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明
(鹿寨县中渡镇为民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鹿寨 545609)
品种是决定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栽培前需要做好水稻选种工作,按照种植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等条件,选择最为合适的水稻品种,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水稻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水文、湿度、光照强度、土壤结构以及其他因素等,都会对水稻产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做好种植地选择以及种植环境优化处理,确保能够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是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想要提升水稻产量及品质,需要种植环境中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所以需要通过施肥管理的方式,并对施肥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合理使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适当调整与优化肥料使用量,从而保证水稻品质,促进水稻产量提升。
在水稻播种前,需要做好种植地选择以及地块整理工作,提前选择pH 值不超过6.5 的肥沃熟化的菜园土和旱田土或经过秋耕和冬翻的稻田土。每0.067 hm2大田备土100~120 kg,要求土壤颗粒细碎均匀。将2/3 细土按每100 kg 拌1 kg壮秧剂,拌匀后集中堆闷,制成营养底土;1/3细土不拌壮秧剂,留作盖土。床田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风向阳、便于管理和运秧的田块,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00)的比例备足秧田。在播种前10 d,每0.067 hm2均匀施入腐熟有机肥2 000 kg(草木灰禁用),以及45%氮和磷钾复合肥40 kg,然后干耕湿耙,开沟做床。一般要求秧床长不超过8 m,床面宽140 cm,厢沟宽25 cm,深15 cm,围沟宽30 cm,深25 cm,床面整细耙平,高差不超过0.5 cm。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土层沉实[1]。
选择水稻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且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从而促进水稻生产增产增收。水稻种子处理可以采用40% 的富士一号(1 000~1 500倍液)浸泡24 h,还可以采用1% 的石灰水浸种,浸3 d 或4 d,浸泡之后再使用清水洗净,然后才能催芽播种。通常,水稻浸种时间控制在2 d 左右,每天换水2~3次[2]。
需要选择正确的水稻播种时间,气温需要稳定在15℃左右,才能够满足水稻各个生长时期对于温度的需求,同时需要避开水稻病虫害高发期。通常情况下,水稻一般选择在3月种植,具体种植时间按照当地的海拔以及当年气温情况进行确定,正确的种植时间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通过采用科学的控苗技术,能够全面促进水稻秧苗生长发育。在水稻处于幼苗时,种植人员要加强对幼苗的管控,根据水稻品种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肥计划和管理方案;在控苗过程中,结合水稻具体生长情况,对施肥、灌溉以及排水等工作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养分及水分需求。控苗栽培技术能够直接影响水稻后期的产量,所以需要落实各项控苗管理工作,以此提升水稻栽培技术水平[3]。
在水稻生长期间,必须做好水稻生长情况的观测工作,按照水稻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对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等进行调整。需要结合当前市场中肥料的实际情况,采用综合成本较低的施肥方案。在确保满足水稻植株生长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施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在施肥过程中,需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实现绿色水稻种植目标;水稻施肥管理需要严格控制各种肥料的用量以及施肥方法,做好施肥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及质量[4]。
田间管理是水稻种植后的核心工作,能够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与质量,所以需要加强对田间管理技术的优化。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灌水和施肥等方面的管理。
2.6.1 除草
杂草不仅会影响水稻营养吸收,还会阻碍光照,能为病虫害传播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必须重视除草工作。提倡人工除草与生物环保制剂相结合,尽量避免采用化学药物除草,否则会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科学的除草管理工作,能够为水稻生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从而提升水稻产量与质量[5]。
2.6.2 灌水
水稻需要在薄水条件下完成种植,一般情况下需要将水层深度控制在1~2 cm,这样能够满足水稻幼苗生长需求;在浅水中将水稻秧苗种植后,需要在栽后建立3~4 cm 水层,从而促进水稻植株换衣返青;换衣返青后寸水勤灌促蘖,灌水时以水深3 cm左右为最佳,在水稻自然落干后,再灌溉新水;在分蘖达到预计穗数1.2倍左右时,或6月下旬时分两次进行排水晒田,晒至田中不陷脚程度为宜,在叶色褪淡即可停止;孕穗(晒田复水)到抽穗后15 d 左右建立浅水层,以便颖花分化和抽穗扬花;抽穗后15 d到灌浆结实期间歇上水。
2.6.3 适时收获
水稻成熟有3个阶段:分乳熟、蜡熟和完熟。当进入完熟期时,谷粒和枝梗呈现黄色时就可以收获。收获期过早或者过迟,收割方法不当,都会增加裂纹稻米的形成。通常水稻含水量19%~21% 时已充分成熟,这时收割的水稻有利于提高出米率与精米率。水稻收获时间能够直接影响水稻最后的产量,需要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情况确定准确的水稻收获时间,这是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结合当地水稻易发病虫害特点以及流行规律,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预防,建议利用综合防护治疗措施,比如利用耕作、栽培、化学和生防等。主要可以采用如下几项有效的防治措施。
2.7.1 农业防治
在农业防治技术应用方面,中国正在不断地研究抗病虫优质水稻,并且研制出了许多抗病虫能力优秀的水稻,相比于其他技术而言应用更为广泛。农业防治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为加强田间管理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工作,降低各项病虫害发生率,结合优质抗病虫害水稻品种,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还不会因为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农田环境造成破坏。科学的农业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超过1/2,且发病率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为此需要加强农业防治技术推广工作。
2.7.2 生物防治
水稻病虫害治理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例如杀虫灯诱杀,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4月中旬或环境温度达到15℃以上时挂灯,每2 hm2设置1盏,20时—凌晨5时开灯。还可以采用性诱剂进行检测和防治,通过性诱剂可以检测和防治多种水稻常见病虫害,比如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诱捕器有水盆诱捕器、黏胶诱捕器和干式诱捕器等类型,这些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
2.7.3 化学药物防治
在化学药物防治方面,针对水稻集中常见的病虫害,化学药物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为了提高水稻品质,防止对水稻种植地产生化学农药污染,需要准确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用量,做到精准用药。针对水稻稻瘟病的化学药物防治,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0.067 hm2采用三环唑20~25 g 或稻瘟灵20~30 g 喷雾防治;针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每0.067 hm2采用叶枯唑30~40 g 兑水50 kg 喷雾防治;特别是在遭遇大风、暴雨和洪涝等灾害后,水稻叶片会受到严重损伤,应及时喷施上述药剂,防止白叶枯病进一步扩散;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面,化学农药可以选择噻呋酰胺,采用叶面喷雾的方法,该化学农药持效期长,在水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可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进行防治,每0.067 hm2用24% 悬浮剂20 mL,兑水50~60 kg喷雾,保证农药喷洒均匀;在水稻稻飞虱的化学药物防治方面,当百丛虫量达到1 500~2 000只/ 0.067 hm2时,用噻嗪酮8 g或吡虫啉1~2 g兑水50 kg,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
综上所述,文章全面阐述了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影响因素,并对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多项关键要点进行全面分析,对其具体应用措施进行优化,希望能够对中国水稻种植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不断提升水稻产量及质量,从而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