这样的德育困境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必须重建一种摇曳生姿而又高效厚重的德育体系。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德育必须基于学校实际,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必须创新,如以经典诵读为呼吸,浸润学生;以情境班会为平台,滋养学生;以现实印证为契机,锻造学生。因为经典文化和情境中活泼、新颖、形象的一面,恰恰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自然而然地与学生的内心与成长对接;经典文化和情境中“高效、快捷、无痕”之特点,恰恰是对“霸道、尖锐、刚硬”之无效德育的有力回应。德育教师必须基于当地实际,必须基于学生个人实际,以“细、小、实”的角度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必须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一些情境的、无痕的、自然的方式进入其内心,找到进入心灵秘境的路径,并发现真相,发现“冰面”下的真实,找到可以突破的且值得一试的路径,可以奏效的并且经得起检验的方法策略,如此才有可能打造摇曳生姿的活德育。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因为形式的活泼而打开的德育版图愈广阔,愈能让他们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
新课改视角下,学校应该引领小学生深刻品味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揣摩其丰富的底蕴,以此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牢筑精神大厦、净化情感世界;应该切实提高教师在中华经典文化传承和影响方面的能力,使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品尝传统优秀文化大餐,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对醇厚道德、滋养人心、淬炼性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化无形为有形,变低效为高效,更好、更深地滋养学生。经典文化介入小学德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诵读、演讲、辩论,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能纯化其品性,皆可大胆一试。
1.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在课件十分钟或上学放学之时,播放视频《“三字经”熏陶下的小公民》,里面涉及的内容有尊老爱幼、谈吐文雅、礼貌待人、家国情怀……让学生时时、处处触摸传统优秀文化,并力争内化为德行成长的营养剂。
2.进行“弟子规”读后感演讲活动,绘本表演《三字经》,或者把其中关于家国情怀的句子创编成“家庭、亲情与群体”的故事让学生表演,学唱唐诗,“舞蹈”宋词,绘画“一行白鹭上青天”等。
3.实践活动:请学生诚实地填写自己与《三字经》上不相符的现象,并整理为一份特殊的,能够铭记的“清单”。然后引领学生把这份“清单”埋在一个不知名的土里,意味着与不文明彻底告别;或者用火把它烧掉,然后用实际行动改掉这些坏习惯。
面对闪闪发光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善用活用;不是机械守旧,而是锐意创新——融读读、背背、唱唱、演演、跳跳等为一体,一反往日死记硬背的呆板形式。的确,当传统文化以一种更为形象与诗意的方式扑面而来时,学生接受的速度与方式会发生变化。自然,这样的变化也就带来了效果上的事半功倍。有家长言:“自从孩子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以后,变得孝敬了,说话文明了,有了责任感了,做事靠谱了……我们教不会的东西,老师有办法啊。”的确,当书里的文字“活”起来,融进学生的灵魂中时,道德认知变得轻松高效而又意蕴十足——经典中的优秀因子不再束之高阁,不再在尘埃中沉默,而被学生有效地吻醒,并且那么鲜明地作用到学生身上,成为学生精神骨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正是文明传承中更加迷人的风景。
随后的“埋葬清单”告别活动,则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这不仅仅是道德认知上的由此及彼,也是行动转化中的由此及彼,有的学生可能会归纳出:“我在‘亲师友’方面做得不够。”有的归纳出:“我在‘敬长辈’方面做得不好。”有的归纳出;“我在‘勤有功’远远不够”……现在,学生要与这份“埋葬清单”告别,不论采取哪一种告别方式,但这种仪式感,这种众目睽睽下的团体氛围,都将给予学生特别的影响。从经典文化的传承再到把这份“清单”埋在一个不知名的土里,以示彻底的遗忘,意味着沐浴重生,实际上是一个仪式感基础上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虽短,但不知不觉间哺育了一颗道德、精神和文明的种子。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因为仪式感而打开的德育成长的版图愈广阔,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浸润自己。
曾有专家言:“教育需要水一样的‘载歌载舞’”。所谓“载歌载舞”是指德育不能空转,而需要创设浓浓的新颖活泼的道德认知情境。“载歌载舞”的情境远胜于干巴巴的理论,具有生长性的力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好的情境能够缩短学生接受道德认知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一旦沉浸在情境中,不是在接受教育,而是在体验教育,因而道德认知能够自然而然地生成。所谓“入境始于亲”,正是强调了“境”的重要性。教师开展班会活动时,应避免纯理论化之弊端,力争把道理隐含在情境中,把道德认知渗透到情境中。教师不是让学生去背、去记小学生守则,不是去记住哪个能做,哪个不能做,而是通过图片参观、情境活动、演讲活动、绘本朗读、课本剧、小品、心理剧、情景剧等儿童喜欢的方式,使之成为一个开放、新颖和多姿的文化传承系统,而这恰恰符合儿童视角。实践证明,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因为基于儿童视角而打开的道德版图愈广阔,学生愈能汲取到鲜活的道德力量,自然,道德的成长、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成长也就在情理之中;愈是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深入进去,学生愈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多方面的滋养。班主任不妨开展“网上祭英烈”、模拟法庭、“洒扫应对”“日行一善”活动、防沉溺网络主题班队、“我是绿色环保小主人”主题班队会、“探究城市绿肺奥妙”主题班会等。这样情境班会因为少了一些纯理论说教,而多了一些摇曳生姿的情境,多了亲身体验,以形象与诗意的方式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喜爱,因而更能聚焦学生,当然更能滋养学生。
拿“祭奠英烈”活动来说,部分学校所在地就没有革命先烈的教育基地,怎么办?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网上开展一系列的传承活动:朗诵诗歌、敬献花圈、讲英雄的故事、留言转发活动等,在一个更博大、更快捷、更高效的时空内,演绎德育的精彩、多姿与厚重。以下是“网上祭英烈”活动中获胜者的部分获奖留言:“清明祭,祭英烈,红色基因不能丢。”“革命前辈,你们的诸多事迹都是我们的‘精神钙质’所必需的‘维他命’。”“我们的安逸是你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怎能不认真学习?”……在此基础上,辅导员组织学生选出“网上祭英烈”最佳留言佳作几份,在校园的适当地方张贴,并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和优美的动画背景做成美图发布在学校微信群、班级家长QQ 群或其他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并受到触动,形成连锁反应,让红色基因、文化基因、文明养分和教育底蕴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
从理念上的开放到内容上的开放再到形式上的开放中,彰显着德育版图的大面积的敞开,彰显着教育网络的多方联结,彰显着德育载体的不断创新与开阔。或许,所谓什么形式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其间德育路径的创新、学生品性的纯化、德育版图的拓展,才是小学德育中更加重要的境界。为此,教师应该扮演多种角色:一个创设情境的高手,能够借助各种技术创设摇曳生姿的情境,可以是新颖的校园心理剧,可以是结合教材的课本剧,可以是印证现实的情景剧,力争以情境化的力量锻造学生;一个引领对话的高手,能够引领学生与先烈对话,与现实对话,与精神品格对话,以此打造别样的德育情境新时空;一个善于滋养学生的高手,能够高效利用各种德育因子滋补于德育课堂,使德育课堂成为小学生品性成长、精神充盈、德性丰富的摇篮。
上述活动中有关“传统优秀文化”的诸多活动,关于摇曳生姿的班会活动,的确让学生喜闻乐见,并且不经意间演绎了诸多不一样的精彩。但是精彩惊喜之后,我们要深刻反思:现实中,我们真的能做到文明待人吗?从今以后真的能与不文明告别吗?我们真的能在文化的浸润中变成一个有道德的、有底蕴的、“金子般”闪闪发光的人吗?的确,很多东西仅仅挂在墙上还不够,仅仅把不文明“埋在土里”或“烧掉”也不够,我们必须在鲜活的现实中加以印证。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离学生的现实更近,更能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于自己的道德滋养体系。从身边的生活出发,进而认知更大范围内的道德现象及隐含的道理,符合小学生螺旋上升的思维认知特点,更符合道德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规律。我们的做法是少一些单项介入,多一些灵活多变;少一些固定呈现,多一些多元开放。“天地小课堂,课堂大天地。”引领学生到大天地中去印证,才是真德育,才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德育活动中更重要的一环。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言行一致才是更重要的,“说到做到”才是真风景,“行以成之”才是真德育。于是,引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现实中去进行道德印证和现实印证,就成为一种可贵的必然趋势,也是德育中必不可缺的趋势。
如教师利用教育云平台播放校园中遵守规则的视频和不遵守规则的视频,让学生对比讨论:其中有哪些行为让你感到很和谐、很舒服,哪些行为让你感到很刺耳、很讨厌? 然后进行现场“实话实说”活动:A、周围没有任何人监督,但规定此处就是不能钓鱼,你会违反规则去钓鱼吗?B、某个不知名的野生动物烧烤后有特别的美味,你会不加选择就去吃吗?C、语文考试时,如果你的好朋友有一道填空题不会做,你会帮他吗?D、上网时,你发现自己的文件被盗,你会报复那个盗你文件的人吗?……如果大家不好意思说出来,或者感觉脸面上不好受,不妨以小纸条的形式进行匿名实话实说。
上述活动中,让学生就学校周围遵守规则的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亲自印证现实中的具体例子,隐含着“真德育”。相对于让人厌烦的口头理论而言,身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认知和判断,以及在这种现实印证中蕴含的德育契机,能够更好地滋养和锻造学生。而且这样的现实印证不“对号入座”,不针对具体的个人,不隐射某个人的行为。作为教师,应该坚决阻止学生间揭露与互相揭露的行为,让道德实践活动在轻松、自由、快乐中向前挺进,因而能够高效、大面积地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匿名实话实说”这一环节,正是防止互相揭露和可能出现尴尬的有力举措,较好地让德育实践活动在轻松、愉快和享受中得以继续下去,挺进到一个更深入体验的境界。
教师应经常性地把道德认知和现实生活进行深度对接,并以此引领学生把现实印证转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认知过程。这意味着,德育教师或者班主任,应该具备一种“内隐的温柔情怀”。所谓“内隐”,是指教师不是布置了、开展了、活动了等,就谢幕了、完事了、结束了,而是进行长时间的、从内到外的跟踪、反馈和矫正:《三字经》背了不少,现实中做到了多少?古诗词演讲比赛进行了多次,现实中是否变成了一个儒雅的人?是否变成了一个道德标兵?讲文明、讲和谐、知荣辱、懂责任等,是否在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学校和德育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反思,正所谓:“多一些跟踪,有机会发现;多一些深入,有机会拓展;多一些反思,有机会改进。”这样的反思和追踪愈多,学生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得以锻造,愈能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这样的“追踪”和“现实对接”隐含着我们对小学德育一种美好的期盼。相对于静止的理论灌输而言,这样的动态“转身”彰显着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立,其间,道德视野的扩大、成长经验的印证、人文思想的浸润、核心素养的落地,才是小学德育中更为重要的境界。
从经典文化育人到情境氛围创设,再到现实深度对接,理念上,立德为本,树人为先;方法上,文化育人、无痕育人,情境育人、现实印证。因为经典文化和情境中活泼、新颖、形象的一面,恰恰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自然而然地与学生的内心与成长对接,正所谓“入境始于亲”;经典文化和情境中“高效、快捷、无痕”之特点,恰恰是对“霸道、尖锐、刚硬”之无效德育的有力回应,因而颇受师生的青睐。但愿,小学德育能够以这样的创新面孔出现,但愿小学生能够沉浸在这样的场景中沐雨重生,但愿与此相关的德育人生能够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延伸到未来和更大的时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