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的多维思考

2022-11-21 12:57:43黄军昌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3期
关键词:择友益友损友

□ 黄军昌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自有集群而居的生活习性,更有抱团取暖的内在需求。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依藉血缘、地缘乃至情缘,组成了家庭、村落、群体以及各类组织单元;依藉个人的经历、阅历和履历,形成了亲友、学友、战友、朋友等人脉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朋友关系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向来把“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当作成功人生的重要标志。在中华民族的词汇大全中,朋友是一个充满暖意、充满魅力、充满希望的词汇,其使用频率之高,应用范围之广屈指可数。朋友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亲情关系的有益补充。那些能够走进彼此心灵和生命的朋友,虽然不是亲人,常常胜似亲人。那些被称为真正朋友的人,是冬天的火焰,能给他人带来会心的暖意;是夏日的凉风,能给他人带来怡心的快慰;真朋友是事业长河上的一座桥梁,能护送你顺利地抵达胜利的彼岸;真朋友是人生旅途的一条通道,能引导你轻快地走向成功的人生。所以,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都把结交高朋密友当作成就事业、成就人生的一种追求。民间有一些通俗的话说得很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内涵却耐人寻味。

认真梳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现象”,人们通常将朋友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真友”,即人们常说的知心朋友,特指那些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同甘苦,共荣辱的人;二是“常友”,即普通的朋友,泛指那些情趣相近,利益相关,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三是“伪友”,即虚假朋友,特指那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假面具进入人际交往的人。在上述几类人群中,“常友”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结合形态,有的是彼此有共同语言的人,有的是方向相同的同路人,有的是有共同利益的合伙人,等等。“常友”群体的存在,对融洽社会关系,推动携手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这种朋友形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在社会生活的平台上,只有那些“三观”相同,心理相容,患难与共的真朋友,才能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永远留在彼此的生命中。

交友贵交心,相处贵相知。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需要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合作永远比个人奋斗更重要”。处朋交友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种大智慧。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交“益友”如虎添翼,交“损友”祸乱将至。因此,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需要我们以积极而理性的态度去审慎地对待人际交往,既要善交友,更要慎择友。

“善交友”,就是要用善良的视角看人,用平和的心态待人,放下身段,理顺心态,主动融入生活的环境,以诚实谦逊的姿态进行人际交往。要涵养宽广的襟怀和博大的雅量,赋予他人以理解和包容、信任和尊重。要找准自身定位,学会心理置换,善于推己及人,主动走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的认知误区,自觉融入生活的群体和生存的环境。要陶冶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操,广施爱心,播种诚信,急人之难,帮人之需,用助人为乐的行动架起一座走进他人心灵的桥梁。

“慎择友”,就是要认真研判交往对象,择善而从,择优而聚,净化纯化自己的生活圈和社交圈。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将尘世间的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两种,明确提出要察言观行,明辨真伪,善待“益友”,远离“损友”;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语重心长地劝谏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殷鉴不远,忠告在耳。在鱼龙混杂的当今社会,尤需倡导“慎择友”,还自己以健康而洁净的交往环境。

在新的时期、新的社会背景下,“慎择友”,关键在慎。要善于洞察关系人的交往动机及内心世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明察秋毫,眼明心亮,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假象乱心神。要学会做自己情感的主宰者,守心如磐,惜节如玉,不移初心,不负使命,始终保持爱憎分明的政治本色。要善待那些心地善良、表里如一、道义在肩、目光宏远、胸襟坦荡、豁达大度的朋友,努力为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

猜你喜欢
择友益友损友
诚实守信 服务人民——北人集团益友购物中心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1:04
《论语》中的择友之道摭探
成才之路(2021年28期)2021-09-22 17:48:27
最佳损友
最佳损友
学生天地(2019年8期)2019-04-01 07:59:12
《善交益友》教学设计
我的海绵损友
家庭的教育与引导是塑造子女心性的大学堂
降糖“益友”知多少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13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论儒家的君子之交
卷宗(2017年1期)2017-03-17 11:28:56