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亮,达 伟
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经济、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速上升。过去的几十年里,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为了深入贯和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放”的要求,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依靠统一的指标体系科学评价绿色矿山建设成效,依靠标准引领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因此,笔者根据在印江县开展的绿色矿山建设情况,从矿山现状、开采状况、绿色矿山建设过程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相似区县矿山进行做法推广,以期为其他区县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矿、硫铁矿、铜、金、锰、铅、锑、锡、钼、铀、磷矿、紫袍玉、重晶石、石英石、大理石、长石、方解石等40多种。原煤保有资源量1442 万吨,重晶石资源量789 万吨,磷矿石资源量154 万吨。矿产开发在印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是重要保障和支柱产业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印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矿产资源开发对印江经济做贡献的同时,“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利用方式,矿产资源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若继续走粗放式矿产资源开发的老路,将不利于持续发展。
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10 年~2018 年,国务院、国土资源部联合其他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关于加快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 号),2018 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联合10 厅局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印发了《贵州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国土资发〔2018〕9 号),之后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铜仁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铜府办发〔2018〕64 号)。以及2019 年11 月19 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制定的《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验收标准体系》明确了贵州省绿色矿创建的标准以及评定办法。
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有基本的先决条件:三证须在有效期内;矿业权人未在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异常名录名单内;矿山剩余开采年限不少于五年;矿山近三年内,未受到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督等部门较大数额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死亡事故等重大行政刑事处罚。
满足上述条件的矿山再对矿山的矿容矿貌、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行政刑事处罚等七个方面进行对标评估。
目前印江县在建在产矿山均为非煤矿山,开采矿种类型多。截止至2020 年底,全县共有非煤矿山21 个。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矿容矿貌:各功能分区不明显、矿山管线布置不合理,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现象;矿山排土场设施不健全,标识标牌老化且不完善;矿区空气中粉尘超标(破碎处、堆料场),噪音超标(破碎处),固体垃圾未集中处理,表土堆放处设施不完善;可绿化土地绿化率低等问题。
(2)资源开发方式:矿山采用的设备大多为老旧设备;环境恢复治理效果差;台账记录不规范;水保设施不全等问题。
(3)节能减排:未建立相关能耗台账;运输、贮存防尘措施不完善。
(4)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矿山的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尚未建立,监控设备不完善,矿山未建立车辆实施定位系统,对矿山所有挖掘机、运输车辆实现实施定位监控。
(5)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企业制度较全,但大部分企业对绿色矿山创建宣传气氛不够浓厚,资料欠缺较多。
在绿色矿山建设初期,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不了解,认为绿色矿山建设投资较大,而且周期很长、还会消耗大量的物力还有人力和物力,且回报率低,矿山更注重近期的经济利益,对绿色矿山建设不问不管。还有部分矿山企业,主动积极性不足,特别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经营效益较差和生产规模小的矿山企业,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过程中,完全是为了“绿色矿山”而建设绿色矿山,例如:矿山需对临时用地进行恢复,矿山企业就随便找一块地,不整平、不覆土,随意栽点树,撒上草籽,导致恢复效果差,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由于矿山企业缺乏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导致矿山企业的活力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部分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认为绿色矿山就只是对矿山进行绿化,对矿山进行一味的种树,撒草复绿,比如,矿区临时用地进行绿化,无论绿化植物成活率和美观程度如何,都是一地栽种,未考虑之后矿山开采带来的影响,导致后期又对复绿区进行二次破坏,造成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
有的矿山在封闭作业、防尘抑尘等方面只注重其形,敷衍检查,而不重其效,从而导致不能真正体现绿色矿山在“形-神-效”的统一。比如:破碎区,卸料区、堆料场等密闭不彻底;在粉尘、噪音控制方面虽然安装了吸尘器、雾炮机、喷淋设备等设施,但封闭不完全,甚至不开除尘设备,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加破碎区、堆料区、设备上及周边布满粉尘,还有部分矿山由于矿区公路未硬化、封闭效果差,还存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
印江县矿山均属小型矿山,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简单,科技创新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严重限制了绿色矿山的发展。
部分矿山未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部分矿山开采形成的台阶少,且形成坡度较大,造成难以恢复的情况,以及矿山水未经过沉淀过滤直接排出矿区,造成大量废石弃料冲出矿区,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境。
根据《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 号)和《贵州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国土资发〔2018〕9 号)等相关文件,铜仁市政府及其他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并由铜仁市政府牵头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印发了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印江县自然资源局认真履行并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全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采方式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标准化,矿山建设生态化,矿区与周边和谐化,大力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为此,印江县自然资源局邀请了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作为印江县绿色矿山建设的技术保障单位,协助各个矿山企业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绿色矿山建设。
技术保障单位首先对各个矿山进行现场调查走访,对于矿山企业不了解绿色矿山的,首先对矿山企业讲解建设绿色矿山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改变企业的思想观念,使其了解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根据各个矿山实际情况结合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要求针对矿山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而后又根据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及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对部分矿山企业进行住矿指导,矿方根据指导意见对矿山进行建设。
2020 年,印江县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目标为省级绿色矿山7个,印江县自然资源局根据上级分配名额进行了任务分解和终极目标制定,并邀请技术保障单位对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单位进行指导。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有9 个矿山达到贵州省绿色矿山验收标准并通过验收。下面,对印江县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矿区功能分区布局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明确。矿区可绿化土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为今后的矿山恢复治理奠定了基础。破碎系统、传输系统、运输系统均进行了封闭覆盖,配备了除尘降尘设施,有效的控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效的控制了噪音的排放。矿区以前未设置专门的排土场、表土、矿区雨水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及利用,特别是下雨后,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建设后,矿山修建排水沟,修建了三级沉砂池,专门的排土场。矿区地表水经过排水沟后流入沉砂池,经过沉砂池沉砂后二次利用或外排。有效的保护了矿区雨水、表土,有利于矿区后期的复垦及环境恢复治理。
矿区以前表示标牌不足或已老旧,经过建设后,矿山各类表示标牌达标。使矿区功能分区更加明确,更能传导安全信息,预先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因素,及时提醒、督促员工不安全行为,采取必要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起到了保障安全的作用。
矿区建设前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矿区环境卫生较差。经过建设后,固体废弃物有了固定的堆放场所,还有一些得到了二次利用,提高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改善了矿容矿貌,也改善了矿区的环境卫生。
矿区环境总的来说得到本质上的改变,从原来表土、骨料露裸、标示标牌少、矿区绿化面积少、破碎系统未覆盖、进出厂车辆未冲洗覆盖,粉尘满天,泥水横流的面貌到花园式矿山的改变。
从以前的一面墙式的开采到现在的按台阶式开采,还落实了边开采边复绿的要求的改变;选用了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广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开采回采率较高接近99%,合理利用了矿山矿产资源。
矿山均为露天开采,其他资源为表土及废石,矿山以前对表土及废渣未进行综合利用,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将废石用于挡墙、排水沟进行了综合利用,对表土进行了合理的堆存,用于环境恢复治理;矿山修建的截排水沟有效的将矿区内的雨水及时外排,解决了以往下雨即冲坏运输公路、工业广场积水等问题。矿山的复绿区域有效的解决了矿山光秃秃的景象,为矿区的美化增添了色彩。土地复垦工程既保土保水,又减少了水土的流失,有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的防止了滑坡、泥石流等其他的地质灾害发生。
矿山以前未建立能源消耗台账,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差,运输、贮存防尘措施差,经过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建立了能耗台账,安装防尘降尘设备,全部采用封闭式传送带输送,提升了固废处置率,建少了粉尘噪音的危害。
矿山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采用更先进更环保的开采和破碎设备,以减少开采、生产过程中粉尘,使得矿山开采和生产降低和减少噪音和粉尘的产出;有效推动绿色矿山的发展。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建设和谐矿区与企业文化。以前矿山对绿色矿山建设理念不强,经过绿色矿山建设和宣传后,矿山加强了宣传教育、对矿山专业人员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居民爱绿护绿意识,不断提高绿化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复绿区域做到专人养护、专人监管,并由绿化管理部门养护责任人签订养护责任书。各绿化养护责任人标准实施绿化养护、保洁,确保绿化正常生长。加强对沿线沿路绿化监管,发现绿化缺损和枯枝死苗现象,及时督促养护单位进行清理和补绿。
矿山还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制度建设,使得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得到较大提高,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同时矿山还加强了企地和谐的建设,积极支持矿区及周边群众公益事业,使得矿区与当地关系更加和谐,从根本上减少了涉矿方面的纠纷。
为落实印江县“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矿业”的发展规划,印江县自然资源局于2019 年8 月召集各个矿山负责人召开了绿色矿山建设动员大会,领导在动员会上作出了工作部署,明确强调矿山企业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提出了绿色矿山建设就是要依法办矿、绿色开采、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此次会议的精神,县局根据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和验收标准,联合相关智能部门、技术指导单位,配合督促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同时形成以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应急管理中心等部门组成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技术指导单位对各个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进展情况开展督导检查。总体上给矿山企业形成压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绿色矿山建设。对于不按要求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对其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如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不予办理延续登记,同时还将其列入重点检查对象等。
矿山企业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矿山设计、建设阶段,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争取一次建成,彻底改变矿业发展方式。在矿山建设前期,充分与技术保障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借鉴其他绿色矿山的做法,总结经验,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坚持“把矿区当景区来打造”;对破碎区、传送带、堆料场实行全封闭,减少了地面粉尘和噪音污染;将废石、废渣用于修建排水沟、挡墙等进行二次利用,增加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对地表环境的扰动;矿区污水全部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矿山还积极落实边开采边治理、矿业经济与生态和谐的思想理念,并对矿山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职工的心中。
我们作为技术保障单位,首先是转变了矿山企业的思想观念,因为绿色矿山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少数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初期比较抗拒,后通过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宣传培训,使矿山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积极支持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
然后根据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根据矿山实际,做出针对性的指导。主要指导内容有对矿山企业的依法采矿、安全生产、矿产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方式、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矿容矿貌等方面进行指导。
在绿色矿山建成后,要求矿山企业要保持绿色矿山建设现有的水平,还需继续做到边开采边治理,且县自然资源局每年组织绿色矿山检查,对不合格矿山收回绿色矿山,停业整改。因为绿色矿山建设是动态的、长期的,矿山需持之以恒、贯彻矿山开采全过程。
绿色代表着生命,绿色孕育着希望,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是当下矿产资源开发的要求,也是矿山建设所经历的必然阶段,也是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和谐矿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绿色矿山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特色,从政策上引导,标准上规范,企业需积极参与,积极创新,统筹兼顾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发展,是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绿色矿山建设是动态的、持续的。创建绿色矿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矿矿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矿山企业应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建设绿色矿山也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