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在农村学校自然生长

2022-11-21 13:47:20夏绍华毛海兵
新班主任 2022年8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活动

□夏绍华 毛海兵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号召,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我校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大胆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利用山区独特的环境优势,让劳动教育在农村学校自然生长。

与时俱进,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

要做好劳动教育,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顶层设计,也就是要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将劳动教育上升到课程的高度,避免以活动代替课程,确保劳动教育的可持续性。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坚持一个重点,两个基本原则:以劳动品质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技艺的传承、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坚持课程开发合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坚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体现鲜明的地域特点,让学生在劳动中走进故乡山水,了解乡土特色,品味乡土文化,滋生乡土情怀。

学校推出以“六个一”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该课程主要由三大类型课程构成:基础型课程(每周一节劳动技术课程)、实践探究型课程(烹饪一道本土美食、管理一块农田、学习一门本土技艺、坚持一项家校劳动)、综合活动型课程(每学期开展一次社区或基地活动)。课程具体如下。

1.基础型课程。

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精神,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结合本土特色、地域特点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从省编劳动教育教材中选择,同时在语文、道法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观念及劳动方法。

2.实践探究型课程。

实践探究型课程能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劳动。

3.综合活动型课程。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感受家乡新风貌,明白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敬老感恩以及服务他人的意识。

多措并举,确保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学校主导。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是手段和途径,教育是落脚点,课程是载体。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起主导作用,至少有3个保障:其一,课程设置有保障。把劳动课程作为必修课,在课表中清晰反映出来。其二,师资队伍有保障。遴选想干事、能干事、有一定劳动技术特长的教师担任劳动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其三,课程管理有保障。学校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校委会成员、班主任、劳动课教师为成员,科学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总方案,督办实施课程计划或纲要,组织大型劳动实践活动,制订并实施劳动教育评价办法。授课教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规划建设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撰写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家校共育。劳动实践探究要以家庭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田园劳动、美食烹饪等活动。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家庭必须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场所和资源,与学校一起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探究活动,并填写劳动教育手册,形成劳动成果。

社会支持。学校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综合活动基地。

活动促进。将传统节日活动与劳动教育有序整合,可以发挥节日活动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等方面的作用。每学期坚持开展劳动教育启动仪式、劳动教育技能大赛暨总结大会,形成固定的劳动教育活动;国庆节开展“给祖国献礼”活动,晒晒自己的劳动照片,劳动成果,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献礼;艺术节开展“最美志愿者”活动,为运动员端水、整理衣物、提供座椅、为班级呐喊、投稿等;五一劳动节开展“最美劳动者”活动,评选劳动模范,通过钉钉群、公众号等平台对身边的典型劳动模范进行广泛宣传。

创新思维,劳动教育多维评价

劳动教育评价的核心在于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丰富评价内容

在评价内容上改变只认结果的笼统评价方式,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注重对劳动品质、创新精神的评价。

1.注重品质。以学生上传的视频、照片以及《劳动教育手册》为评价依据,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的养成,每班设置“最有毅力劳动者”“最有诚意劳动者”“最靓劳动照片”“最秀劳动手册”奖项,侧重过程性评价,同时也考虑客观因素。

2.鼓励创新。结合学生在家乡美食烹饪、田园劳动、乡土技艺传承中的表现,参考《劳动教育手册》中的劳动感悟和反思,评选“最有创意劳动者”“最美劳动成果奖”,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发扬创造精神,这也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

3.教育引导。针对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的现象,学校德育室建立了诚信档案,分班逐一排查,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引导学生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二)改进评价方式

1.班级圈发布。在钉钉班级圈中创建相应话题,让学生把自己的劳动过程、劳动成果的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相应的话题下,同学、老师、家长均可打开话题观看、点赞并评价。

2.家访指导。课程实施末期,学校将统一组织家访活动,对部分优秀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实地鉴赏,对部分问题明显的学生加强指导,加强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及监护人思想转变。

3.作品展览。学期结束前,集中展览学生的优秀作品、精彩照片,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4.总结表彰。学期结束,学校从多个角度评选先进,在学期劳动教育总结大会上表彰获奖者。

5.媒体推介。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活动、事迹、人物,学校会在钉钉班级群、学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及时报道宣传,发挥劳动榜样的引领作用,同时积极向社会媒体投放宣传课程动态,扩大影响力。

劳动教育是学生手脑结合、知行合一的基础性教育,是回归人的本质、回归学生自身的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学校的劳动教育一定会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