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水稻虫害和冷害综合防控技术

2022-11-21 15:55曹永本隋玉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成虫幼虫低温

周 敏 曹永本 隋玉杰

(1东丰县杨木林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东丰 136300;2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东丰 136300)

北方水稻生产区常年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水稻虫害种类增加,危害面积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严重阻碍了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1-2]。北方水稻生产过程中经常遭受持续低温或阶段性低温等恶劣气候的影响,造成水稻遭遇冷害灾害,水稻生长缓慢,开花授粉受阻,水稻产量大幅度降低。冷害是水稻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冷害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北方水稻冷害灾害主要有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等3种类型。水稻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负泥虫、稻水象甲、二化螟等四大虫害。现将北方水稻虫害和冷害综合防控技术总结如下。

1 水稻主要虫害及防控技术

1.1 潜叶蝇

1.1.1 发生规律。水稻潜叶蝇是东北水稻发生最早的虫害,水稻插秧后缓苗期前后出现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幼虫钻蛀叶片,取食叶肉。一般5月末至6月上旬发生,幼虫取食水稻叶肉,被害稻叶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条纹。幼虫以为害贴近水面的叶片为主,严重时为害水稻上部叶片和心叶。一般水田灌水深的地方发生严重,大面积发生时全田稻苗白色枯死。

1.1.2 防控技术。农业防治技术:清除田边、池埂、沟边、河边杂草,减少虫源;培育水稻壮秧,增强抗虫能力;田间采取排水晒田、浅水灌溉等方式,降低灌溉水位,减轻虫害危害。化学防治技术:一是苗期喷药。插秧前3~5 d苗床喷施农药,带药插秧。施用3%啶虫脒乳油450 mL/hm2兑水225 kg/hm2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二是插秧后喷药。水稻插秧后,北方稻作区6月上旬潜叶蝇侵入叶片前喷施药剂进行防治,施用3%啶虫脒乳油450 mL/hm2兑水225 kg/hm2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此外,也可以施用甲拌磷、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1.2 负泥虫

1.2.1 发生规律。负泥虫成虫、幼虫均为害水稻叶片,东北水稻生产田主要出现在水稻分蘖期,6月中、下旬发生危害。负泥虫以取食叶片为生,主要取食叶肉,残留表皮,被害叶片呈不规则的白点。受害严重的稻苗枯焦、破裂,会造成水稻晚熟甚至全株枯死。

1.2.2 防控技术。农业防治技术:清除田边、池埂、水沟等处杂草,减少虫源。同时,田间水稻负泥虫幼虫1~2龄期,早晨有露水时用扫帚扫2~3次,把幼虫轻轻扫落到水中。应注意,扫虫时均匀扫平,不能漏扫,更不能伤叶。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当负泥虫幼虫为小米粒大小时,施用2.5%敌杀死3 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 000倍液。

1.3 稻水象甲

1.3.1 发生规律。稻水象甲是东北水稻生产区近几年新迁入的水稻害虫之一,发生面积广,危害非常严重。稻水象甲成虫、幼虫均为害水稻,发生严重时稻苗死亡。稻水象甲成虫外形与大米甲虫类似,外壳坚硬灰色,背部有三角形的黑斑。成虫在山坡或田边池埂的表土内越冬,苗田或水稻刚移栽后一般上午9:00和下午16:00后的冷凉环境下成虫开始为害叶片。被害叶片沿叶脉边缘有很整齐的条状白斑。6月上旬、中旬产卵,6月中旬、下旬孵化,幼虫头部红色。白色幼虫潜入地下为害水稻根系,造成水稻生长缓慢,无法正常分蘖,严重时稻苗枯死,影响水稻产量。

1.3.2 防控技术。农业防治技术:减少虫源,清除田边、沟边、池埂等地杂草[3-4];结合春耕灌水,及时捞出浮在水面上的杂草,捞出并深埋杀死成虫;利用光谱、甜物等诱杀大量成虫,减少虫源。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北方水稻生产田,5月末主要防治稻水象甲成虫,成虫迁入稻田产卵前防治,主要防治靠近旱田、沟塘、荒地、草丛、林地等地块中的成虫。第1次喷施象甲王、象甲净、呋喃丹等药剂防治成虫,第1次施药后5~7 d再次喷药防治成虫。第2次施药可以防治成虫和产卵后孵化出的幼虫,防止幼虫为害水稻根系。一般插秧后发现成虫开始为害稻叶时,联合周围的农户一起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防止稻水象甲反复侵染危害。注意避免重复喷药防治,浪费人力、物力,影响防治效果。

1.4 二化螟

1.4.1 发生规律。水稻二化螟为南方害虫,一般情况下在东北地区不能越冬。近几年,由于气候变暖,北方水稻生产田二化螟发生较重,危害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水稻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以为害玉米、谷子等作物。其寄生在禾本科杂草上以老熟幼虫在稻茬、稻草和其他寄主植物的根茬、茎秆中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植株下部,晚上出来活动,有趋光性和喜在嫩绿植株上产卵的习性。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受害,出现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或虫伤株。7月上旬,水稻分蘖期开始产卵,卵块多产在近水面叶片正面的中上部。水稻拔节后,二化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卵,使近水面叶片的基部叶鞘呈不规则黄色。二化螟幼虫初期以取食叶片基部叶鞘的叶肉为生,7月中、下旬幼虫蛀入茎秆,水稻出现白穗且稻穗空粒、秕粒增加,大量发生时被害率可达40%。

1.4.2 防控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秋季收获水稻时尽量齐泥处收割,以杀死部分幼虫和破坏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的死亡率。水稻二化螟危害严重的稻田,及时清理稻株,杀死稻株中幼虫。秋季深翻地、毁稻茬,杀死越冬幼虫。5月上中旬翻地整地后灌深水13~17 cm,淹浸3~4 d,淹死部分蛹和幼虫。白穗出现初期,大量幼虫在植株上部为害时,尽早将白穗植株连根拔出,带离稻田,以减少幼虫转株危害和减少越冬虫源。结合拔除田间杂草,摘去卵块。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做好预测预报,在螟虫孵化高峰期施药。施药最适时期为幼虫钻入稻株前,一般在7月中旬施药防治。可施用50%二嗪磷乳油1 125 mL/hm2兑水750 kg/hm2或20%三唑磷乳剂油2 250 mL/hm2兑水750 kg/hm2或用18%杀虫双水剂3 300~4 170 mL/hm2兑水1 050 kg/hm2喷雾防治。此外,也可以施用5%杀虫双颗粒剂、杀虫丹粉剂、稻螟散等内吸性药剂进行防治。水稻二化螟成虫出现时期长,产卵期也长,出现后期有危害加重的现象[5-6]。7月下旬幼虫基数高,必须进行第2次防治。当水稻出现白穗时,害虫钻入植株,危害加重,已经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喷药已无防治效果。

2 水稻冷害主要类型及防控技术

2.1 延迟型冷害

2.1.1 发生时期。水稻延迟型冷害主要发生在播种至抽穗前,其中孕穗期、出穗期遭遇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严重时造成水稻颗粒无收。

2.1.2 主要症状。低温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影响水稻穗分化和出穗,造成水稻受害减产。水稻生育期明显延迟,造成减产。低温冷害严重的稻田,稻穗直立,无法灌浆成熟,颗粒无收。受害的稻田,稻穗上部谷粒饱满,中下部多为空秕粒,出米率低,青米、碎米多,米质差。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降低,尤其晚熟品种,抽穗期延迟,减产更为严重。

2.1.3 防控技术。该防控技术包括种植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培育壮秧、提高温度、配方施肥等。

(1)种植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耐冷害性强、优质稳产且能够安全成熟的水稻品种是抗御水稻低温冷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水稻芽期和苗期具有较强的抗冷性,应选好水稻种子。在低温条件下种子能够正常发芽生长,秧苗成苗率高,早生快发,分蘖能力强,抽穗开花后灌浆成熟快、结实率高。

(2)培育壮秧,加强田间管理。水稻应适时早播种,控制播种量,培育壮秧。适时早插秧,科学配方施肥,及时防治水稻病虫草害,促进水稻早生快发,提高水稻抗低温冷害能力,将低温冷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提高温度。主要提高水温和地温。水稻生育前期主要受水温的影响,生育中期受水温和气温的共同影响,生育后期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水稻生育前期(分蘖期)主要通过设置晒水池、加宽和延长水路、加宽垫高进水口以及采用回灌等措施提高灌溉水的温度。分蘖期采取浅水(3 cm)水层灌溉方式,提高田间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分蘖生长发育。水稻分蘖终止期排水晒田5~7 d,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水稻分蘖终止期至成熟期采用间歇灌溉方式,提高土壤通透性,培育壮秆大穗,提高水稻抗御低温冷害的能力。

(4)配方施肥。采用控制氮肥、增施磷肥和钾肥的科学配方施肥方式。磷能提高水稻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根系发育;钾促进水稻壮秆、早成熟,提高水稻的抗低温能力。北方水稻生产中主要施用水稻专用肥或水稻复混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深施。

2.2 障碍型冷害

2.2.1 发生特征。水稻障碍型冷害指水稻生殖生长期即颖花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特别是水稻减数分裂期遭遇18℃以下低温,影响水稻穗分化,花器生理机制受到破坏,花粉败育,不能正常受精结粒,造成空壳。水稻开花期遇低温,造成颖花不开、花药不开裂、花粉不萌发,形成大量空粒,严重减产。水稻障碍型冷害分为孕穗期障碍型冷害和抽穗开花期障碍型冷害。孕穗期障碍型冷害穗顶部不孕粒多,穗基部少,不育颖花均为空壳。抽穗开花期障碍型冷害颖壳不开、花药不开裂、无法散出花粉或花粉萌发率大幅度下降导致不育,造成严重减产。

2.2.2 防控技术。该防控技术包括选用抗寒品种、培育壮秧、深水护胎、科学施肥等内容。

(1)选用抗寒品种。主要选用抗寒性强、抗低温能力强、抗倒伏、丰产性好、耐冷害性强和早熟优质水稻品种。根据东丰县多年生产实践与气候条件,适宜选择在安全出穗期8月5日正常出穗、正常成熟的水稻中晚熟品种和中熟品种,杜绝种植生育期在140 d以上的晚熟品种,防止水稻贪青晚熟,降低障碍型冷害的发生概率。

(2)培育壮秧。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培育水稻壮秆大穗,提高水稻抗低温的能力,保证水稻丰产丰收。

(3)深水护胎。在水稻孕穗开花期遭遇低温时,水稻田间灌深水(17~20 cm),以提高水温、减小低温对穗分化的影响。尤其在水稻减数分裂期遭遇18℃以下低温时灌深水护胎,避免障碍型冷害发生。根据多年水稻生产情况和气候情况,东丰县7月15日至8月5日期间遭遇低温时必须采取深灌水等方式防治水稻冷害,保护水稻幼穗,促进水稻正常生长。

(4)科学施肥。应增加磷、钾肥,控制氮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遭遇低温年份,应尽量少施氮肥,防止水稻贪青晚熟。遇到高温年份,在增施磷、钾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

2.3 混合型冷害

水稻混合型冷害是同一年度同时发生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的现象。水稻混合型冷害的发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一般水稻生育初期遇低温,造成水稻生长发育缓慢,出穗推迟。水稻孕穗开花期遭遇低温,造成颖花不育,贪青晚熟,增加空秕率,严重时造成绝收,对水稻产量影响巨大。

2.3.1 水稻冷害发生时期。北方水稻生育期间主要在种子发芽期、幼苗期、孕穗期、开花灌浆期等4个时期容易发生低温冷害。

(1)发芽期。水稻种子发芽期受气温8℃以下低温影响,种子不发芽、不出苗,出现烂种、烂芽等现象,直接影响水稻秧苗的出苗率和成苗率。

(2)幼苗期。幼苗期气温低于15℃、水温低于16℃会造成冷害,水稻分蘖停止。低温直接影响水稻秧苗的根系生长,茎叶生长受阻、分蘖数减少、生育期延迟、出穗慢、贪青晚熟,造成水稻延迟型冷害,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3)孕穗期。水稻孕穗期日平均气温17℃持续3 d发生低温冷害,水稻减数分裂受到影响,颖花减少,分蘖受阻,水稻不能正常开花授粉,粒数减少,结实率下降,千粒重低,水稻减产减收。

(4)开花灌浆期。水稻开花灌浆期最适温度30~32℃,最低温度为15~17℃。当平均气温低于20℃、日最高气温低于23℃时,水稻发生冷害。受低温影响,水稻开花受阻,花粉量减少,影响水稻正常受精,空秕率增加。

2.3.2 影响程度。水稻生育期间冷害受气温影响较大,但不同生育时期水温和气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水稻苗期受低温影响会发生冷害,且受气温影响较大。水稻分蘖期受水温影响相对较大,水稻分蘖期属于营养生长期,田间浅水灌溉,具有保温增温作用。水稻抽穗开花期发生冷害,气温的影响较水温大。水稻开花时花粉完全暴露在田间,遇到低温很容易造成危害。水稻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期,发生低温冷害,田间水温和气温同时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水稻减数分裂受到影响,穗分化少,造成不孕粒、不结粒、减产减收。

2.3.3 防控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精选抗性强品种、保湿育苗、科学灌溉、科学施肥等。

(1)精选抗性强品种,提高抗性。根据多年水稻生产实践和东丰县气候条件,适宜选择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能够在安全出穗期正常出穗成熟的中晚熟品种和中熟品种,要求生育期为135~140 d。适合种植的品种有通系935、中科804、中科发5号、通院香518、九稻72、吉洋16等。

(2)保温育苗,培育壮苗。水稻可采用大棚保温育苗方式,提高苗床温度,抗御低温冷害。可采用大棚内电加温、煤气加温、烧火加温等方式,提高棚内温度,减轻低温冷害。棚内加温时注意防电、防火、防煤气中毒,确保人身安全。

(3)科学灌溉,提高水温。水稻插秧后返青期深水灌溉,灌溉至苗高的1/3处,深水护苗。分蘖期浅水(3 cm)灌溉,促进水稻分蘖,增强抵抗低温能力。东丰县7月中旬为水稻穗分化期,遇到低温,深水灌溉,保障幼穗分化,减少低温对水稻穗分化的影响。水稻出穗开花期遇低温,采用田间深水灌溉、烟熏等措施,减轻低温危害。

(4)科学施肥,促进根系生长。为了减少低温对水稻的影响,采取增加磷钾肥、控施氮肥的施肥方式,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秆大穗,提高抗低温能力。同时,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保证水稻生产。

猜你喜欢
成虫幼虫低温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浅析鱼类在低温环境下暴死原因
金属丝大变身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吊带的设计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