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辉,孙军刚,陈建辉,江永苏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肝炎临床表现的患者[1]。乙肝感染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全球约有20多亿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有3.5亿人转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大约有100 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的疾病[3]。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9.09%,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病约30万人,每年新发乙肝病例约50~100万例[4]。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医药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一直被列为我国科技攻关的重点之一,医学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已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初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环节[5]。江永苏主任医师系四川省名中医,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尤其在慢性乙肝的中医治疗方面颇有心得,他认为乙肝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胃、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演变离不开肝郁脾虚,水饮瘀阻,肝肾不足,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侧重点不同。本文将根据乙肝的病程发展规律,从肝郁脾虚、水饮瘀阻、肝肾不足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江永苏主任医师的治疗经验。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反映出肝脾二脏在生理上的制化关系。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明清医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对肝脾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梳理,提出“脾土赖肝木疏达之性,肝木亦靠脾土灌溉而升”的理论。《难经·五十六难》谓“肺病传于肝,肝当传于脾,脾季夏适王”,《素问·至真要大论》言“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这些理论体现出肝脾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病理关系。正是因为两脏在生理和病理方面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临床上容易出现肝郁脾虚的证候,肝郁与脾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使疾病缠绵难愈[6],慢性乙肝也不例外。
急性乙肝发病是湿热疫毒内侵所致[7],这个观点已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可。湿热疫毒侵袭中焦,肝脾受困,肝脏疏泄不畅,脾失运化;中焦气机不利,进一步酿湿生热,蕴蒸于中焦,使气行更滞,从而加重肝气郁滞。湿邪难去,热邪熏灼,疫毒久攻,脾气渐虚,运化不足,进一步加重湿阻,形成恶性循环,也使乙肝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迁延不愈。因此,从以上病机分析出发,结合患者早期多有乏力、厌油、便溏、肝区不适及情志不畅等症状,可将慢性乙肝辨证为肝郁脾虚之证,这也是乙肝患者最常见的证型[8],可能伴随整个疾病周期。
江永苏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针对慢性乙肝常见的肝郁脾虚证型,采用理气健脾、疏肝解郁法[9],方选小柴胡汤合逍遥丸加减治疗。小柴胡汤和逍遥散均为经典名方,两方合用能够扶正祛邪,理气健脾,疏肝解郁,能够改善乙肝患者的乏力、厌油、便溏及情志异常。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处方中的柴胡具有镇痛消炎、抗肝脏纤维化的功效,柴胡的有效成分柴胡皂苷能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用柴胡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10]。黄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保肝作用[11]。人参、茯苓、当归及白芍等均具有保肝、降酶等作用[12-14]。因此,小柴胡汤合逍遥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系统、抑制HBV复制作用,长期应用安全,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常用方剂组合[15],尤其适用于慢性乙肝初期的肝郁脾虚证,可以延缓乙肝病情的发展恶化。方药:柴胡10 g,黄芩10 g,生晒参5 g,法半夏10 g,大枣10 g,炙甘草5 g,陈皮12 g,白术20 g,当归10 g,白芍10 g,茯苓20 g。湿重者加薏苡仁30 g,藿香10 g;热重者加蒲公英 30 g,败酱草30 g,茵陈30 g;气滞者加青皮10 g,大腹皮15 g;瘀血者加三七粉5 g。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土疏泄,苍气达”,元代医家朱丹溪提出“司疏泄者,肝也”。肝的疏泄功能重点体现在调畅气机方面。《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云:“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水谷精微的化生和转输。慢性乙肝患者长期肝郁脾虚,肝的疏泄功能以及脾的运化功能日渐衰退,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水饮停聚,瘀血阻滞,从而出现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水肿等水饮瘀阻之征。肝郁脾虚是因,水饮瘀阻是果,这也是恶性循环的过程。
慢性乙肝发展至乙肝后肝硬化时,即难以逆转,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效果不甚理想[16]。中医根据肝硬化表现出的瘀血及腹水症状,将其归于“鼓胀”或“积聚”等病,采用活血化瘀,利水逐饮为主治疗[17]。腹水为阴邪,属痰饮之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确定了痰饮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云:“少阴病……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真武汤主之”,明确提出了温阳利水治疗方法。《沈氏尊生书》认为肝硬化为“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不通。”“脾虚之极”是鼓胀发病的病理关键,进一步提出了健脾利水的理念。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明确提出了肝硬化中瘀血的病理因素。综上所述,瘀血和水饮是慢性乙肝进展至肝硬化时的两大病理因素,而引起瘀血和水饮的根本原因是肝郁脾虚,因此,疏肝健脾、活血利水是其重要的治疗原则。
江永苏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根据肝硬化属于中医“鼓胀”“积聚”等病范畴的普遍认识,常运用黄芪五苓散合鳖甲煎丸加减进行治疗。黄芪五苓散以经典名方五苓散、真武汤以及玉屏风散加减化裁而成,能够补气健脾,温阳利水。方以黄芪、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车前子以及汉防己为基本药物,其中重用白术、黄芪补气健脾,与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以及汉防己等为伍补气利小便,“使气旺中州运”。必要时可加用白附片以温阳,腹水自然消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8-19],白术、黄芪均有保肝降酶,促进蛋白质合成,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其中白术、黄芪有显著的利尿消腹水作用;白术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抑制间质细胞胶原合成,促进血液循环,保肝及护肝;黄芪不但能够促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抑制间质细胞胶原合成,还能促进细胞免疫,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诱导干扰素生成增加,增强人体免疫;泽泻具有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升高白蛋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鳖甲煎丸来源于《金匮要略》,能够化瘀消癥,软坚化积,在临床工作中,此方不独专治疟母之病,也能够治疗其它原因引起的癥瘕。凡是正虚邪久不除的,都可以使用。现代研究证明,鳖甲煎丸以鳖甲为君药,能够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性,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减少胶原蛋白合成,还可通过降低肝脏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活性,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以降解肝组织内的细胞外基质,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保护肝功能的作用[20]。从中医方剂学角度分析,鳖甲煎丸虽是攻补兼施之剂,但仍以驱邪为主。江永苏主任医师认为,黄芪五苓散联合鳖甲煎丸加减能够寒热并用,攻补并重,活血化瘀,利水逐饮,适用于慢性乙肝中期的水饮瘀阻证,可延缓乙肝进一步发展恶化。具体处方:黄芪30 g,生白术50 g,猪苓20 g,茯苓20 g,泽泻20 g,泽兰20 g,车前子30 g,汉防己20 g,三七粉5 g,五味子15 g,鳖甲30 g,柴胡10 g,黄芩10 g,土鳖虫5 g,党参30 g,丹皮10 g,桂枝10 g,桃仁15 g。虚劳甚者加黄精15 g,熟地黄15 g,仙鹤草30 g,枸杞30 g;阳虚者加白附片30 g;气滞者加陈皮10 g,青皮10 g,大腹皮20 g,瘀血重者加水蛭10 g,红花10 g,丹参20 g。
《素问》云:“肾生骨髓,髓生肝”,可见肝源于肾,有赖于先天肾精的滋养。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学术思想,故在乙肝治疗中需要重视肾精。但在慢性乙肝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病情延绵,邪必损正,久而及肾,致肾气亏虚,不荣于肝,最终导致肝肾精气不足而出现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甚至神昏,出血等症。这个阶段是慢性乙肝疾病的晚期,可能同时出现肝郁,脾湿,水饮,瘀血,气虚及血虚等多种病理因素,但肝肾不足是根本原因。
此期病情较水饮瘀阻期明显加重,常常出现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肝衰竭的多种并发症,就是所谓的乙肝终末期,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存活者病情易多次反复[21]。江永苏主任医师在此期的治疗中,一般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金匮肾气丸源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能够补益肝肾,温阳利水,适用于肝病终末期。具体处方:熟地黄15 g,山药30 g,山茱萸30 g,茯苓20 g,泽泻20 g,丹皮10 g,白附片10 g,肉桂5 g,三七粉5 g,五味子15 g,鳖甲30 g。虚劳甚者加生晒参10 g,黄精15 g,仙鹤草30 g,枸杞30 g;阳虚甚者白附片可用至30~60 g;水肿甚者加猪苓20 g,泽兰20 g,车前子30 g,汉防己20 g;气滞者加陈皮10 g,大腹皮20 g;瘀血重者加水蛭10 g,虻虫10 g,桃仁10 g,红花10 g,丹参20 g。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乙肝病程的进展,早期和中期才是最主要的治疗阶段,终末期则治疗预后欠佳。
袁某某,男,43岁,1996年患者体检时于某县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当时并无其它伴随症状,未规范治疗。2008年患者出现腹水,曾在某附属医院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口服呋塞米最大量达120 mg/d,腹水持续增加,需要每周进行抽腹水治疗,转至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时症见:肝病面容,形体偏瘦,腹部胀大膨隆,腹围86 cm,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眠可,大便可,小便频,舌暗,苔白腻,脉弦细。腹部彩超:胆囊切除术后;肝硬化;门静脉增宽;脾大;腹腔大量积液;生化检查:ALB 34.2 g/L,ALT 71 U/L,AST 145 U/L,DBIL 11.4 μmol/L,UA 742 μmol/L;胸片DR:双膈面明显抬高,达第3肋水平;双下肺盘状肺不张;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辨证为水饮瘀阻,肝肾不足之证,治疗予黄芪五苓散联合鳖甲煎丸加减:黄芪30 g,白术60 g,猪苓20 g,茯苓20 g,泽泻20 g,制附片15 g,陈皮12 g,大腹皮20 g,泽兰20 g,三七粉3 g,车前子30 g,汉防己20 g,枸杞子30 g,五味子15 g,黄精15 g,鳖甲30 g,柴胡10 g,黄芩10 g,土鳖虫5 g,党参30 g,丹皮10 g,桂枝10 g,桃仁15 g。1剂/d,3次/d,100 mL/次。坚持治疗1月后,患者自觉轻微腹胀,复查腹部彩超:腹水较前明显减少;生化检查:ALB 33.3 g/L,ALT 80 U/L,AST 103 U/L,UA 499 μmol/L。出院后坚持治疗,3月后患者腹水消失,自觉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肝肾不足之证,长期口服肾气丸之类的中成药巩固治疗,随访3 a,期间检测相关指标均正常。
按:患者感受乙肝病毒,迁延不愈,虽无其它临床症状,但肝郁脾虚的病理基础可能已经存在,患者自以为身体健康,未予重视,加之饮食无度,起居无常,日久致肝失疏泄,脾运失常,水饮、瘀血停聚,故见面色晦暗,腹部膨隆,舌暗,苔白腻,脉弦细等水瘀互见之证,治疗当予健脾利水,活血化瘀之法。处方以黄芪五苓散联合鳖甲煎丸加减,其中黄芪补脾益气,大剂量白术运行中焦,五苓散利水,白附片、桂枝温阳化饮,泽兰、三七、土鳖虫、桃仁、丹皮等活血散瘀,黄芩清郁热,枸杞、黄精等兼补肝肾,经治疗后诸症除。患者处于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于终末期乙肝,伴有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考虑为肝肾不足之证,故予口服肾气丸巩固治疗,长期随访均未复发。
江永苏主任医师指出,急性肝炎要重点从湿热疫毒入手,但慢性乙肝多无明显热象,从发病的表现及病机分析,以肝郁脾虚、水饮瘀阻和肝肾不足3个证型为主,且常常兼夹,互相影响,难以完全分开,但其病因总体离不开郁、湿、瘀、虚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往往不会单独存在,只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迁延期要重点从肝郁脾虚方面考虑;后期,尤其是出现肝硬化后要重点考虑水饮瘀阻和肝肾不足。只有这样多方兼顾,直中病机根本,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