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须从“新”出发
——从《洛阳晚报》转型谈地市都市报传播力的回归

2022-11-21 16:32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栏目受众

李 琦

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通信设备与工艺的更新换代,进一步促进了新型电子传媒业务的形成与发展,使之快速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关键性技术手段。基于此,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处境越发窘迫,面对受众的大批量流失,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愈发艰难。本文围绕新媒体的“新”以及纸媒如何创新、顺应形势,更精准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需要克服的不足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应用网络互动模式,在数字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打造出了适应生活快节奏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全新资讯传播媒介体系,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对新信息的掌握。同时,在内容上,新媒体并不仅局限于文字形式,微视频、短视频的形式被大量使用;在速度上,它能快速让受众了解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影响和后果;在广度上,它涉及领域多,基本能满足用户多样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另外,传播方式新颖,能够实现对新闻的多渠道传播,也可以给用户更多选择,让其根据喜好自由选择了解新闻的时间和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这时就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短板,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站稳脚跟,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一)报道形式内容缺乏新意

总体而言,纸媒承担着传统媒体的大多数功能,因而新媒体的日益壮大,必然会导致传统媒体需要承担愈发沉重的压力。基于此,传统媒体若想在以后的竞争中保持市场地位、于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势必需要制定足够优质的策划方案,在保证报道内容贴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性,提高对大众的吸引力,实现提升受众关注度的目的。

(二)和受众间缺乏有效交流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没有受众进行新闻反馈的途径,导致传统媒体和受众间无法建立有效互动,长此以往,在新闻传播中会越发地刻板、固化,随着和受众的彼此分离,将和时代潮流渐行渐远,逐步脱离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因为传统媒体得不到来自受众的及时反馈,因而无法对后续的工作内容、版面布局做出有效的规划和调整,导致报道质量得不到提高,受到的关注度逐渐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必须立足于新媒体角度,以积极的态度寻求改变途径,客观看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对比,寻找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报纸的优势部分,扬长避短,重新吸引人民大众的目光,贴合人们期待,促进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三)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互联网使得信息渠道变得多种多样,互联网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新闻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支撑。大量的事例证明,如今很多新闻事件,自媒体占据首发优势,然后传统媒体才进行跟进报道,有些报道还会使用自媒体提供的信源,因此传统媒体可以适当借助自媒体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培养受众群体,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增强纸媒传播力的路径探索

(一)找准用户、了解用户,进行新闻传播内容的筛选

在新媒体时代大环境下,纸媒如何更好地吸引用户,提升价值内涵,强化核心实力?真正找准用户、了解用户、应用户之所需、想用户之所想,让媒体成为读者愿意读、能感受到温度、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洛阳晚报》目前正在进行的“适老化”改版正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对晚报来说,目标受众是订户,而订户多为老年人,这些老年人中,有传统老人,也有不少“新”老人,内容方面就要更精准地找到他们的诉求,既要能帮传统老人解决问题,做好倾听者、暖心人,也要能和老人聊新的人生规划、新的生活感悟,共同成长,实现共赢。

老年人有丰富的过往,有情感倾诉的需求、有得到社会认可的愿望,所以我们推出了《记者串门》《会说话的老物件》;老年人中有思想新、诉求新的“新”老人,所以我们的《热读》版推出了60岁系列报道,《记者观察》注意到了参加培训、考证的老年群体;老年人消费有误区、有迷茫,我们有《消费警示》栏目;老年人关注时事、服务信息,我们推出《文摘周刊》。

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需,《洛阳晚报》的诸多改变和栏目设置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他们跟我们的互动越来越多,让我们知道在纸媒的突围之路上,找准了方向、找对了定位,我们正在成为订户真正的贴心人。

(二)拓展内容、加强互动,让新闻内容丰富多彩

正所谓,改变只是第一步,要让纸媒更进一步增加黏性、留住用户,则需要更加丰富自己、更新自己,给用户以处处有心、不时有“新”的感觉,才能越来越有黏性,让他们成为媒体的忠实粉丝。

《洛阳晚报》在改版过程中,发现线索平台上有不少老年人有一些心愿希望实现、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百姓呼声平台上一些民生方面的小问题也是我们的用户所需要解决的,所以,我们又适时开设了《微心愿》《百姓呼声有问有答》栏目,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不断有人打来电话。同时,“60岁话题”在讨论过程中,参与老人越来越多,话题也越来越开放,我们就又及时推出了“征集《洛阳晚报》老年顾问启事”。这样做,让我们能与读者适时互动,新闻内容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不断根据读者需求、及时总结进行丰富和提升,在互动中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话题可以去写去讨论,比如“带孙费”的问题,比如“找老伴儿”的问题,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们也越来越了解老年人,自然会让他们感觉和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亲”。

(三)深度挖掘、主动策划,对报道内容不断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新”“奇”的内容是吸引人们注意力和阅读兴趣的关键,所以,传统媒体想要获取更高质量的新闻传播效果,势必需要进行新闻内容的创新,深度挖掘新闻价值,使传播出来的新闻具备极高的新颖性和出众的魅力,实现新闻有效阅读的目标和大范围传播的愿景。

我们的“适老化”改版正是顺应了形势,在栏目设置、栏目内容、话题讨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找准了目标受众之后,就更加注重内容的继续挖掘。

目前,《洛阳晚报》的《记者串门》《会说话的老物件》《孝贤正能量》《健康真相》等栏目已比较成熟,满足了不少老年人喜好忆往昔、求关注的心理;《热读》版关注“新”老人的新诉求,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且内容正在不断扩大,在《记者观察》《体验新闻》等栏目基础上增加了《热点透视》,所讨论话题既接地气,又及时满足了“新”老人的新关注,满足了他们融入社会、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

《孝贤正能量》栏目,主要弘扬孝贤文化,同时起到社会引导作用,记者所找的事例也比较典型,接下来能不能尝试在一些节点比如重阳节等,做一些互动活动,比如组织专业人士去给百岁老人修脚、帮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实现微心愿等,把爱老、助老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也让老年人真切地感受到媒体温度。

《消费警示》栏目,目前我们主要依托质监局进行一些提醒,接下来也需要多一些主动的策划,比如针对夏季老年人对防晒霜、防晒衣的选购,现在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老年鞋、老年镜等,进行消费提醒;另外,现在老年人多带孙辈,喜欢给孩子买东西,买的时候只看广告及商家自己的宣传,买的到底对不对?孩子更适合什么样的衣服质地、擦脸产品、儿童读物?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另外,《热读》版也可以多关注一下老年人的心理方面问题,比如,和孙辈的代沟如何缩小?和儿子儿媳如何更好地相处?儿女不在身边平时感觉孤独如何有效排解?异地老人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再找老伴儿是一件丢人的事吗?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如今,我们留了版面电话,有途径与老年人有效沟通。在前进中不断学习是我们一直要做的功课,在对话中对用户需求进行更深度的挖掘,让晚报更加“适老化”。

三、结语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纸媒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应对各种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找出改变现状的路径,那么将极有可能被湮没在时代长河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失去市场。基于此,纸媒需要提高对新型科学技术手段的重视,既要了解自身实际情况,也要对媒体环境做出深入了解和研判,不断丰富新闻形式、拓展传播渠道,以新颖的新闻内容、独特的新闻报道角度,吸引用户阅读兴趣,为媒体发展注入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纸媒要找准自身定位,改版不是一时之功,需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栏目、调整内容,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栏目受众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Baa, Baa, Black Sheep
栏目主持人语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