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锁刚 刘 平 杜萌萌 翟琼瑶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一区,河南 郑州 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河南 郑州 450003)
随着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提高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前期我们探索了临床医学专业的“传—帮—带”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制的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中青年研究生导师阅历不足、教学和科研经验欠缺的问题,改进了高年资研究生导师医、教、研思维僵化的缺陷,达到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双赢目的,提高了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综合能力[1]。本次探索将“三管四导”管理体系应用于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旨在探讨培养高质量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的有效途径。
中医学、中医药为我国医疗事业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中医药院校共有24所,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全国范围看,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缓慢,且存在一定的问题。按照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技术能力要求的差异,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2类: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简称临床学硕)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临床专硕)。国家对这2种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明确的,临床学硕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科学研究知识的学术型、实践性人才;临床专硕的教育目标则是培养理论和实践方面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且善于从事临床技术工作的专业型人才[2]。然而,目前在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专业学位制度相对完善,临床考核标准基本明确,建立了完备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体系,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如果科学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能力不足、科研思维缺乏,则进一步加剧了其就业困难的问题[3]。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大背景下,需要将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现有的科研基础相结合,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导师团队建设、科研产业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输送一流的中医药人才[4]。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加,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量日益繁重,原有的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其发展,研究生的数量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几乎都是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因此,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差异化与导师自身情况密切相关[5]。各个院校师资力量和综合规模不等,也导致毕业生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差异化明显,致使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实践的能力欠缺,此种现象在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更加普遍。为了切实做好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相当数量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差无几,但由于师资力量和院校综合规模的差别较大,“一刀切”模式对研究生的培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已逐渐显现[6]。与“双一流”高校相比,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教育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研究生管理体系改革能使研究生培养更为个性化,同时有助于研究生找到学科归属感。目前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处于初步阶段,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中医院校研究生在国际学术论坛缺乏影响力。通过对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问题的分析,白娟等[7]提出“三管四导”管理体系对于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三管”即校级、院部和学科三级共同管理,“四导”是以学校为向导、院部为指导、学科为辅导、导师为主导,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依据河南中医药大学制定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三管四导”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7],我们探索在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中实施“三管四导”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流程和效果,并不断探索符合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特点的培养模式,探寻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实施“三管四导”管理体系,旨在解决高校专业管理人员配备、权责划分、信息共享、转换思想观念等问题,为优化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提供参考。在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中,贯彻落实“三管四导”管理体系改革,有助于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规范学生管理制度,为培养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临床医生提供学术规范,从而提高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的教育效果。通过研究生管理体系改革,将社会医疗实际需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当代研究生熟练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做到“临床为科研提供数据,科研为临床提供依据”,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高质量人才队伍。
作为知识传播、生产和转化的主要力量,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医疗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逐渐增加,研究生培养出现规模大、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建立“三管四导”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有力保障。
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要区别对待[8]。前者致力于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的专业医师;而后者应着重培养在读研究生的科研技能及思维能力,使其具备从事中医科研工作的能力。因此,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卫生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9]。同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研究生临床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解决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欠缺、临床实践能力不足、临床与科研脱节等问题[10]。
参照《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考核办法》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三管四导”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院部、学科、导师的权责和义务,建立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共享信息、评估教学效果等方法,逐步全面开展“三管四导”管理体系在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和评价。
目前中医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从研究生教育的不同阶段来考虑,研究生教育涉及招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培养内容、教学方法、毕业、学位授予以及就业等环节[11]。其中,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最受关注[12]。如何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仍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亟待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的教育内涵必须非常明晰,同一名称的学位必须在同样水平层面授予和使用,其意义是保证医学教育的基本质量。首先,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生存发展的关键,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来实现,尤其是校级的向导作用,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次,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优化,意味着高校要设置相应的规约机制,来规避治理主体的消极行为,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与导师负责制关系密切。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生导师的德行、学术造诣及指导方式等方面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3]。因此,导师的良性向导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实现科研与临床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的毕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4]。此外,学科建设对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发展和建设上起着统帅和导向的功能,是整个学科团队的灵魂和支柱。
总之,研究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与时俱进的过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对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如何促进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引起众多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中医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并借鉴先进经验,完善教育制度,结合现有教育和科研条件,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临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